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十四村_兴十四村学习心得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兴十四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兴十四村学习心得”。

发展进程

1956年3月,山东省临沂县的428位拓荒者来到黑龙江西北部的兴十四村。当时这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天寒地冻,风沙飞扬,莽莽荒原遍地荆棘,野狼出没。

1972年,23岁的付华廷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和支部委员立下志愿:要带着父老乡亲,在这块十分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来,过上富足的好日子。村民住宅从建村开始的草架子,到1981年实现了砖瓦化,现在正向别墅化迈进。1982年,该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

2002年,村里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116栋别墅,建成了每户使用面积196.6平方米的现代化花园别墅群,实现了统一供水、供气、供热。

2004年,该村人均收入13000多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到80元的生活补贴。兴十四村由一个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发展成为拥有8.7亿元资产、33家企业、1800名员工的富华企业集团,成为闻名遐迩的富裕村、文明村。

绿色银行:只存不取

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植树造林活动,植树1300万株,建起了一个1.07万亩的人工林场。

据了解,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民根据土地不肥沃、难种庄稼的实际情况,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建成了这个集“管育造”为一体的集体林场。这个林场的树种以樟子松为主,还有落叶松、杨树、柳树等10多个树种。现在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5%,人均占有林地11.2亩。

30多年来,兴十四村人始终坚持多栽少伐的原则,逐渐壮大了这个林场,并在田间、道路两旁广栽树木,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的生态农业布局。这个“绿肺”的存在,美化了环境、调节了气候、保持了水土,对粮食的稳产高产发挥了保障作用。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据专家估算,这万亩林场每年可净增产值1100多万元,通过卖成材和杂木等项可获得收入200多万元,为子孙留下了一座绿色家园。

最后:目前,全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村民实行退休制,享受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各项福利待遇优厚,村民吃粮、吃水、物业管理、合作医疗和学生上学等10项全部免费。感言: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现在我想我们已经有了蓝本,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出国去考察学习什么经验,我们要做的是总结兴十四村这些年的发展和走过的心路历程,感受兴十四究竟是怎样从一个边陲小村变成经济和人文强村。因为相比较国外的成功经验,兴十四的发展经验和道路无疑更具有可借鉴性。

现在我一直在想,将中国目前的这些经济体逐个排开,假设放置到“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铁路线、不靠大中城市,又无矿产资源”的环境中,它们能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在是一个问题。对于黑龙江,兴十四村是宝贵的;对于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来说,兴十四村的意义更是巨大的。边陲贫瘠小村的成功比政策倾斜下的南海渔村的发迹实在更值得我们思考和尊敬。

参观兴十四村有感

参观兴十四村有感5月20日,在院党组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享誉盛名的甘南县兴十四村。兴十四村位于甘南县中部,松嫩平原西缘,是1956年接收安置山东移民建立起来的“移民新村”。这......

参观兴十四村体会

参观兴十四村心得体会八一学校刘艳晶八一中学全体党员于2013年9月14日参观了兴十四村,在展馆的参观让我感受颇深、颇多,兴十四村的发展历程历历在目,半个世纪的风雨经历、半个......

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

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2006年3月21日,地委组织部组织了百人考察团,到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进行学习考察,我们**乡一行6人参加了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学......

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

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赴甘南兴十四村考察报告***2006年3月21日,地委组织部组织了百人考察团,到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进行学习考察,我们**乡一行6人参加了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学......

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

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单位:***3月20至23日地委组织部、地区农委组织全区农村基层干部赴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学习考察,全区共有100余名基层干部参加。加区由副区长***......

《兴十四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兴十四村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兴十四村学习心得 兴十四村 兴十四村学习心得 兴十四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