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_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 1.目的为识别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潜在事故和紧急状态,并当事故发生时及时做出反应,减少和预防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应急准备与响应。3.职责权限
3.1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指挥和处置;办公室负责相关事务的沟通和联络,负责日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牵头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各车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公司紧急状态的处置和指挥,以及与公司主管部门的联络,保卫部门配合。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将意外造成的任何污染及时传达到环保局。3.2设备部负责组织潜在安全事故及可能发生的紧急状态的识别工作;负责组织潜在化学品使用安全事故及可能发生的紧急状态的识别工作;负责绘制潜在事故点应急设施、器材定位图。
3.3办公室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及紧急状态处理的方法、技巧等的培训,同时负责对新员工和协作方(承包商)有关方面的教育或宣传。
3.4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演练由各公司设备部组织,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3.5发现意外的第一线人员为紧急状况通报责任人。
3.6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在紧急状态下所有人员的疏散和清点。4.工作程序
4.1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态的识别和认定 4.1.1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态的识别:
各部门、车间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调查时,不仅识别现有的、正常状态下的环境因素,还要预警和识别未来可能发生的和异常、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因素,在识别调查中一旦发现这类因素,应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上记录。
此外,所有管理者在日常生产业务活动应注意和发现《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上未能记载的潜在问题,千方百计地发现潜在事故,努力做到不遗漏。4.1.2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态的评价和认定: 设备部负责组织有关方面评价环境因素时,对潜在的因素要着重评价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标识,得分达到规定值者,即列为潜在事故或紧急时态。4.2制定预防和处置计划
4.2.1对列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紧急事态,各部门在制定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时,应明确规定针对该项潜在事故或紧急事态的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
4.2.2对涉及全面的问题(如爆炸、火灾、危害品泄漏、暴风雨、水灾、地震、雷击等)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时可参照下表内容: 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及应急方案
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
应急方案
第三方援助联系方法
压力容器事故、液化气或液氨泄漏引起的爆炸
疏散人员,寻求第三方援助,上报市劳动局
火警119、急救120、柴油泄露:黄沙(木粉等)吸收,清洗,必要时上报市环保局
环保局电话
化学品在储存、运输中潜在泄露:抢运,黄沙(木粉等)吸收,清洗,必要时上报市环保局,环保局电话:
火灾:参照《公司火灾扑救、疏散处理预案》执行,必要时上报市消防大队,火警119 自然灾害(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涝灾害): 1.收听气象台天气预报;
2.通知各部门对人员、财产采取保护措施; 3.组织对设备及化学品的妥善处置和保管; 灾后补救并上报市环保局
天气预报121 环保局电话
4.2.3.紧急事故应急预案 4.2.3.1.各级人员应变细则
⑴事故发生现场的第一位目击者要最快速度告诉部门负责人。
⑵当值班保卫人员和值班人接到报告后,要记录报告者的姓名、岗位、报告时间、地点、报告现场状况等。
⑶值班保卫人员和值班人要迅速报告公司经理及主管部门负责人,重大事件同时向总经理和有关部门汇报。公司安全、保卫、设备、办公室等部门要迅速准备,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做好应急措施,并召集义务消防队员或紧急人员到场。当决定需向政府等有关部门求助时,要详细向政府等有关部门报告以下内容: ①发生意外的详细时间、地点、原因; ②意外的严重程度; ③人员伤亡情况; ④其它有关事项。
⑷各部门值班负责人要迅速到达出事地点,布置警戒线,保护现场,防范偷盗,疏导员工撤离现场,并通知相应人员到场。
⑸设备管理人员在接到报告后,先组织人员处理设备,关闭设备电源,保护好设备。员工必须到指定地点集合,等候现场指挥作进一步指示。员工在疏散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在许可情况下,走时关闭所有仪器或电器电源、门窗; ②迅速离开工作岗位; ③切勿惊慌奔跑; ④切勿使用运货电梯;
⑤切勿因收拾个人物品而延误疏散;
⑥离开现场后,切勿在未许可下重返现场。
⑹办公室按照各部门负责人所提供的人数及访客登记资料,记录疏散人数并确定是否有失踪人员。如发生伤亡或失踪事件时,须登记有关人员的资料,包括:
姓名、工作范围、家属联系电话及地址;同时必须及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如公安局、劳动局等协助调查处理。
4.2.3.2爆炸紧急应变处理: ⑴当厂内发生爆炸
①当厂内发生爆炸时,最近处的保卫人员要通知当日值班负责人到场,并通知办公室主任、设备部经理、公司总经理。
②公司经理要迅速到达现场,并指挥现场清理,若有人员伤亡时,要尽快抢救受伤人员,处理现场的电源以及可能伤及人身的设施,并将其予以关闭、清除。③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和公布事故结果,并公告奖惩事宜。⑵临近工厂爆炸事故
①当班值班保卫人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时间、地点、方向以及对本公司的影响。②当临近厂提出需要支援时,要给予帮助。
③公司经理接到通知后,到达对本公司波及的现场,并指挥有关部门进行防范处理措施,保证本公司生产正常进行。
④若爆炸波及本公司设施,并影响正常生产,公司经理要提出对策,对受影响的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4.2.3.3电力供应系统中断紧急应变处理: ⑴停电紧急处理: ①停电抢修,设备部门要事先通报,相关各部门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意外发生。通报的内容:停电时间、范围。
②意外停电,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检查设备机器,并做好开车准备。(2)意外事件或闪电时发电机重新启动程序 ①发电机跳机停电: 因地落引起:
A.检查跳机线路,检查配电室线路; B.故障排除;
C.重新启动发电机; D.检查三相电压; E.合闸送电。
检查不是因地落引起: A.紧急启用备用发电机; B.检查三相电压; C.合闸送电。
②发电房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③配电室人员要定期参加消防知识与消防操作培训。④定期检查消防器材。
⑤发电用柴油专库保管,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严格执行有关规定。4.2.3.4供水中断/公司内自来水泄漏紧急应变处理: ⑴供水中断
各设备部门通知各用水单位,及时联系相关部门了解供水中断原因,何时恢复正常。必要时由设备部门启用储备水。
(2)各公司内自来水泄漏或水管破裂 ①主管部门及时通知各用水单位;
②主管部门及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③同时告知恢复正常供水时间; ④必要时由主管部门启用储备水。4.2.3.5风灾紧急应变处理(1)风灾前的预报
