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北海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与对策_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06北海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与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北海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与对策
北海市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科技局部分)
蓝庆毅
(北海市科技局广西北海 536000)
[摘 要]本文对北海高新区、北海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队伍构成进行分析,并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解决北海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高新区 科研机构 队伍建设
一、北海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北海科技人才队伍主要由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北海市科研机构的人才队伍构成,现就两方面的人才现状分析如下:
(一)北海高新区的人才队伍现状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2001年1l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的。规划面积为5.1 2平方公里。采用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由银河软件科技园、北生生物制药园、国发海洋科技园、北海信息产业园、农业高科技园等几个分园构成。2004年园区工业总产值22.37亿元,增长24.7%;销售收入20.91亿元,增长16.88%;实现利税5.23亿元,增长20%;其中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9%,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1%,已经成为了拉动北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达25家,高新技术产品43种,市级科技企业73家,从业人员发展到9612人,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家,并拥有银河、北生和国发等3家上市高新企业,其中银河高科技和北生药业公司已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北海高新区现有从业人员961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093人,硕士 198人,博士68人,留学归国人员9人。北海高新区人才聚集平台已逐渐形成。北海高新区在培养和聚集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1.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吸引和留住人才。高新区先后从全国20个省市引进20名博士、73名硕士以及1360多名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的各类专门人才,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开发和人才智力支撑。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如银河科技公司用人的核心理念:给做事的人充分的权利,给能做事的人成就感满足的机会,给做成事的人提供应得的待遇,从而使公司富有前途,使工作富有活力,使员工富有成就,你会因为曾在银河科技工作而骄傲;北生药业公司谋求“人才、信誉、品牌、管理、机制”五大优势,实现“用户、伙伴、社会、职工、股东”五方满意的经营目标,始终把人才放在第一位。园区各企业把人才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实行各适其所(职位)、各尽其能(能力)、各建其功(业绩)、各得其利(报酬)的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3.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北海银河公司与浙江大学、北海方舟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先后建立了企业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其中银河的袁宇春博士从博士后流动工作出站后加盟银河科技公司,目前以成为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银河科技公司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及IBM、ABB、西门子等国际大公司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系,致力于提高电力自动化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此外,银河公司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软件开发中心,并投资十多亿元建设银河软件园,投资北海银河南方软有限公司等。国发海洋生物科技园先后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生物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建立大学生接待站,重点培养高、精、尖的科研和管理人才,为推进园区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北生药业公司与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形成技术依托单位,目前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武汉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委托研究关系,使其成为技术人才培养摇篮。2002年组建了北生药业新药项目立项论证委员会,人员由五名院士和16名医药相关学科的著名专家组成。2004年北生公司与广西中医学院合作建立研究生研究学习基地。
(二)北海市科研机构的人才队伍现状
我市有11个独立科研机构,职工总数为323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85人,占职工总人数57.3%。在市属8个独立科研机构职工总数209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8人,占职工总人数66%。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56人,初级职称53人。按学位文化程度分,硕士2人,研究生3人,大学58人,大专37人,其它4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47.8%。北海市所辖合浦县科研机构职工总人数114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7人,占职工总人数的41.3%。与2003年同期相比,市属科研机构职工总数增加1.4%,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减少0.7%,但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增加了27.3%,其他人员减少30%。反映了研究开发中坚力量有所增强,人员比较精干。
北海市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比例增大,人员更加精干。科学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科研成果及专利成果,并逐步由单一的科研向科研、生产和经营一体化转移,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我发展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二、北海科技系统在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
北海高新区、北海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科学技术开发力量薄弱,人才外流及逆向流动问题比较严重,专门人才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吸引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的空间和容量较小。由于北海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背景比较薄弱,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吸引高级专业人才的载体还不够多,接纳高层次人才能力较低。
