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思考及建议_初中学生辍学原因论文
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思考及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学生辍学原因论文”。
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思考及建议
辍学问题是每个学校都存在的问题,相比较而言,这个问题在农村中学较为突出。虽然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法》的全面实施,“两基”的达标,农村中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较之前已经明显上升。但尽管如此,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辍学问题在农村中学里并不能完全杜绝。
针对学生辍学这种现状,本人根据所在以及调查周边地区学校的情况,发现农村地区的辍学问题都很严重,特别是寒假春节之后,很多学生在各种环境的影响下,迟迟未能返校。因此学校积极组织老师到学生家里去动员学生,然而,从动员的情况来看,效果不容乐观。在这部分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外出打工。而较少部分学生直接不愿意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究其原因,无外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打工潮”的冲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对农村的诱惑和依赖也越来越大,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挣回了大把的钞票,一些学生看到许多不读书的人照样也能赚钱,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由也动了心,所以便放弃学业,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
2、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将大量人才推向市场,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就业,少了这种所谓的“铁饭碗”的保障,并且毕业生数量又呈现逐年递增之势,这些原因使得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有些大学毕业生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还走打工这条路。这种社会现实无疑极大地挫伤了那些梦想通过求学改变现状的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因此导致部分学生失学。
3、考取“重点班”困难较大。当前初中生人数较多,而本县高级中学分布较少,招生人数虽然多,但是想进入重点班机会较小,如果进入普通班考大学的希望不大,尤其是对于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难以通过这座独木桥。基于这种情况,部分学生料想升高中没有希望,便早早就辍学了。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劣对
孩子成长至关重要。从调查家访的情况来看,辍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学生辍学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与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1、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在农村大多数家长识字很少,有的父母甚至没读过书,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不知道适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教育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由于文化素质低,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他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他们只关心孩子考了多少分。如果成绩不理想,有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读与不读无所谓;家长更不会想到孩子在读初中时,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还是像以前一样教育孩子,而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成绩逐步下降,最后辍学。
2、家长外出打工对子女的影响。现在,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有的和叔叔阿姨一起生活,有的就一个人在家。这些学生缺少关爱,也缺少父母的监督,这样孩子就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也很容易被诱惑,由于没有了他人的监督,成绩就很容易下降。
3、家长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在农村,挣钱很难,因此部分学生的家长对钱看得很重,认为上学浪费钱,上学没用。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事实,更让很多家长坚定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所以还不如早些出去挣钱补贴家用。由于家长这些观念的存在,他们的观念也影响了他们的子女。
三、学校原因
现在在农村地区,由于实行了九年义务制教育,免交学杂费。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因经济原因而导致学生辍学。学生辍学主要是因为其学业成绩在群体中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而这在教育内部主要是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制度化教育的弊端造成的。
1、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城乡办学条件相差甚远。这就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象”:县城重点校教学设施齐全、资料丰富,条件好、实力足、师资强,升学率相对也高;而乡村学校则严重匮乏教育资源;
在农村中学从来没有什么特长学习,教学设备跟不上,专业的教师更没有配备齐全,一律就是那些所谓的主科。教师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教师普遍情绪低
落,优秀教师严重外流。任何人都很难想象在贫乏的教育资源上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贫乏的教育资源会造就更多的不合格学生,而后进生或辍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稍微成绩好一点的学生都到好中学读书,剩下的就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这也在另一方面造成其高辍学率的一个原因。
2、强行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
农村初中教育不平等现象还表现在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现在,教育主管部门都有规定,不能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但很多学校采取牺牲大多数成绩中下等者而保全30%左右的学习尖子组成重点班,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以最优的师资组合,最佳的班级环境,保证重点班的“升学率”。本来学生的普遍成绩就不是很好,但是由于这种划分更加造成了普通班学生的不良学习情绪。全是学习不好的或不爱学习的,会影响整个班的学习氛围,形成破罐破摔的情形。这种将后进生置于“另类”,以不平等于其他学生的方式对待的做法,是他们走向辍学的重要原因。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在学习动机、心理等方面消极的反应是其辍学的最根本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绩差、厌学。
现在农村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厌学。由于现在是选拔式教育,为了中考,学校要加大学生的课程质量,学生的课程负担重,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课程偏难,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少监督,放松自己,放任自己,导致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没有人鼓励他们,老师也没有及时的引导鼓励,他们很快就会由成绩差到厌学。很容易导致他们真正的厌学,后就辍学。
2、想早些出去挣钱。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去打工,这些同学回来一个比一个变化大,而上学的农村中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不说,零花钱少,衣着也很破旧,加上身边的同龄者打工的描述,他们很快就对外出打工充满了向往,就更没有心思学习了。
五、对策、建议
1、加大力度用政府手段进行控辍保学
从法律上看,每个适龄儿童都应该完成义务教育,这是法律规定的,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如果儿童没有完成义务教育辍学了,谁来承担,这没有法律细则规定。《义务教育法》规定,家长、监护人保障未成年人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家长、监护人没有做到时,由谁来强制监督执行,再不执行,又怎么办,这没有规定。
另外,好几部法律都有禁雇用童工的规定,但规定是规定,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童工现象却很普遍。不管是对学校、家长还是相关部门,都应该有明确详细的监督机制。
2、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本,细化教育改革
第一、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学方向和育人目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固然重要,但要使农村孩子个个升高中读大学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必需的人才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适应当前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二、转变学生为“跳出农门”而读书的观念,树立“科教兴农、建设家乡”的思想。让学生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升学,也是建设农村、建设家乡的需要,并非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有文化,懂技术,靠自己勤劳和智慧致富,同样是个人才。
第三、采取措施,培养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要科学按排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学校要确保学生课前、课后和节假日的休息娱乐时间,不得利用这些时间给学生补课。严格控制书面作业和家庭作业量。要确保活动课程的开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其次、不得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让学生都有均衡的条件,和谐学习。
再次、学校教育应该面向体学生,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寓教于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要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全面地轻松活泼地发展,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考评学校纳入学校考评中,在各级各类检查评比中,要根据辍学生多少给学校打分,排名次,论奖惩。
总之,“辍学问题”是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学生都不在学校了,谈何教育!”只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农村中学辍学的现象降到最低,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一、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核心因素――家庭1、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困难仍然是学生被迫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地处边远的山区、浅山区、经......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其对策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中心学校滕兴宗在实现“普九”以后,如何有效的控制初中学生辍学,巩固“两基”成果已成为摆在所有农村初级中学面前的......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其对策江夏五中严洪斌摘 要:当前农村中学生辍学状况及特点。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应采取的对策。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问题......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张朝鹏摘要:农村中学出现较多的厌学辍学,是因为升级制度;是因为单调的校园环境;是因为单调的课堂、教师;是因为文化道德缺失的农村现状;是因为充......
一、预防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重要性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均高于城镇。2006年,全省普通初中辍学率为1.5%,而农村普通初中辍学率为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辍学学生中,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