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_我读梁家河
读梁家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读梁家河”。
读《梁家河》有感
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习近平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梁家河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经历了许多磨练,锤炼了意志品质,铸就了为民造福的初心。
学以致用。今天,我们读《梁家河》,探究和弘扬梁家河精神,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我校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探索我校振兴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梁家河》一书中让我们体悟和弘扬的精神很丰富。结合实际,我认为我们要学习和践行的,是其中所体现出的直面问题,实事求是,务实担当、带头实干的精神。
当年的梁家河贫瘠荒凉,但习近平最终经受住了考验,真正融入了这个小山村,后来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在梁家河的艰苦岁月里,习近平从“负数”开始,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与乡亲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一心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在回忆梁家河岁月时说,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这是让他获益终生的东西。
分救济粮的时候,他为了把一碗水端平,带着支部成员挨家挨户查看群众家里的粮囤,最终确定最缺粮的几户群众为救济户,乡亲们心服口服。为解决村民购物难,他就在村上办起了代销店;体谅妇女辛苦,他就办起了缝纫社,既解放了妇女劳力,又解决了村里人的日常需求;为满足村民的劳动生产需求,增加村民收入,他办起了铁业社;为解决村民燃料和照明问题,他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做饭、照明都用上了沼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这种务实担当的品格,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政治担当。这,正是我们现实所需要的精神。
在梁家河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日子里,习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总是走在前、干在先,苦活重活抢着干,干一件成一件,用短短两年时间干成了当地村民几十年都没有干成的事,使梁家河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村子。正如梁家河的乡亲们所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带头实干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充分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风范。
我们学习和践行梁家河精神,解决我校现实存在的问题,探索我校振兴之路,就必须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弘扬梁家河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直面问题,实事求是,务实担当,带头实干,做到知行合一,既要做口的巨人,更要做行的高标。
我们学习和践行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把“问题解决不解决,制度健全不健全、执行严格不严格、办事公平不公平、作风公正不公正、教师赞成不赞成”作为解决问题、探索我校振兴之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学习和践行梁家河精神,感慨于老百姓的声音:随娃说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铁锁说要做行动的巨人,黑子说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等等,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鞭策。作为领导干部,就必须善于倾听基层声音,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正确理解群众评价。群众看重的,不仅是领导干部自己是怎样做的,更重要的是看领导干部带领大家做什么,怎么做,怎样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
我们学习和践行梁家河精神,感叹梁家河的沧桑巨变,更敬佩始于习近平的一代一代梁家河带头人的高瞻远瞩和不懈奋斗。
要奋斗,就要有目标,有蓝图,更重要的是基于目标和蓝图上的实际行动。我们要解决我校现实存在的问题,探索我校振兴之路,就必须以高瞻远瞩、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时不我待的时代紧迫感,革故鼎新,正确定位学校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学校发展蓝图,加快顶层设计,以校党支部为核心,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奋斗。
学无止境。读《梁家河》,学习梁家河精神,不断汲取其中的启示和力量,对于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弘扬梁家河精神,就能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奋斗与集体命运紧密相联,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印在《梁家河》一书封面上的文字,是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
读《梁家河》有感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深刻体悟到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
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比自己在那个年龄的表现,真的是自惭形秽,相差甚远。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
黄土地的儿子 ——读《梁家河》有感读完《梁家河》,掩卷沉思,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段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梁家河是一本大书,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近日,认真研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感触颇深。《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质朴的语言,全景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