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方式、方法的研究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方式、方法的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方式、方法的研究

(四川省成都市××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必然要求。具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是吸引群众加入全民健身队伍的有力支撑。利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发展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则是当今研究全民健身的主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目前全民健身现状的分析,结合成都市武侯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要从全民健身发展特色的重要意义、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方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方式方法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全国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国家对全民健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继1995年获得通过的中国首部《体育法》和同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之后,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8月8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健身要有特色,这是成都市体育局自2010年以来作为全民健身工作的一个重点,并于2009年开始创办“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经过三年的努力成都市多个区(市)县逐步具有自己的特色健身活动,如龙泉驿区百村(社区)·千台万人乒乓球系列活动;邛崃市力推的趣味运动会;青白江区的百村篮球赛、百村拔河比赛;再如我区着力打造的“运动成都·活力 武侯”社区运动会„„特色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有利于成为地方全民健身活动的主打项目,并形成品牌,更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参与性。根据各种信息分析,目前开展全民健身的主要方式、方法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制定年度全民健身计划下发到下级部门组织实施;或者按照年度计划与下级部门联合举行;或者进行横向合作,如联系同级别的相关部门共同举办;或者进入市场,寻找有资历、有经验的体育产业公司进行运作等。那么以上开展全民健身的方式哪些能成为全民健身特色发展的方式、方法呢?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对开展特色全民健身活动具有可实施性呢?本文对此问题作了简要研究。

一、全民健身特色发展的瓶颈

(一)全民健身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全民建身体系的建设,首先应得到领导的认可方可进行。然而,部分政府领导重视的是经济的发展,对于为民服务的社会事务的发展有点忽视。对于全民健身体系的建设,更加缺乏统筹性、协调性。

2.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领导是开展各项活动的根本保证。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实现工作成效的基础。全民健身组织机构,普遍以政府领导人亲自挂帅,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负责人参加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机构,即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作为跨部门的综合领导和协调机构,定期开会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研究部署、检查监督和工作决策,在领导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不少基层,就缺乏这种机构,或者机构不构建全,或名存实亡。

3.全民健身经费得不到保障。据调查全民健身的经费的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支持。由于财政紧张或者体育彩票公益支付用途改变,全民健身经费就会存在缺口,故全民健身经费缺乏稳定性和保障性。另一方面由于领导不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对于此项工作经费的支出,存在否定性和不确定性。

4.专业人员不够。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首先得有专业人员的组织和指导。目前我国全民健身专业人员的需求主要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以基层体育行政部门为主,然基层体育行政部门在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过程中,存在人员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懂体育专业知识的人员很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具有应付任务性,对于培训后是否真正具备了上岗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在开展工作?存在管理不到位,只做表面工作,并没有真正解决专业人员不够的问题。

(二)开拓创新精神不强

自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显著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群众健身场地设施遍布城乡,各类体育场地超过100万个,各类体育社团不断增加,健身活动站点广泛覆盖,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到65万人等。但在成绩取得的背后,还隐藏着不少的问题。纵观成都市主城区各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由于场地的限制和人员的不足,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按部就班,照搬多年来沿用的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工作方式等,甚至连工作文件,在写作框架、安排要求只字未变的情况又下发下级部门和单位,像这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方法,全民健身工作何来特色,何来发展。

工作责任心,决定工作的态度。加强认识,端正态度。只有认识到了全民健身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才有可能全心性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面对目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然某些公务员的心态却是得过且过,对于工作任务敷衍了事。这样的工作心态,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全民健身的发展从何谈起。

(三)组织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层体育部门,做的都是一线的工作,直接面对的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人民群众。组织方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成效。目前,大部分的基层体育部门都是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设置几种活动项目,通过文件或者竞赛规程的形式,下发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再由单位或部门组队参赛。这种组织方式限制了群众的参与面,宣传面窄,知晓率低,从而直接导致参与人数少,健身性远低于竞争性。

二、对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方式、方法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全民健身保障体系的建设

全民健身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多个部门,需要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体育、财政、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共同参与。首先,提高认识,加大重视程度。自上而下,形成典范,将全民健身保障体系建设作为考核领导工作成绩的指标之一,并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其次,完善全民健身组织机构。根据需要建立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将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列入领导小组,实实在在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做出部署和决策。成立全民健身特色发展督导小组,指导和督查全民健身相关文件及决策的执行情况。成立全民健身特色发展后勤保障组,负责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经费、物资、人员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再次,建立全民健身特色发展专用账户,拨付专项资金,扩展全民健身经费来源,开源节流,为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所需经费,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最后,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二)扩大宣传,加大对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的建设

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利用好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活动,把自己的亮点、特色展示出去,改变过去“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积极宣传。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物质条件,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始终应将群众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环节和重要问题来抓;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新建各类体育场馆,不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步伐,使全民健身的场所随处可见。利用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扶持资金,在不断加大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同时,增加对综合性体育馆的建设,解决健身场所过于单一的问题。加大体教结合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作用,在既解决了健身场所的同时,又为群众锻炼提供了方便。

(三)扩展思路,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全民健身

1.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健康服务平台。一是整合社会健康服务资源,协调医院、社会健康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保健、健康咨询的资源优势,编纂全民健身科普读物,组建全民健身服务团,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全民健身大课堂,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供健身咨询服务,让广大市民掌握几种简便易行的健身项目,用科学的方法保障全民健身。二是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多建国民体质监测机构,对辖区内居民每年定期开展测试工作,掌握国民体质状况,并建立国民体质数据库。针对不同的体质状况,聘请专家教授,开具运动处方或健身指导,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服务。

2.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市场化,扩大体育消费。全民健身活动的实质就是为民服务,如何更好的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其途径之一就是走市场化道路。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状态。据我区自身实践经验,可提供以下工作思路:将全民健身活动,以招标的形式选取合适的专业公司,再由公司进行具体操办。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的规律,优胜劣汰,将群众满意的公司留下来为民服务。加大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健身群体在不断的壮大,相应的体育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各种体育器材、健身俱乐部、健康咨询中心都将成为消费对象和场所,随之而来的则是带动经济的增长。故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市场化,在扩大体育消费的同时,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3.破旧创新,丰富全民健身内容。我认为“不破不立,不创不新”,这是在以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应把握的原则。不能将以前的旧思路、老形式原搬到现在或以后的工作中,破旧创新,多思考、出新颖,才是以后的工作重点。无论从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的框构组成,项目的设置,群众的参与面,都该出亮点,从而增加吸引力,使人民群众自觉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总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准则,创新思路,特色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体育团体、社会力量和本单位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要坚持以特色推进深入人心,丰富和提升全民健身运动品牌的内容和水平。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幸福人生健康是人体的一种状况,体现为强健的体魄、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2006年我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现阶段国民的健康状况不容乐......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摘 要: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通过研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意义,探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范围,并从公共服务活动逻辑和要素两个层面,分......

苏州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苏州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年份:2010作者:蒋来清 秦建国 温月清近年来,苏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领,加......

全民健身广场工程发展建设方案

镇全民健身广场是镇党委、政府今年启动建设的重点民心工程之一。全民健身广场位于镇高长营和谐新村内,村委会活动中心前面,总用地面积6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根据......

锦州市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锦州市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发展现状分析【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锦州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针对这些现实情况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发展......

《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方式、方法的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全民健身特色发展方式、方法的研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