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争创“二乙”工作纪实_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记录
医院争创“二乙”工作纪实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记录”。
润物细无声
——汾西县人民医院争创“二乙”工作纪实
汾西县是一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现有人口14万,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就在这块黄土地上不懈地努力着,用心血和汗水书写着新的篇章。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翻阅汾西进步的发展史,人民医院作为保障全县人民健康事业的主力军,在汾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伴随新世纪脚步,又书写了新的历史,惠存了珍贵的一页。
汾西县人民医院是汾西县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急救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目前共有干部职工157人,其中卫技人员118人,占总人数的75.2%,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0人,共设科室33个,其中行政职能科室15个,临床科室10个(包括二级科室10个),医技科室8个,开放床位121张,医院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68.79平方米,固定资产1100万元。
汾西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作为全县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它曾经为汾西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在新千年之初,它却落后了:外欠达120万元。内部环境、医疗设施、医务人员技术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处于内交外困、内忧外患的境地,它留给人们的是 1
太多的失望与无奈。
2002年6月,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首先下大力气对医院的现状进行了认真把脉、对症下药。经过艰苦努力,半年时间出台了23个文件,初步构筑起了医院管理的框架,院领导带头,全院职工自发筹资89万元对医院进行维修改造,购置了必需的手术设备和医疗器械,购置了救护车辆,解决了沉积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平息了三起医疗纠纷。同时将技术骨干重新招回,靠大环境靠新政策拴心留人。随后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对医务工作者进行轮流培训,使人员素质大大提高。在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医院终于恢复了生机,走出了迷茫,开始扬帆起航。
保障医院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依法执业,为此院领导班子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取消了“急救中心”分离了“康复中心”,去除了“性病科”“肛肠痔瘘科”终止了股份制经营形式,收回了二、三门诊,分离了家属区,减少了院内感染,终止了全部无资质人员的执业活动,规范了临床用血,提高了成分输血率。加强了重点科室的建设,完善了污水、垃圾处理系统;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成功的应对了“非典”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认真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成功应对突发事件;要求全员依法执业,持证上岗。先后出台了《对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的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办法》、《关于对无资质医护人员执业岗位待遇变更的通知》、关于实行“首诊负责制”及“检查陪护制”等有关方面的文件,终止了医技科股份合作制经营。
不依规矩,难成方圆,严格的管理制度,使人民医院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从2002年至今。人民医院连续制定了131个红头文件,制定了23类480多条管理制度。其中的《职工奖惩办法》共4章95条,涵盖了依法执业、行政管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后勤保障、服务质量等内容。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力地规范了职工的行为,使全院职工一举手、一投足都有章可寻。为了确保各项制度的实施,院领导班子首先向自己挑战,实行服务承诺制,在院内开展了有奖投诉活动,院长手机向全社会公开,24小时随时接受投诉,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医疗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工作,是否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是医院能否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解放思想,树立竞争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上等达标成了全院共同的奋斗目标。几年来,送到省市学习培训的人数达115人次,岗前教育培训达100%;对全部专业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合格率达98%。同时以抓急诊救治为重点,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几年来用于培训的费用总投资158872元。使全院人员素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医疗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同期声:医护人员
(通过不断学习,使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开展了大面积心肌梗塞的治疗、胆囊切除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子宫切除等手术,技术项目完成率达95%以上。)
几年来,医务人员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1篇,医务科、护理科参加了省市病历书写培训,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各科室除坚持每周二下午业务学习外,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学习,与省人民医院、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九三学社”临汾市委签定了对口帮扶合同,并先后聘请专家授课16次,带教手术58台次。同时在医务人员中开展病历质量评比、护理技术操作竞赛,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促进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
在狠抓人员素质的同时,添置了新的诊疗设备;购置了CT、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洗片机、发电机、多功能监护仪、母婴监护仪、微机化办公印刷系统,救护车辆。
加强了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建设:完善了急诊科和120急救系统,制定了应急预案和配套制度,加强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确保整个系统畅通运转。
打造高素质护理队伍,完善组织机构,实行持证上岗,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护理工作稳步提高;加强手术室、重病监护病房及急诊科建设;新建了感
染性疾病科和ICU、CCU病房,强化了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的职能:
患者是医院的上帝,为此全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并将其作为医院工作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在全院形成“临床围着病人转,后勤围着临床转,领导围着职工转,全院围着病人干”,的良好氛围。
在每个病床头设立医患联系卡及患者监督牌,开展一站式服务,将挂号、取药、划价、收费、医保、诊断盖章、办理出入院等多项分散工作全部集中到门诊大厅,缩短了就医流程。增强了医患感情,方便了病人。
在服务患者的同时,医院积极开展医疗扶贫工作,启动了医疗卫生下乡“万里行”活动,对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卫生所实施技术援助,培训了30余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走遍了全县的96个村庄,诊治人数达2317人,赠送药品器械价值6300元,真正把医疗送给了百姓。
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患者,医院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价格,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全年共使用招标品种51类,占招标种类的80%,全年药品销售量占业务收入的44.66%。
在将爱送给患者的同时,医院也把爱送给了职工送给了医务工作者。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理顺了职工养老保险金,增补了职工应得未得部分工资。切实维护了职工利益;
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又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加强了医院食堂建设,为职工增加了免费夜班餐。
积极开展文艺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办好医院内部刊物《汾医之声》小报。打开了一扇医院与社会交流的窗户。
如今的汾西县人民医院,经受了风雨的洗礼,经受了霜雪的考验,终于由昔日债台高筑、门庭冷落变为现在患者如潮、门庭若市,创造了门诊病人、住院病人、手术数成倍增长的好成绩,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176万元猛增为690余万元,翻了近两翻,固定资产由2002年的320万元增为1100万元,增加两倍以上。
从2002年至今三年时间里,人民医院三年购置不断,三年基建不停,三年思路常新,三年面貌常变,一跃成为临汾市山区县一流的医院,汾西县机关内部管理现场会在医院召开,各种奖励纷至沓来。在荣誉面前,在掌声面前,新生的人民医院没有骄傲、没有自满,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向着新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迎接新的更加绚丽的朝阳。
***人民医院检查汇报第四章 十七、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1、医院尚未安装使用PACS系统。2、放射科人员配备偏少,MR、CT上岗证人员较少。3、职能部门对放射科的质量监管检查......
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二乙医院财务科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二乙......
乘风扬帆再远航前进中的秦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秦岭腹地,丹江源头,有这样一家以民生健康为重任的医院——秦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自1985年建院以来,20多年里,她栉风沐雨、......
医院二乙创建责任书第一条、为使医院“二乙”创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确保医院“二乙”评审顺利通过,特制定本责任书,本责任书一式三份,各科(股)室、各专业组及创建“二乙”医......
关于下发《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科室、分院:由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领导小组制定的《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实施方案》已经院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下发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