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_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就教师而言,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懂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第二,就教材而言,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否则,所谓的个性解读和生成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
第三,就教学而言,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第二,以生成的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 “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无了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第三,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三、教师应走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误区
第一,为生成而生成,刻意追求生成,对生成缺乏有效引领
肆意进行盲目生成,事实上是一种违反生成规律和特点的虚假和无效的课堂生成。为此,教师一定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在科学预设的基础上进行开放的互动的合理适度的生成。
第二,一味追求课堂预设完美,力争教学环节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老师过度表演和预设的课堂,课堂效益是不会高的。为此,我们教师应转变思想,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和创造性,在老师精心预设和指导下,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创设情境进行自主、合作乃至探究性学习,自我反思、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让课堂充满师生智慧,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课改的需要,把素质教育的人本思想落到实处。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研究 ——以美国佛蒙特大学项目在华课堂教学为例摘要关键词: 绪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四节 研究进程和......
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预设和生成的矛盾其实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教者尽管会对教学思路有所预判,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我们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
课堂教学中,生成比预设更重要广元市实验小学 史远预设关注“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生成关注“怎么学,学什么”的问题,孰轻孰重?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探索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中心学校【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初中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