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纲要作业答案_语言学纲要作业答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上纲要作业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言学纲要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辨析题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反帝、反封建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答:错误。(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实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正确。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革命。它有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领导,提出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方案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政权,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推动了民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论述题

如何理解戊戌维新是一场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答:(1)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用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的制度取而代之。

(2)百日维新颁布的各项改革措施,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成的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从实际效果看,虽然未能成功的建立起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作业二

一、辨析题:

五四运动是一场学生爱国运动。

答:错误。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数千学生首先走上街头反对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站到了斗争的前面。在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举行声势浩大的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这是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因此,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在这一年(1927年)余下的时间里,为响应刚吃过个共产国际的 号召,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的起义: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8-10月主要在湖北和湖南的秋收起义,12月广州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第五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三点意见的继续,是根据城市必须领导农村,决战必须在城市开展以及革命个高潮正在来临等设想提出的。

材料二:从现阶段向下一阶段的过渡视为可能是不间断的(八七)会议还强调了国家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的相互关系;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相互连结。使农民的参加成为绝对的必要。按照这种观点,在没有计划城市起义的情况下,1927年的秋收起义从城市向农村发动进攻,这与一星期的南昌起义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它还提供了反对国民党镇压的唯一可行的手段。

材料三:红军、红色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毫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材料四:如果革命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且坚持要奋斗下去,如果革命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从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根据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完全胜利。

请回答:

1.上材料反映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那两种观点?

答:反映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的观点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观点。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中国革命战略重

心转移的根据是什么?

答: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发生这个转变的根据是:

(1)1927年4月以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国民政府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的统治,实行***和军事独裁,因而成为历史前进的障碍。中国人民要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面临及其困难的环境。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全国捕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受到严重的摧残,革命组织遭到破坏。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使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拿起武器进行战斗。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遭到失败,迫使革命者深入到农村坚持革命斗争。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其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一.辨析题

1.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都是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

答:错误。抗战初期,国名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抗战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由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也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再加上英美的纵容,国名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为消极抗战。

2.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答:正确。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反资本主义斗争的道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论述题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1)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发动全国军民共同抗战。

(2)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思想,对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开辟了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场的战略反共准备了条件。

(4)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和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论述题

如何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答: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犯的错误,以“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为最严重。对于这些错误,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同时,也要对错误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1)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同时,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人民群众依然把它看作是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对它表示信任并寄予希望。

(2)尽管犯了严重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自己发现错误,正视并用于抵制、纠正错误。

(3)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犯错误的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依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国家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累积起来的。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在这些情况下,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就阐明了的一条历史规律,我们千万不要忘记。

请回答:

1.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

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答: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所经历的变化,是从八大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变为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产阶级道路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把其存在的时期定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

发生这种变化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错误的估计了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把国内在政治思想上出现的问题看做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把党内的认识分歧都看作是阶级斗

争在党内的反映;另一方面,把东欧、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或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探索看作是资本主义复辟、阶级斗争,看作是“修正主义”。

2.如何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答:当时我国的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定,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所以,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生产力落后,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完善,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政治所必须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所以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纲要作业

1131043李怀续《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感随着年尾的临近,各门课程都开始慢慢地结课,在总结复习之余,回望大二上半学期的所有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课程之一。......

122纲要作业

纲要课2011-12-2学期社会实践作业一.论文内容:(100分,占总成绩的10%)请从河南的二七纪念塔、碧沙岗公园、郑东新区等景点任选一处,并根据课程所学内容写一篇观后感或调查报告,论文......

《纲要》第4次作业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阶段测试试题(专题七、专题八)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以下为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三封电报毛泽东先生勋鉴:倭......

《纲要》第1次作业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阶段测试试题(第一、二专题)专题一: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第一题、综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代中国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并有一定程......

作业答案

第一章ADCDBBDADCBAACDABCDABCADE×√×√√××√第二章BCDBCDAACDABCDBDABCAD√√×√×√√×√√1.β综合=30%×0.8+40%×1.2+15%×1.5+15%×1.7=1.2K i= Rf + βi (Km –Rf )=8%+1.2×......

《上纲要作业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上纲要作业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语言学纲要作业答案 作业 纲要 答案 语言学纲要作业答案 作业 纲要 答案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