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音乐教学兴趣的激发_农村中学音乐教学
农村中学音乐教学兴趣的激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中学音乐教学”。
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兴趣地激发
罗坊中学 邓有慧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音乐教育,让音乐老师有了更多更好的发挥空间,但通过本人在农村一年的教学中发现,任然存在“音乐课是为了调节学习压力的课程”、“音乐课就是副课”等的现象,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对于音乐课不够重视。因此,为了改变现状,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对策,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音乐课的轻视,从改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入手。
关键词:音乐教育、现象、改变、对策
音乐是一门以审美教育为目的的学科,中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实行已有近百年。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刚毕业的音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课堂音乐的学习兴趣、如何在音乐课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如何促进学生整体的音乐素质,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 农村课堂音乐现状
几乎,学生都是很喜欢音乐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有很多听音乐的工具,如MP3、手机等,一放学学生都会拿着听音乐。对于流行歌曲,他们能随口哼唱好几首。但是,不少同学却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我不懂音乐没有音乐细胞”、“课本的歌曲不好听”、“音乐课就是副课,调节下气氛”等,这样的话语我来到农村中学一年中时常听到。
中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后来,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等。引进的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使得课本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点远。因此,目前来说,培养学生对课堂音乐的兴趣就是关键。在农村的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
二 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兴趣,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基础与源泉。提高不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就谈不上知识技能的教学。我们要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知识的成功乐趣。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期待上音乐课。
中学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音乐家,其宗旨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以下是本人的几点看法:确立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是一条颠簸不破的教育真理,没有学生的充分参与,任何音乐教学都会事倍而功半。音乐是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如果我们在学生没有愿望的情况下强制他们去学习音乐,那将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憎恶那些督促他们学习音乐的人。
例如,教师不防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按小组布置任务,让每个小组自主选择音乐欣赏素材,并能把要欣赏的作品背景等相关知识和内容介绍给同学,通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教师也共同参与这将会使学生彻底从被动变为主动。多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使多个感官直接作用
现在我市的学校已经实现的“班班通”,多媒体走进课堂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与学习气氛,切忌把乐理教学变成了让学生生吞活剥的抽象生涩的理论教学。在现阶段的课件制作中还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离开讲台、黑板、粉笔、钢琴......,教学中可以先制作一些辅助练习课件,将欣赏课中的概念题和写作题通过练习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得以加强和巩固。
音乐艺术在本质上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的学习,必须通过“听”,通过反复的“听”,不只一般的感知的“听”,还要达到理性的“听”,甚至达到审美意义的“听”。为了实施“聆听”的第一步,就要采用多媒体教学。
例如,在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时,如果没有集合视、听、唱、赏于一体,而只是让学生坐在那聆听,估计学生的厌学情绪,很快就会表现在他们的表情上。欣赏圣桑的这部组曲,我选择了让学生观看迪斯尼创作的《幻想2000》中的动画与音乐的结合,当他们看完后,请学生来谈一谈音乐对故事发展起到什么多用。学生很快就会回答出一些音乐要素的知识点,会告诉教师他所感受到的一切。这样既锻炼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审美的教育目的,还是他们开始爱上音乐课。
3合理设置教学的各个环节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新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提出要给学生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枯燥,打开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灵感。所以,合理设置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导入部分时,以李焕之的《春节序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介绍为学生营造教学氛围、引起学习兴趣的有利方法。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红绸带、锣鼓等作为教学道具。在课堂上,教师播放音乐,跟上节奏,全体同学一起挥动红绸带学跳扭秧歌,让部分学生在一旁敲锣打鼓。此时立刻,学生们热情高涨,喜笑颜开,教室里充满了一种欢天喜地的气氛。这样一来,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在学习唱歌课,实施新课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声音训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如,可以结合一些趣味的发声练习曲,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声习惯培养,又能够轻松掌握发声技巧。
在设计拓展实践环节中,教师不防设置些开放性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创设性思维空间。例如:在《梨园撷英》(人教版八年级下)中,教师让京剧进课堂,在环节设置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在“做”学京剧中,给定一个情景“开门——关门——喂鸡”,请学生思考想想并表演。从课堂的教学反映来看,效果很好,学生很好完成了想象与实践的过程,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教学评价总结时,应该多注重鼓励性评价建设,比如:在音乐一次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节拍和节奏能力,我采用了奥尔夫教学中常用的游戏律动,告诉学生,这只是一个游戏,如果做得很好请大家自己给自己鼓掌,如果感觉不好,那么也请大家对他人笑一笑。很多同学在游戏中就掌握的节拍和节奏的区分,课堂还是很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三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音乐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三个教学因素中,如果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音乐课教学就会是内容贫乏,色彩苍白的花架子,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子,既站不起来,又深入不下去。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幽默感,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谈谈心,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用个人的魅力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幽默的语言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四 让音乐课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在我校的实际音乐教学中,有个很鲜明的例子,我校举办了锣鼓队,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和当地的民俗活动“游龙”精密结合,学生喜欢看龙灯,对“龙出游”的祭祀活动有很深刻的了解,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时的加入锣鼓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感受音乐,更让他们真正的走进生活中的音乐。
一位哲人说过,“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时不在”。音乐既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难以达到教育目的。音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总之,音乐教育必须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教学双赢平定县冠山联校东关小学[论文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切入口,能达到语文教、学的双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随风潜入夜 , 润物......
激发兴趣优化教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幼儿......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登过山吗?有什么感受?登过高高的塔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在登塔远眺的时候,获得了什么启示呢?二、初读扫清障碍1、请同学们自由地练习朗读课文,......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民族希望小学杨琼蓉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并运用多种多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