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_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师”。

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

[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拥有了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谁就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而人才的得来,离不开教育的培养。而实施这一目标就必须得依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质量的优劣。农村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这批队伍的素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败,关系到整个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公平的能否实现。

[关键词]农村学校

教师

专业化

成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走富民强国之路。谁拥有了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谁就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创新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而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而人才的得来,离不开教育的培养。而实施这一目标就必须得依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质量的优劣。

农村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这批队伍的素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败,关系到中小学生将来能否成材,关系到整个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关系到整个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公平的能否实现。

十七大报告也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农村教师成长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希望。如何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呢?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广大农村教师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农村教师的发展现状。

一、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现状

(一)外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1、农村学校除了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学校相对比较集中以外,其余学校普遍存在布局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学点分散,办学条件较差等现状。

2、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学生少、班额小,普遍存在包班现象,专业教师奇缺,学科单一,导致素质教育名存实亡。在农村学校,教师所学非所教的现象非常普遍,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科目教师缺编尤为严重,教唱几首流行歌曲就是音乐课,胡乱涂鸦就是美术课,做几节广播体操就是体育课了。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很少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基本运转而已,教学质量很难保证。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干脆将音体美和英语等课改为语文数学课,素质教育名存实亡。

3、教师待遇低下。民革中央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部分农村教师收入偏低,工作压力较大。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下大力气基本解决了农村教师的工资发放问题。但是,与城镇教师相比,身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收入明显偏低。《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统计结果公告》中称,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932元,日平均工资为99.31元。而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年工资也就在1万多元,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它福利待遇。然而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个美好的将来,还得参加各种培训、报名、考试、学历提升等等。这些明显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4、学校科研水平低下,缺乏专家引领。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村教师大多科研能力差,加之缺乏专家的引领,对教学规律缺乏理性思考,缺乏研究,对引进的教法只取其形,难得其神,不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学校科研往往就是做做行式,或是跟风而以,真正做教育科研的很少。学校教研活动,要么是没有开展,要么是不知怎样开展,要么是学学文章、读读报,真正开展且有价值的活动那就少之又少。

5、学校管理水平不高。

教育管理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一些名校为了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不惜花重金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招聘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而农村学校领导对外交流学习、外出进修较少,信息渠道不够畅通,从而导致农村学校领导队伍素质、管理水平与城市学校相比还有差距。管理者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心理素质不高;脱离农村教育实际情况,没有把握农村教育的正确方向;教育管理没有创新;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管理方法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二)、内因也时时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1、观念陈旧

由于农村信息比较闭塞,主动学习和接受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与时俱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难以在教师中得到推广,教师们往往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虽然有些教师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已走出了“应试教育”的范畴,但是德育、体育、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上课满堂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片面追求分数等现象也还相当严重。

2、社会期望值低,对教师要求不高。农村地区相对比较贫困,家长素质不高,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高达50%以上。对子女的教育,部分家长还停留在让子女认认字,算算账的低层次要求上。有的家庭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了就完事了,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教好教孬一个样,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在这种环境下,导致部分教师进取精神不强,竞争意识淡薄。

3、业务水平不高,学习氛围不浓,新课改理念深入不够。

农村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学习不够,相互之间交流甚少,缺少了学习的氛围,又加之自身业务水平不高,使教师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信心不足。对新课程教育理念认同与否反映了自身的教育观念。尽管他们亲身参与了新课改的实践,但由于新课改理念深入不够,就实质而言,他们还在新课改的边缘彷徨、犹豫、踌躇不决。

4、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高,教学手段滞后。农村学校有些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呆板、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上不能领会课程标准精神,不会把握或处理教材的内容,不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能或不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仍然沿袭“一幅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或是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或是多媒体教学形同虚设,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成效。

二、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呢?

所谓教师专业化,《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中是这样定义的:“具备教师专业资格是不具备教师专业资格的教师所不能代替的。教师专业”化“,这个”化“是一个过程,即教师在他整个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我,由不够成熟向成熟过渡,这一过程即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如何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呢?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较高、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确保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思想敏锐的群体,心理敏感度大于其他职业,教师除了本身的教学压力外,还有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和教师职业带来的压力。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问题”、“消极等待”等策略。而社会对教师的人格发展、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却少有人问起。普遍认为,教师每天都在给学生作思想工作,自己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就好比我们认为医生永远不会生病一样。然而事实却非如此,让我们看这一组案例,“福建南平顺昌县岚下乡新源小学男教师王某某强暴女生,重庆一乡村小学教师强奸10名女生、吉林通化市小学教师栗锋强奸19名女生、甘肃一教师强奸猥亵13名女生被判死缓、沈阳一教师课堂施暴6名女生无一幸免等等......”专家认为,教师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我国教育是一个潜在的障碍。教育要发展须关注教师压力,采取措施来确保教师的心理健康。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2、加强师德建设,做好内强师德,外塑形象。

