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内科学+重点导览_家畜内科学电子版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家畜内科学+重点导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畜内科学电子版”。

家畜内科学 重点导览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15×2’=30’)

二、单项选择(10×1’=10’)

三、多项选择(20×1’=20’)

四、简答题(4×5’=20’)

五、论述题(2×10’=20’)

第二章消化器官疾病

第一节口腔唾液腺咽和食管疾病(概念)

1、口炎:口炎是口腔黏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腭炎、齿龈炎、舌炎、唇炎等。临床上以采食、咀嚼障碍,口腔黏膜潮红、肿胀,流涎为特征。

2、食管阻塞:又称食道阻塞,俗称“草噎”,是由于食物或异物阻塞于食道的任何部位,而引起食道阻塞不通的一种食道疾病。临床以突然发病、口鼻流涎、咽下障碍、精神紧张不安为特征。

第二节反刍动物前胃疾病(所有名解、论述1)

1、前胃弛缓: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引起消化功能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前胃蠕动减弱或消失,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为特征。

2、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是由于反刍动物采食大量难于消化的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膨胀的饲料,造成瘤胃容积增大,蠕动减弱,内容物停滞以及消化机能障碍的一种前胃疾病。临床特征为: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胀满,左侧腹围明显膨大,触诊坚硬,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叩诊有鼓音;全身症状明显,后期出现脱水和毒血症。

3、瘤胃膨胀:又称瘤胃鼓气,是由于反刍兽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产气的饲料,在瘤胃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体积急剧膨胀的一种前胃疾病。临床特征为:发病迅速,具有群发性和季节性;腹围明显膨大,左肷部突出,叩诊呈现鼓音;全身症状明显,由于膈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黏膜发绀,甚至发生窒息现象,反刍、嗳气停止。

4、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心包炎:又称金属器具病,是由于饲料中混杂有异物,被反刍兽采食或误食后,随同饲料的后送进入网胃,刺伤或损伤网胃壁引起创伤性网胃炎,穿透网胃壁损伤腹膜引起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穿透膈肌损伤心包导致创伤性网胃-腹膜-心包炎。临床特征为顽固性前胃弛缓,网胃区检查敏感、疼痛,心脏听诊有杂音(摩擦音、拍水音),后期水肿。

5、瓣胃阻塞:又称瓣胃秘结,主要是由于瓣胃收缩力减弱,导致瓣胃充满大量干燥的食物,造成阻塞不通,致使瓣胃体积增大扩张的一种前胃疾病。临床特征为食欲废绝,反刍停止;鼻镜干燥,严重时龟裂;排粪减少或停止,粪便干燥,表面有黏液,呈现串珠样粪便;瓣胃冲击性触诊坚硬。

6、论述:反刍动物前胃疾病有哪些?各类前胃疾病如何鉴别?

答:(Ⅰ)反刍动物的前胃疾病包括: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膨胀、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心包炎和瓣胃阻塞等。

(Ⅱ)反刍动物的前胃疾病的鉴别诊断:

(1)首先判断是不是前胃疾病。各类前胃有一些共同特征,如下。

①食欲下降,或食欲废绝;

②反刍减少,缓慢无力,或反刍停止;

③嗳气减少,或嗳气停止;

④鼻镜干燥、龟裂;

⑤口温升高,口色变红或带黄色;

⑥瘤胃蠕动音减慢或停止,瘤胃内容物黏硬,或有多量气体;

⑦网胃和瓣胃蠕动音减慢或消失。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结合病史调查,没有明显传染病症状、中毒症状,即可初步判定为前胃疾病。1

(2)判定为前胃疾病后,再判定是哪一种前胃疾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①腹围的变化:腹围增大,包括瘤胃区增大和网胃、瓣胃区增大。瘤胃区增大,可判定为瘤胃鼓气或瘤胃积食;网胃、瓣胃区增大可判定为相应疾病。

②心区诊断:叩诊心区疼痛,听诊心区有心包摩擦音,说明是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心包炎。

