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性_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性
数学课上,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平行四边形的纸,问:“你有办法算出纸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学生带着问题,用了七八分钟的时间寻找答案。结果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算法:7×4=28(平方厘米)、7×5=35(平方厘米)、(7+5)×2=24(平方厘米)„„
接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组间交流。面积28平方厘米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乘得到的,一个小组代表边把平行四边形拼接成长方形,边说着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理由。面积35平方厘米是用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相乘得到的,另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面积应该是35平方厘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点头赞同,有的一脸疑惑,出现了小声的议论。我也说:“是呀,他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35平方厘米当然也应该是正确的。”我这么一说,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有个学生质疑:“同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怎么会不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发表意见,纠正错误。有的学生还发现:当把平行四边形拉转成长方形时,面积是最大的。而且,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们的讨论中,下课铃响了。
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下的一节成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片断。通过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双基训练扎实有效
扎实的“双基”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有些教师担心新课程实施会削弱“双基”。如在上述课堂片断后的教研中,就有教师问:“几乎用整节课的时间探究公式,没有习题训练,学生能行吗?”
在应试课堂教学中,出示用硬纸片剪成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指出底和高;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拼成长方形,让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讲授大约用时10分钟,余下的时间便用来做练习。
压缩新知获得的过程,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这样的教学会使基础知识扎实吗?我不以为然。事实上,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各不相同。对于学生片面的、错误的想法,仅凭教师示范讲解,往往不奏效。学生没有真正明白错在哪里,即使接受了正确的观点,错误的想法仍然潜伏,没有得到删除或更正。因此,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错误的想法被替代,正确的知识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二、实现学生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
有人提到,自主、合作、探究往往会造成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分化现象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不能以此否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其他学习方式无法代替的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的活动中全面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所学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还可以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不是要消灭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是要实现学生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包括认知水平,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若真要防止分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接受训练。然而,这种生产“标准件”和“填鸭式”的教学能批量传授知识,却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创造需要自由的探索和足够的试错空间,需要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面对有差异的学生,为了实现差异的发展,必须进行开放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就像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创设情境、开放空间、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各有所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的割补转化思想、数学的逻辑推理、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敢于探究的精神、同伴的合作交流、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学生得到不同而又充分的发展,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保底而不封顶”。
三、数学思想有效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比具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也曾设计通过割补转化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也确实受此影响,没有其他的想法,轻而易举地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但后来,我摒弃了这样的做法,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直面问题,激活已知,探究新知。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学生不用割补也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得到面积计算公式。于是,矛盾冲突产生了,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对转化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转化过程中,图形面积必须始终保持不变。我想,知识是可以通过传授来接受的,而学习思想的最好办法是亲身实践。只有亲身实践了,才会有深切的体悟。
数学的课堂是师生智慧和人格生成最为活跃的场所,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使数学课堂散发出永久的魅力。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受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特别是那些难度特别大的全新数学知识,单靠学生的探究有时是难以解决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探索点,让学生经历充分的探索活动,获得必要的数学活动经历,不断提高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探究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两种有利学生增长技能、提高创新和研究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数......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传统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中高年级 新授课)目标要求: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形成课堂教学规范,转变教育学的方式,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
“自主―探究―体验―合作”教学模式【摘 要】论文紧扣新课程核心理念,阐述了以“自主―探究―体验―合作”为线索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化学教学将倾向以实验探究、实验验证......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想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