2.物质条件和综合环境对人才吸引力相对不强。据统计,2003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只有11653元,相当于深圳的38%,广州的4l%,北京的46%,上
海的53%,还低于广西11953元的平均水平。文化、体育设施缺乏,休闲、娱乐场所品位较低,子女培养、教育等综合环境比不上发达城市,也成为吸引人才的制约因素或导致人才流失的原因。
3.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的渠道不畅。北海目前只有北海广播电视大学和北海职业学院,难以为科技产业园区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和创新环境。
4.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没能引起足够重视,人才工作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在人才管理体制上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条块分割的模式.对科技园区人才需求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改革开放以来,北海市在引进人才方面先后出台不少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但可操作性较差,未能很好体现应有的激励作用。
5.人才外流及逆向流动问题比较严重。北海科研机构的人员流动性不大,相对来讲,北海高新区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些,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如国发公司与市珍珠公司重组后,原珍珠公司的绝大部分技术和管理人才离开公司,估计有200多技术和管理人才(大部分为中高级职称人员)辞职或另谋出路,这些人才的流向有自主创业的、到大城市就业或进入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的是因为管理理念不合造成,如北生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就非常大,特别是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高新区建立以来,该公司流失的中高层人才也有近百人,这些人才或流向大城市的相关企业、或返回原单位(高校、科研院所)。
三、解决北海科技系统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1.大力引进国内优秀人才。根据北海目前的现实情况,所需人才都靠引进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进人才新观念,通过采取聘用、兼职、合作研究、技术咨询以及领办、自办、合办、承包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办法,广泛吸纳和借助各种人才智力资源;同时,可以组建“专家协会”或“智囊团”,利用专家教授帮助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具备条件的企业要继续办好博士后工作站、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新办博士后工作站,积极引进博士后等高层次和短缺人才。
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对园区需要的各类人才进行培训;二是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技院所的合作,分期分批选送经营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三是采取公办、民办、联办或园区自办等多形式办学,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四是加快北海大学园区建设,尽快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3.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应当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奖励为引导,以各科技院所、高新区等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加快改革分配制度,关心和逐步提高人才的物质生活待遇。要坚持以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把技术、责任、贡献与报酬紧密挂钩,大胆探索技术、智力、成果入股,以及年薪制和业绩工资加项目工资、基本报酬加效益提成等多种形式的绩效分配办法。二是增强人才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及时褒扬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对为北海科技园区建设及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显著效益的各类人才,经评选授予“北海市突出贡献人才”称号,根据贡献大小分别予以重奖,奖励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4.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一是注重改善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优秀人才提供优厚待遇。二是落实和兑现一系列鼓励人才的相关政策和承诺,妥善解决他们及其配偶、子女的户口迁移、住房、工作、入学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及时提供各类人才在北海所必需的社会保障和政治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人事关系、职称评审等。
5.制定和完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责成组织、人事、科技、财政等部门在对原有人才政策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院所、高新区的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修订、完善和落实一系列鼓励引进和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措施。
6.大力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应当根据北海高新区建设以及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法规配套、竞争有序、功能完善、机构健全、指导及时、服务周到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才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建立科技园区专业人才交流网络、专家咨询系统和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参考文献
1、北海高科技园区建设与人才需求研究 广西经济 2004年第9期33-35 页
2、彭炳忠 正确认识和处理高层次科技人才战略中的几个关系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第5期10-11 页
3、许冰凌 刘敏长沙市科技人才需求开发对策研究 系统工程2004年第9期78-81页
4、袁克修哈尔滨市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第6期-F002-F0025、赖志杰广东省科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展望广东科技2004年第 5期10-12 页
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层公务员是指县、区行政区内行政处级及其以下,具有国家行政编制的依法履行公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据国家公务员局统......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教学督导是高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对教学工作的“督”和“导”活动, 是......
农村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摘 要】 多年来,幼儿园的保育员就是被定位在负责照料幼儿生活、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阿姨。随着社会对于健康的认识,已从简单的身体无......
精选范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共2篇)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