③粪便检查:粪便减少,粪便呈算盘珠样,同时鼻镜干燥,说明是瓣胃阻塞。

(3)判断出是哪类前胃疾病后,还要确定是原发性疾病还是继发性疾病。

①如果对判定出的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后,疾病症状很快康复的,即为原发疾病。

②如果对症治疗后,疾病症状看不到明显的康复或根本没有减缓,则为继发疾病,如酮病后期可引起前胃疾病,寄生虫疾病也会引起前胃疾病。

第三节反刍动物皱胃疾病

1、皱胃变位:是指皱胃正常的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称为皱胃变位。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三个类型。皱胃左方变位:是指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走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皱胃右(后)方变位:是指皱胃从正常的解剖位置以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而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皱胃右方变位又称皱胃扭转。皱胃前方变位:是指皱胃从正常的解剖位置以逆时针方向扭转到瘤胃的前上方,而置于瓣胃与膈肌之间。

2、皱胃变位分类及各自特点(或鉴别诊断)

提示: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右方变位又分为前方变位和后方变位。(见上)

3、皱胃左方变位时,有一个特殊的钢管音,同样会出现钢管音的疾病有哪些?(多选)(见课件)

第四节马属动物胃肠性疾病(非名解)

1、急性胃扩张:是由于马属动物采(贪)食过多或胃内容物排空受阻,导致胃体积急剧膨胀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痛病。临床特点是:中等或剧烈腹痛;腹围变化不明显,但呼吸迫促;胃管检查有大量气体、液体、食物排出;病程急短。

2、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等,是马属动物由于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内容物滞留不能后移,致使动物的一段或几段肠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腹痛病。临床特征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口腔稍干或干燥,肠音沉衰或消失,排粪减少或停止,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直检某肠段有秘结的粪块。

第六节其他胃肠疾病(名解、选择)

1、胃肠炎:是胃肠黏膜表层即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临床是很多胃炎和肠炎往往相伴发生,故合称为胃肠炎。临床上以腹泻、脱水、粪便中带有病理性产物(粘液、血液、脱落组织)及明显的全身症状为特征。

2、幼畜消化不良:是哺乳期幼畜胃肠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其临床特征是明显的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

第三章呼吸器官疾病

第二节支气管疾病

1、支气管炎:是各种原因引起动物支气管黏膜表层或深层的炎症,临床上以咳嗽、流鼻液、不定型热和肺部听诊有啰音为特征。

2、急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支气管黏膜表层和深层的急性炎症。临床特征为咳嗽和流鼻液。

3、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持续性咳嗽为特征。

第三节肺脏疾病

1、小叶性肺炎:是指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一个肺小叶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故又称为支气管肺炎或卡他性肺炎。临床上以弛张热型、呼吸次数增多、叩诊有散在浊音区和听诊有捻发音为特征。

2、大叶性肺炎:是肺泡内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又称为纤维素性肺炎或格鲁布性肺炎。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波及到整个或多个大叶。临床上以稽留热型、铁锈色鼻液和肺部出现广泛性浊音区为特征。

3、吸入性肺炎:又称肺坏疽、异物性肺炎或坏疽性肺炎,是由于异物(食物、呕吐物、药物)误入肺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和腐败分解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呼吸极度困难、两鼻孔流出脓性、腐败性恶臭鼻液为特征。

4、小叶性肺炎和大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小叶性肺炎体温呈弛张热,叩诊呈散在的小浊音区,肺变区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流鼻,X射线出现片状、云雾状阴影。

大叶性肺炎体温呈稽留热,叩诊呈大片浊音区,肺变区听诊支气管呼吸音明显,病程过程中有铁锈色鼻液,X射线为病变部明显而广泛的阴影。

第四章 心血管疾病

1、心力衰竭:又称心脏衰弱、心功能不全,是因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衰竭,引起外周静脉过度充盈,使心脏排血量减少,动脉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等引起的呼吸困难,皮下水肿、发绀,甚至心搏骤停和突然死亡的一种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综合征。

第五章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1、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容量)值均低于正常水平的综合征,临床特征为: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体质消瘦、虚弱、精神沉郁、肌肉无力;各器官由于组织缺氧而产生的各种症状。

2、出血性贫血:

①急性出血性贫血:是由于血管,特别是动脉管被破坏,使机体发生严重出血之后,而血库及造血器官又不能代偿时所发生的贫血。临床特征:少量短时间的出血,病畜呈现贫血的一般症状;大量长时间的出血,病畜体温降低,可视黏膜苍白,瞳孔散打,出冷汗,严重时则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甚至休克。

②慢性出血性贫血:是由于长期少量反复的出血及突然大量出血后长时间不能恢复,所引起的低血红蛋白性及正成红细胞性贫血。临床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可视黏膜苍白,由于脑贫血及氧化不全的代谢产物中毒,引起各种症状,如晕厥、意识障碍、视力障碍、嗳气、呕吐和膈肌痉挛性收缩。

