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针对训练_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
【教师用书】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针对训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2012年8月16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省饮用水安全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在这里,安徽省人大常委会()①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行使了法律赋予的质询权 ③大大拓宽了民主监督渠道 ④行使了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就全省饮用水安全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体现了地方人大对本级行政机关实行监督,说明安徽省人大与本级行政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说明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①④正确。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错误。人大监督属于权力监督,③错误。
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的新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2013年1月选出,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比上届有所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比上届有所下降,连任代表占一定比例。据此回答2~3题。
2.对人大代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A.有利于人大代表依法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和质询 B.有利于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机关各司其职
C.保证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广泛性,能使人大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意志 D.有力地促进了行政、司法等机关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解析:选C。基层代表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增加基层代表在新一届代表中的比例,会使全国人大代表更具有广泛性,更好地代表人民意志,C符合题意。人大代表的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A说法不科学。B、D与题意不符。
3.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这体现了()A.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城乡在权力机关中有平等的参与权 C.我国已经消除了城乡差别 D.人大代表拥有广泛的权利
解析:选B。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更好地体现了在人大选举中地区平等,B符合题意。A、D与题意无关。C与现实不符。
4.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各级人大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大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下列能保证人大这一地位的有()①人大常委会可以全权行使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②地方人大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③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②保证了各级地方人大行使本行政区域内的最高权力,③保证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均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其常委会行使,①错误。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不合题意。
5.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开篇讲道:“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这说明全国人大与国务院的关系()A.平等并列的关系
B.友好合作的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D.上下领导的关系
解析:选C。国务院向人大报告工作,是政府接受人大监督的表现,说明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故答案选C。
6.某区为是否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而引发激烈争论,广受人们关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区某人大代表说:“我没有去与群众沟通,沟通应该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主要是
听政府部门的”。下列对该代表说法的评论中,正确的观点是()A.该代表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 B.该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应增强履职能力 C.该地政府与该地人大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是支持政府部门进行决策
解析:选A。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是其应尽的义务。故A项正确,B、D两项错误。C颠倒了政府与人大的关系,观点错误。
7.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是我国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最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在我国,人大监督包括()①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②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③监督人民政协的工作 ④监督共产党的工作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B。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等方面,③④不合题意。
8.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下列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且任期五年的是()①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 ②市辖区的人大代表 ③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 ④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D。在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他各级人大代表都由下级人大选举产生。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任期都是五年。
9.每年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都要深入基层作专题调研,然后把来自基层的民情、民意、民声带到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会堂。这表明()A.人大代表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C.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D.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解析:选B。“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作专题调研”,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现;“把来自基层的民情、民意、民声带到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会堂”,说明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故答案选B。
10.某县坚持开展人大代表述职活动,通过人大代表的述职,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由评议转变为对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当地百姓形象地把这种做法称为人大代表的“赶考”。该县人大代表的做法()①表明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行使国家权力 ③体现了公民具有对人大代表进行社会评议的义务 ④是公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人大代表“赶考”体现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及格”。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11.某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市当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局长几次到会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力是()A.审议权和质询权
B.立法权和决定权 C.任免权和监督权
D.提案权和质询权
解析:选A。在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市当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批评意见,是人大代
表行使审议权;“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反映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故答案选A。
12.在我国,人民与人大代表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种关系()①突出反映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有效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国体决定政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见,④的观点错误。①②③符合题意。
13.截至2012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9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启动地方性立法,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作出相应的决定或决议,在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打气撑腰”的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这反映了()①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法律监督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③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省级人大常委会启动地方性立法,是在行使地方立法权,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提供法律依据,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①错误,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④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14.2012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2012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12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运行情况的报告。这表明()①国务院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和质询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A。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国务院关于2012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等,体现了政府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制度基本内容的是()A.人民通过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解析:选C。人大代表的产生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A错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B错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12年是我国的换届选举之年,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据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千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数亿选民通过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材料2: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本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在选举委员会的组织下,代表候选人与选民们普遍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见面会上,代表候选人逐个介绍本人情况,选民们就各自关心的问题纷纷向代表候选人提问,候选人一一坦诚作答。
(1)结合材料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公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2)结合材料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的意义。
(3)假如你在本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当选人大代表,你将如何履行代表职责?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人大代表的职责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较为简单,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即可。第(2)问,要从对公民、对人大代表、对国家等方面展开说明。第(3)问,要从如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两个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1)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①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公民的选举权、监督权。②有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③有助于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更好地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④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更好地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①作为人大代表,应十分珍惜自己的权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④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7.为更好地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有关部门不仅就民诉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还先后六次召集有关专家、学者举行座谈会,汇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8 000余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充分吸收社会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民诉法草案。历经3次审议,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决定修改后的民诉法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全国人大坚持民主立法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民主立法也是民主决策的表现,因此,解答本题可以调动和运用民主决策的知识,从对国家、对公民两个方面,分析组织问题答案。第(2)问,首先应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什么,然后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审读材料弄清其有效信息,再观点统帅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1)①有利于民诉法修改充分反映民意,体现立法的民主性。②有利于民诉法修改广泛集中民智,增强立法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民诉法修改的理解,推动法律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②人大常委会在民诉法修改中多次进行调研、座谈,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最终反复修改,制定出获得广泛认可的法规,并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教师用书】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1.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文......
【教师用书】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1.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繁荣文化、发展文化、丰富文化,提升文化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 B.中国共产党......
【教师用书】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哲学的智慧()A.产生于人类的思考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在于......
【教师用书】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1.2012年11月,为欢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
【教师用书】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练习】必修3第四单元第九课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号角——“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