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_我国民族宗教问题
我国当前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民族宗教问题”。
我国当前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 收藏 ] [ 打印 ] [ 被评 0次 ] 1083℃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摘要」本文以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形成原因分析及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实践为基础,对我国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应当持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配套措施及其法制建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解释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宗教,法制
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的宗教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我国有近20个少数民族几乎是全民族信仰某一宗教。宗教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深远影响,再加之往往和民族问题的交织性和一些宗教的国际性,使我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成为今天中国各民族共建和谐社会必须更加重视的问题。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问题,是民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故以民族宗教问题为题,以宗教问题为轴心。但对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有效研究,离不开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因此,在具体民族宗教问题的政策和法律上,就不得不涉及相关民族问题的研究。民族宗教问题法制建设研究是我国民族问题法制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整体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我国少数民族上的交织性,使我们必须强调民族宗教问题是个系统工程.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在党和政府提出依法治国和各民族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从理论上反思、总结并将理论结论和实践经验法制化,对处理新时期民族宗教问题,对于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促进少数民族社会宗教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都具有极为重要意义。本文将贯彻两个潜在的中心意思,即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法制化的重要性和如何法制化而展开。
一、我国当前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一)新时期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
对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的准确认识,是处理好我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前提。对于我国少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特点的认识,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著名的宗教问题“五性论”,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但就新的时期来讲,有几点仍需要强调。
1、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的宗教问题,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著名的宗教问题“五性论”,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五性”理论的提出已经充分证明了党对于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更进一步明确强调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江泽民同指出:“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涉及全局的大问题。”要求“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民族工作切实管起来,健全和完善各级政府的民族工作机构,选派得力干部充实民族工作部门,并注意逐步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民族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他还说: “民族、宗教无小事。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潜在危险性,要十分警觉,切不可掉以轻心。” 李瑞环在指出民族工作重要性时说:“民族工作在我国始终是一件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它关系到经济发展”,“它关系到边防巩固”,“它关系到全民素质提高”,“它关系到挫改国际敌对势力的图谋”。因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民族问题,包括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是事关我国的发展的大事,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2届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也就我国宗教问题郑重声明:“中国政府一向认为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与“国际性”
由于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是全民信教,而且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处于边疆地区、不发达地区,因此,使我国民族宗教问题与其他民族问题经常交织在一起。这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更趋复杂化。同时,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中,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都涉及到国际性问题。这既是我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中的“国际性”特点,也更是我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体现。一些民族分离主义分子以宗教为掩护,进行分裂国家的活动。宗教成了分离分子进行思想渗透的工具。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敌对势力为达到对我国“分化”的目的,以“宗教”、“人权”等为工具,企业破坏我国统一。所谓“藏独”、“缰独”就是表现。宗教问题的政治化、民族问题的国际化,使我国少数民族宗教更显复杂。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分裂也使我国民族问题增加了更大压力。认识到这种“复杂性”“国际性”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要性。
3、民族宗教问题的“过程性”或“阶段性”
这里的“过程性”或“阶段性”,是指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达到宗教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最终目标,伴随着其他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起伏态。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过程特点。因为不管是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其他方在的发展,都将会在一定阶段出现民族意识增强、自主意识增强的问题,并进而出现一些民族问题更加敏感、民族宗教问题被不合理的极端民族主义利用的问题。阶段性或过程性,既要从唯物主义角度、从历史角度去认识民族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同时,还要从经济基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性、具体性上去认识民族宗教问题发展的阶段性。这也是正确确定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前提。也是对现阶段及未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宗教问题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没有起伏就没有发展。这是螺旋式上升规律的体现。对这一必然现象的正确认识,是保证我国民族工作、民族宗教问题处理中政策稳定性、一贯性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
4、民族宗教问题中的“交融性”
宗教与民族虽是两个不同概念,但二者之间又表现出极大的交融性。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由于许多少数民族全民信仰某一种宗教,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宗教的影响和感染,致使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与宗教意识、宗教感情交织在一起。宗教使一个民族具有凝聚力,而民族又使宗教具有生命力。民族借僵宗教张扬个性,而宗教其影响。这种交融性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民族宗教问题上还存在着民族因素、宗教因素与贫困因素和边境因素的交融性,因此,使民族宗教问题处理既具有政治意义,又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国防意义。
(二)新时期民族宗教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民族及民族宗教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历史上的各种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历史上的事实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只能靠时间和现的努力去慢慢地化解和消除。但对于诱发和产生民族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另外一些原因,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些原因之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
1、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影响。一些西方非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企图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政治霸权、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而且还企图实现思想霸。
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形势分析 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下面我给大家交流一下民族宗教工作的形势。早在十多年前,江泽民总书记讲过一句话,叫做“民族宗教无小事”。随着第三次民族......
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特点与形成原因论文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作为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起着......
当前我国广告发展的特点和问题一、当前我国广告发展的特点1、广告媒体多样化当前广告的媒体除了已有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路牌、纸巾盒、橱窗、霓虹灯、网络外,一切可......
丰登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清收措施受多种因素,我社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尽管我社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清收不良贷款措施,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一些“ 玩疾”不良贷款仍然......
我国肉牛业当前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肉牛业近两年出现了严重的“牛荒”,导致肉牛产业整体效益下滑。文章对于造成牛荒的八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我国肉牛业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