3、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或红细胞大量破坏,并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临床特征为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脏及脾脏增大,血液学检查是血红蛋白过多的巨细胞性贫血。

4、仔猪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日粮中造血物质缺乏,特别是铁的缺乏,使仔猪在出生后5-28d(一个月内)发生的贫血。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可视黏膜苍白,消瘦,体质虚弱。血液学检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显著下降。

5、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病理特征的贫血。其血液学检查特征是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伴有出血倾向和感染。

第六章 泌尿器官疾病

概论

1、引起泌尿器官疾病的常见原因(简答):

①病原微生物感染;②毒物的损伤;③变态反应性损伤;④代谢性因素;⑤机械性刺激或邻近器官炎症扩散。

第一节肾脏疾病

1、肾炎:是指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发生炎症性病理过程的总称。临床特征有,肾区敏感与疼痛;尿量减少;水肿;尿液中含有病理产物(多量肾上皮细胞和各种管型,蛋白尿、血尿)。

2、肾病:又称肾变病,是一种肾小管上皮发生变形、坏死为主而无炎症性变化的肾脏疾病。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和低蛋白血症为特征。

3、肾炎与肾病的鉴别诊断:肾病,临床上有明显水肿和低蛋白血症,尿中有大量蛋白质,但无血尿及肾性高血压现象。

第二节尿路疾病

1、膀胱炎:是指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临床上以尿痛、尿频已经尿液中出现较多的膀胱上皮细胞、脓细胞、白细胞、血细胞及磷酸铵镁结晶为特征。

2、尿结石:又称尿石症,是指尿路中盐类成分结晶析出,并逐渐凝结成大小不

一、数量不等的凝结物,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尿路出血性炎症和尿路阻塞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以腹痛,排尿障碍(排尿疼痛、尿细、尿少、点滴尿、尿闭)和血尿为特征。

第七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脑及脑膜疾病

1、日射病:在炎热的季节里,动物头部长时间受到强烈日光照射,引起脑膜及脑充血和脑实质的急性病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障碍性疾病,因其致病因素是烈日直接照射,故称为日射病。

2、热射病:在炎热的季节里,动物虽不在阳光下照射,但动物所处的外界环境闷热(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使机体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而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疾病,称为热射病。

临床上不论日射病还是热生病,都可引起大量出汗,水-盐丢失,导致肌肉痉挛性收缩,故又称热痉挛或热应激,并统称为中暑。

第三节机能性神经病

1、癫痫:是一种暂时性大脑皮层机能异常的神经机能性疾病。临床上以短暂反复发作,呈现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性神经机能异常等为特征。

第八章 营养代谢性疾病

概论

1、营养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特点。(简答)

①群发性;②地方流行性,特别是矿物质代谢;③发病慢,病程长;④多种营养物质同时缺乏;

⑤通常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降低为主症;⑥缺乏特征性症状,早期发现困难;⑦体温下降,无传染性。

第一节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疾病

1、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酮体检测呈阳性的病:奶牛酮病,糖尿病;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限制淀粉类食物的过分节食等均可因为糖代谢相对或者绝对不足产生暂时性酮尿。

(论述)奶牛酮病的病因及诊断:

(1)发病原因

①日粮中糖类饲料供给不足;②产前过度肥胖或缺乏运动;③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 ④酮病的发生与肝脏疾病以及矿物质如磷、钴、铜、锌、碘、锰缺乏等有关;

⑤高产乳牛多发,这与其本身的代谢特点有关;

⑥一些能使食欲降低的疾病,如子宫炎、乳房炎、创网炎、皱胃变位、生产瘫痪、胎衣不下等可继发引起酮病。

(2)诊断

Ⅰ初诊

可结合病史调查,临床症状进行初诊。

隐性酮病缺乏明显临床症状,仅见产奶量下降,进行性消瘦,持续1-2个月。

显性酮病初期呈现消化型,中期呈现神经型,后期呈现瘫痪型。常在产犊后几天至几星期出现,包括食欲减退,粪便上覆有粘液,精神沉郁,凝视,迅速消瘦,产奶降低。乳汁易形成泡沫。严重者在排出的乳,呼出的气体和尿液中有烂苹果似的酮体气味。病牛呈拱背姿势,表示轻度腹痛。大多数病牛嗜睡,少数病牛可发生狂躁,表现为转圈、摇摆、无目的地吼叫,向前冲撞。这些症状间断地多次发生,每次持续1h,然后间隔8~12h重又出现。尿呈浅黄色,水样,易行成泡沫。