办公室在接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通知后,及时通知各部门、车间,以采取防范措施。(2)风灾前要固定好架设的设备、电线、通信设施,关好门窗。(3)风灾发生后的抢救
由办公室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人员统计,保证员工安全;负责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现场人员和财产的抢救,受伤人员视伤势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治疗。4.2.3.6地震紧急应变处理(1)地震前的预报
办公室在接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通知后,及时通知各部门、车间,以采取防范措施。(2)震前要保证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3)地震发生后的抢救
①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人员统计,保证员工安全。②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现场人员和财产的抢救,受伤人员视其受伤情况,由办公室决定是否送医院治疗。4.2.3.7雷击紧急应变处理 ①雷击现场的保护。
发现雷击现场的目击者,要在保护现场无变化的情况下,迅速上报公司办公室。对有电源的现场,要通知电工切断电源,经验明无电后,方可采取措施。②雷击后的处理
发生人员伤亡时,由办公室牵头及时上报劳动局、电业局、公安局、检察院等,请求协助调查事故原因。
查明事故原因后,办公室要以此事教育全体员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杜绝事故再发生。
4.2.3.8火灾紧急应变处理(1)火灾的发现
第一名发现火灾者通知在场人员,并指明火灾地点。发现火灾者同时要迅速上报部门负责人、值班人及有关领导。发现火灾人员并同时拨打119,并告知公司名称、地点、火势情况。
主管安全负责人接到通知后要迅速组织义务消防人员到现场扑救火灾。(2)火灾的扑救
发现火灾者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火灾的扑救。若有人员被火势围困时,首先要救助被困人员。
扑救火灾时,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需要切断动力电源的要事先切断电源供应,以防伤人。
因电火灾严禁在未断电前用水扑救,必须事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事故发生。登高救火要系安全带,以防高空坠落事故发生。(3)救火工具
救火时应针对情况选用消防栓、灭火器或沙土等。
消防栓的使用:水带的一头接到消防栓上,另一头接上喷头对准火源,打开水阀灭火。灭火器的使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它的喷射距离仅有2-3米,使用者要站在上风处,尽可能靠近火源,手要握住喷筒木炳以免冻伤,使用时有保险的要拔除保险销,左手将鸭嘴向下压向左旋转,即可喷射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电器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住体柄,将喷嘴对准火源,拉出提环即可喷射。用于油类、仪表、可燃性气体、电器设备的初期火灾。④设备部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保养与检查。(4)火灾事故原因及查处
由办公室组织带领有关部门查明火灾事故原因。
针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由事故发生部门的主管部门负责牵头整改。由办公室针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进行集团员工培训。
公司公布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结果,并公布有关奖惩事宜。4.3训练和教育
公司对人员进行各项应急计划等规定的培训,执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可行时,公司设备部每年牵头组织一次相关的紧急状态演练,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计划、程序的建议,报公司经理批准后实施。4.4设备配置和标识
对已识别并经认定的潜在事故发生地点或设施,由设备部负责对该地点和有关设施进行标识,标识应明显,含义明确、清楚、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标识。
设备部会同有关单位根据需要在潜在事故发生地配置必须的应急设备、器材和物资(包括警报、防毒、防洪以及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护用品等),并按定置管理的要求,存放有序,标识明显,明确负责人,定期检查、更新。4.5事故发生时的指挥和联络
4.5.1报告——全体职工都应提高安全意识,任何情况下一旦发现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均有义务立即向办公室、设备部门、值班室任何一方报告。
4.5.2情况确认——办公室、设备部门、保卫等任何一方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相关方,到发生地查看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4.5.3领导决策、做出响应——根据事态的性质,各级领导按应急准备的响应程序决定采取相应对策,责成有关人员(部门)实施。如果属于重大影响的紧急状态,应及时向各方面传达紧急状态,启动紧急事故应急预案。
4.5.3.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负责调动人力、物资组织抢险。如应急程序实施无效或不足以控制事态发展,应立即采取其它措施。
4.5.3.2各级人员应按《紧急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的各项工作;
4.5.3.3办公室根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指示向公安、消防等政府部门及时报告,并向社区和周围居民通报。
4.5.3.4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善后处理对策后,报上级批准执行。
4.5.3.5设备部参与抢险工作并配合进行对外联络,对紧急状态全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记录。
4.6事故总结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发生地点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总结。总结应突出:
a)事故发生的原因; b)相关的责任人;
c)应急准备及相应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d)关于修改有关规章、制度及本程序的建议; e)形成报告报经理办公会,由设备部门存档。5.相关文件
5.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5.3《紧急事故应急预案》 5.4《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6.1潜在事故与紧急事态记录表
6.2潜在事故点应急设施、器材定置图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1.0 目的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采取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尽可能减少或消除由于紧急情况或意外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造成破坏以及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目 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括...............................................23、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本公司潜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产生的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2.适用范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预案,是指根据评估分析或经验,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下面是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请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