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现状分析及_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
农村学校教育现状分析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思考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应采什么对策?亟需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经费严重不足。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教学条件的改善,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致使有很多农村小学基本建设问题突出。比如,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很多乡镇小学除了教室,各种功能室缺少或不足。有功能室的,设备也已经陈旧不堪而无力更新。校园面积普遍偏小,没有像样的动动场、60米直跑道。现在农村小学的收入只有上级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而大部分农村完小学生人数少,基本在百人以内,学校所得经费非常有限,远远不适应办学需要,更何况学校通过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安全设施的投入等需要大量配套资金,学校往往捉襟见肘。因为农村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教师急需的设备、图书等奇缺。无法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也无法派老师外出听课、进修、学习。
2、教师队伍素质欠佳。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达一半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多达三分之二以上。自2000年开始,除了个别学科有补充老师外,大部分农村小学极少分配新的年轻教师,就我镇小学而言,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47周岁,导致工作无激情,知识老化现象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的严重的“断层”现象,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二是专业教师不足。农村小学,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信息技术教学都是兼职的,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除中心小学外几乎没有,因此,小学英语根本无法开展教学。
三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小学教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他们几乎没有多少外出学习的机会,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四是教师职务评聘分开问题多,现在小学教师中,几乎全是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而小学高级教师岗位职数僧多粥少,未聘教师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学骨干,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觉得自己无奔头,工作起来消极应付。
五是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学校的教师编制紧,很多教师不得不担任多学科教学。同时,农村家长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现象严重。流动子女家长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孩子成长发展。这种现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但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普遍偏低,更有部分教师职业素质本身就低,教学积极性不高,对学生责任心不强,造成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越来越大。
3、教育功能不断减弱。农村父母们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跃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点字,就直接去学手艺挣钱。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这类学生的品德个性和文化求知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农村现在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出门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导致孩子缺少父爱和母爱,家庭作业不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甚至沉迷网络游戏。农村家长很多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没有尽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正确,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推给学校。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把本应由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对策思考
1、端正农村办学思想。要使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地方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和家长学生,都要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而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下基础,才是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灌输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而是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沟通,以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学校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数量教师进修培训,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二是加强教师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定期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做到培训学习与教学两不误。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四是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制度,采取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城区教师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偏僻地区支教。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促进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尽量缩小学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差距。五是加大教师考评力度,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好的要给荣誉给待遇,对确实差的要教育要激励,并通过再次培训上岗等手段,提高其从教素质。比如,有的县就给提升学历的教师给予奖励,这的确让老师们感到欣慰,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必定会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通过以上措施,促使全体农村小学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树立教育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现代教育行为。此外,要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构建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一费制”的实施,规范了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同时也限制了学校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农村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为此,应通过强化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建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政府责任,重点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改变当前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比例过低、作用过微的状况。国家应制定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低于财政标准的县乡,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上而下地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此外,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要向农村倾斜,可适当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及富裕地区的投入比例,用于增加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二是调整农村山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
贫困山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宣恩县长潭民族中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办学力度,提高了教育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的硬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品种丰富、数量充足、供给有余的食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食品消费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宁化县泉上卫生院游瑞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食品安全卫生网络的重要部分,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我国对农村物流的发展给与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作者:戴德禄 发表时间:2010-3-21 0:17:28 来源:长泰四中 访问次数:3491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