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班风是怎样形成的之_良好班风是怎样形成的
良好班风是怎样形成的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良好班风是怎样形成的”。
良好班风是怎样形成的之--为什么把握不住班风的发展的方向
如果教师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班级风气向不良方向发展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认真负责,勤勤恳恳的老师,也把握不住班级发展的方向?辛辛苦苦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形不成良好风气。这就很值得研究了。
前面讲了,一个需要树立品德良好学生为核心的学生主流力量,逐步形成以他们的道德处事原则为主流的班级舆论,才能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当然左右班级发展趋势的有外部的环境影响因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妨碍着班级向良好方向的发展。
第一就是传统的学生分类将品德良好学生埋没在传统的好学生之中。
至今,不同专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都没有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分析的阐述。我们对学生是按照传统的学习成绩和遵守纪律来分类的。于是将学生分成:
学习成绩好,又遵守纪律的。
学习成绩好,纪律不大好的。
学习成绩稍差,但遵守纪律的。
学习成绩不好,纪律也不好的。
按照这种分类,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当然就是第一种类型:学习成绩好,又遵守纪律的。理所当然的是学生的榜样,理所当然的是班级学生的核心。在选拔学生骨干过程中,老师一定引导学生向这个标准倾斜。在社会认同的大环境中,学生和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按照品德心理分类分析,学习成绩好遵守纪律的学生要包括三种类型:品德良好的、老实听话的、投机取巧的都有可能学习成绩良好。就是说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只要学习成绩良好,都可能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学生核心。
前面已经分析过,老实听话的学生最没有影响力。如果做了班干部多是个摆设,胆小,没有主见。当老师对学生控制能力强的时候,听从老师教导。当品德良好学生成为班级世纪学生核心的时候,跟在品德良好的学生后面学习,也是好学生的主流力量。一旦散漫学生、逆反抗拒心理的学生,善于投机的学生成了气候,则有一部反便会分化,有的明哲保身地观望,有的随波逐流跟着跑。这一种类型学生不能独当一面。
而品德良好的学生不见得被老师看好。原因是他们有时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师道尊严强烈的老师不能容忍。
再有,竞争不过投机取巧的学生,他们过于真诚善良,不会作秀,还总是把人往好处想,往往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对有心计的学生的小动作缺乏防备。而投机取巧的学生十分善于揣摸老师的心理,时时迎合老师,使老师自然而然地从心里喜欢,就占据了主动地位。
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时的落选班干部,对我说,“最爱听您讲话,您就像大哥哥一样。”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自然而然的就把他当成自己的知己了。第二次做班主任,那个十分有心计不断进行较量的学生,刚开学十分热情,主动提出给我做密探。他们做工作抢前抢后,不让他们做班干部那是天理不容。
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干部不会是一个人,要好几个学生组成。即使是三种类型的学生都进入班委会,也不会平静。老实听话的还是听喝,让干什么干什么,投机取巧的学生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做工作,他要做实际的老大,还要将其他的干部压下去,让他自己出风头,必然不断的兴风作浪。最后形成无心学习,无心帮助同学,不断地排挤倾轧勾心斗角的风气。
第二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忽视学生在教师中参与的作用,教师将自己置于不易成功的地位。
目前的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管理模式。反映在教育论坛上的栏目就是“学生管理”或者“班级管理”。有本二十五万字的长篇理论巨著,书名就是《班级管理论》。
由谁来管?当然是老师管学生。当然有的实验学生自治的管理方式,也仅仅是局部的实验。老师的工作能力就是管得了管不了学生,管得住管不住学生。
这个“管”的主导思想,就把学生都推向被管的位置,包括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学生品德良好的学生被晾到一边。
管就是整治纪律不好的学生,不断地把一个个学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散漫学生是老师整治的首要对象,不断的惩罚,必然造成这部分学生的老师的逆反心理,形成与老师对立的小团体,即反集体的友伴群。
老实听话的学生也会分化。他们的老实听话仅仅是惧怕权威惩罚。一旦看到管不了散漫学生,其中一部分学生就会跃跃欲试,想散漫靠拢,教师又多了几个惩罚的对象。和老师对立的小集团就这样壮大起来,培育他们的是老师自己。
管理将大部分学生推向了对立面,品德良好的学生在教师丧失威信,反集体友伴群不断发展壮大的环境下,他们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被鄙弃、讥讽,陷入十分孤立无援的困境。无法起到团结更多同学,发展亲集体友伴群的凝聚作用,无法在班里形成好学生的主流群体,他们的追求见解也就被淹没在师生对立情绪之中。教师越是公开表扬,越使他们更加尴尬。在这个班级只能做明哲保身的旁观者。
班级中有名正言顺选举出来的学生骨干,这时的学生骨干就成了摆设,丧失了对同学的影响能力。实际上影响班级风气的是反集体小团体的首领。
老师虽然早来晚走,勤勤恳恳,死盯死守,最大的失误就是把应该成为自己主力军的好学生晾到一边,孤家寡人和几十个学生鏖战,摁下葫芦起了瓢,最后神疲力竭。心是往好的方向想,手却往不良方向推,实际发展的方向与希望的方向背道而驰。用句成语说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就是“缘木求鱼”或“南辕北辙”。
管理的思维模式,在重点择优录取的学校可能还管用,在普通学校,学生类型复杂的环境下,“管”是管不出良好的班级风气的。我认为出路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班级管理向班级建设转变。
良好班风形成----黄小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更需要每一位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接下来就这一学......
浅谈良好班风的形成摘要: 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班集体培养的整个过程,是班级奋斗目标、组织结构、领导核心、日常规范和班级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良好的班风不是自发......
培养优秀班干部 形成良好班风俗话说“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班级的车头就是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中的主要力量,一个班级风气的好坏,与班干部在班级......
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形成良好班风谈不上是经验,只是自己管理班级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因为以前带的都是平行班,所以谈的更多的是平行班管理的一些做法。,回顾自己的班级管理历程,我深......
谈良好班风的建设一、为什么要建设良好班风?怎样建设良好班风?二、什么是班风?1.风: 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是由于空气压力不均而生的; 2.风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