Ⅱ确诊

显性酮病血清酮体含量在3.44mmol/L以上,血糖降低,伴有消化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一般可以确诊。临床上常用快速简易定性法检测血液(血清、血浆)、尿液和乳汁中有无酮体存在。所用试剂为亚硝基铁氰化钠1份、硫酸铵20份、无水硫酸钠20份,混合研细,方法是取其粉末0.2g放在载玻片上,加待检样品2-3滴,若立即出现紫红色,则判定为酮病。

隐性酮病的血清酮体含量在1.72-3.44mmol/L之间。继发性酮病(如子宫炎、乳房炎、创伤性网胃炎、真胃变位等因食欲下降引起发病者)可根据血清酮体水平增高,原发性本身的特点,及对葡萄糖和激素治疗不能得到良好效果而诊断。

2、家禽痛风:又称尿酸盐素质或尿酸盐沉积症,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或肾脏受损导致尿酸盐在体内蓄积的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病禽行动迟缓,腿、翅关节肿大,厌食,跛行,衰弱和腹泻为特征。其病理特征是血液中尿酸盐水平增高,尸体剖检时见到关节表面或内脏表面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

第二节维生素缺乏症

1、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维生素A或其前体胡萝卜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生长缓慢、上皮角化、夜盲症、繁殖机能障碍以及集体免疫力低下等为特征。

2、维生素B1缺乏症:是由于体内硫胺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以神经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疾病。病鸡的特征病变:观星姿势。

3、维生素B2缺乏症:又称核黄素缺乏症,是由于体内核黄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以生长缓慢、皮炎、肢麻痹(禽),胃肠及眼的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

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典型症状:维生素A:猪的夜盲症,犬和犊牛的干眼病;维生素B1:禽的“观星姿势”,羔羊圆圈运动。

第三节矿物质代谢障碍疾病

1、佝偻病:是指幼畜、幼禽由于饲料中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以及钙磷比例失调所引起的骨骼钙化不全的一种骨营养不良性代谢病。临床特征为消化紊乱、异食癖、跛行、骨骼变形。

2、骨软病:是成年动物的骨营养不良,是由于日粮中钙、磷、维生素D缺乏或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而引起成骨骨骼脱钙为病理特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特征病变是骨质进行性脱钙。临床特征是消化紊乱,异食癖,跛行,骨骼变形,易骨折。

临床上,中期乳牛呈现“拉弓姿势”,后期鸡呈现“三角负重”企鹅样姿势。检测血清羟脯氨酸增高。影响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与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CT),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饲料中的钙拮抗因子:草酸、植酸、高氟。饲料中影响磷吸收的因子:过量的脂肪、钙、植酸、草酸、磷酸钙离子。

3、青草搐搦:又称低血镁搐搦,是由于反刍动物采食大量幼嫩多汁的青草而引起的一种血镁下降所致高度致死性疾病。临床上以兴奋不安,阵发性、强直性肌肉痉挛,惊厥,呼吸困难为特征。

第四节微量元素缺乏症

1、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是由于饲料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或不足,造成机体抗氧化机能障碍,而引起以骨骼肌、心肌和肝脏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克山病)

2、铜缺乏症:是由于日粮中铜缺乏或其吸收障碍,造成体内微量元素铜缺乏或不足,而引起以贫血、拉稀、被毛褪色、皮肤角化不全、共济失调、骨和关节肿大、生长受阻和繁殖障碍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家畜内科学》教学大纲

《家畜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特制定本大纲(三年制适用) 一、课程名称:《家畜内科学》二、课程编号:83005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家畜内科学是以研......

内科学重点

精神障碍学脑器质性精神障碍(p167)谵妄:因脑部急性病变,表现为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病程短暂。痴呆:以智能减退为主,意识清晰,有记忆障碍。遗忘综合征:指近事记忆障碍突出,远事记忆相对......

内科学考试重点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癌肿高血压脑病......

内科学重点归纳

内科学重点归纳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本病在临床上最常见,尤其是急诊科,但是由于它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所以上课时一般不会讲,考......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滋阴解......

《家畜内科学+重点导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家畜内科学+重点导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家畜内科学电子版 内科学 家畜 导览 家畜内科学电子版 内科学 家畜 导览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