“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德为师之本,无德无以为师”。一位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文化知识,作风仪表对学生都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和意识。经常开展师德创优活动,比如评选文明办公室,先进教研组,文明年段组,评选优秀园丁等。培养一批文明群体和教师,以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3、加大投入力度,统一工资标准,稳定教师队伍。

“要缩小城乡差别,首先要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物质基础。”,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津补贴未能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较大。

民革中央:要逐步提高农村教师收入,吸引大批合格人才积极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建议由国家财政负担,按照越是边远、贫困的地区,津贴越高的原则,设置农村教师津贴,以吸引和鼓励合格的教师人才往农村合理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刘明华认为,政府可采取一定措施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降低不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单向流动趋势。制定教师工资调配政策,即提高对农村教师的津补贴,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的收入水平,使同等职称同样工作年限的教师,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的,工资及津补贴比城镇学校或重点学校高出一定的额度。

4、职称评聘向农村倾斜,平衡学校师资结构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刘明华认为,要解决农村师资问题,就需要建立职称评聘机制,平衡学校师资结构比例。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适当提高农村名、特、优教师比例,以吸引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流动。

5、强化培训能力建设,配套政府扶植政策。

实施“造血工程”,构建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新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财政投入制度,将农村教师的培训经费纳入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从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出发,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教师,制定多元的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当地学校的校本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当地高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6、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的薄弱和缺编学校支教的制度,大力推进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到城市学习进修制度。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同时又缓解了农村地区合格师资不足和师资素质较低的问题。

7、建立名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制度。由名师所在学校与农村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组织名师送教下乡。通过示范课、公开课,指导学科教学和校本教研,传授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促进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8、加强校本培训。一是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评价管理机制,从学校、教研组、个人三个层面定期对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注重过程评价,定期检查教师的业务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二是推行校本会课制度。学校着力引导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广泛开展互听互评活动,以“校本会课”为抓手,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加强了校内的横向听课、评课和教学讨论,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师上好不同级别的课,在对研究课的反思中审视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三是开展菜单式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 的教师。学校根据专业教师不多的特点,很多语数教师都兼有一门或几门其它学科,可进行 “菜单式培训”。提出培训时间和要求,兼职教师根据自己对该部分教学的情况,有选择性地前来参加培训。为教师“一专多能”提供保障。四是多校联合教研,实现资源共享。构建了片区性合作教研网络开展联合性教研活动,加强学校间、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9、课题引领,实践铺路,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一是“科研兴校”是我们农村学校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工作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从而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在研究上,我们要立足于课堂,进行学习资源的开发,构建开放性学习方式。建立“研究--推进--再研究”的模式。二是培养骨干,广泛参与。在教学实践、反思中,以课题促教研。发挥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在他们身上压了担子,学校要为他们展示才华搭台。搞好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的结合,建立教研组定期交流、学习研究,定期上课题研究课,课题组成员集体听课等制度。调动校内各阶层人员参与科研的广泛力量,形成各级协调,各层参与的群众性、广泛性的科研队伍,促进科研的群众化、普及化和实用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0、努力提升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创造条件。

培养优秀学校领导干部,要在干部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要建立符合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选人育人机制,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我以为应从营造氛围,积极探索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大选拔和培养力度等。一是干部定期交流,干部交流要形成制度,学校之间可以尝试干部互派挂职。二是保持规范管理的连续性。不能换一任校长或主任,紧接着就换一批规章制度,换一套办学理念。我们要结合实际颁布详细而并非粗线条的管理规范。要进一步完善并创新教育督导办法,确保所有学校的管理水平大体均衡。三是建立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加强校长培训,交流管理经验、强化学校内部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培训;开展教研备课活动、科研信息、课堂教学交流等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中共十七大工作报告》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11日第2版

《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

《农村教师“缺氧”,还是师资有待“换血”?》-----刘云伶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

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景象。 做为一名教师,只有努力于新课程的实践,在其过程中不断完善,更新自我,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与......

浅谈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 高仕祥

浅谈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高仕祥摘 要 农村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当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待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本文阐述......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转移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培训感想马天卫通过校长几天来对我们不辞辛劳地培训,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要从基础做......

关于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调查报告一.序言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成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涉及城乡社会各层面,各领域......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2010年8月17日上午,我乡全体教师聆听了曾丽红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报告,报内容非常详实,非常贴近我们教师实际,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曾......

《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如何实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师 学校 教师 如何实现 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师 学校 教师 如何实现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