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生命自觉,教师成长_怎样唤醒学生生命自觉
激发生命自觉,教师成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怎样唤醒学生生命自觉”。
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这样一个团队,她点燃教师智慧的光芒;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追求一辈子的成长;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驰骋于个性发展的生命课堂;有这样一所学校,她正成就这一个、一批、一群人的梦想。
教育是什么?德国教育专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换言之,教育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职业贯古今,串未来:师者,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者;师者,价值的弘扬与坚守者;师者,生命的激发与提升者。
基于这些理解,我们认为,一个学校的成败,关键看教师素质的高下;一所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当今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情怀、教育思想、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
那么,如何打造一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师队伍呢?我们的总体思路是——
关注生命个体的成长,发挥生命共同体的作用;
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一、思想引领,氛围营造,动因激发,让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
学校有一个开拓进取、高效务实的领导团队。他们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使命所在,任重道远。只为学生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丰富学校的内涵,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奋斗有目标,精神有家园
多年以来,学校坚持“人本”理念,不断发掘和积淀学校传统文化,形成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优秀的学校文化,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经过一〇一人的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执着求索,敢为人先,同侪共济,立德树人”的学校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学校秉承历史,从发展的现状和愿景出发,确立了“激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价值”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一个学生高品质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提炼出“爱、和、博、雅”的校训、“崇文尚德,格物致知”的校风、“学高、身正、敏行、兼爱”的教风、“好学、善思、博采、笃行”的学风,努力营造“自主、多元、开放”的教育文化氛围,追求高品质教育。这就为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寄托。
2、在“生命课堂”中,彰显生命的价值
为了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的学校办学理念,大连市一〇一中学围绕“生命”大做文章,积极探索追求“高品质课堂”之路。(1)“生命课堂”的内涵 “生命课堂”是人本思想在课堂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师生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和敬畏,是在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内,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规律,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激发每个生命个体成长的主动性自觉性,注重生命发展的全面性,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生命课堂”探索实践
①成立“生命课堂”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生命课堂”建设的领导和指导。②召开专题讲座、主题式研讨,加强对“生命课堂”基本内涵及要求的透彻理解。探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并推广使用。
③开展“生命课堂”典型引路活动。④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每学期围绕“生命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活动。教师在备课、观课、议课中不断加深对“生命课堂”的理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⑤开展“生命课堂”优秀课堂教学评选、展示活动,设立“教学改革创新奖”,表彰在“生命课堂”建设中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优秀教师及教研组、备课组。
⑥围绕“生命课堂”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每学期撰写一篇研究论文,学校要开展论文评选活动,举办研究成果发布会。
⑦每学期开展一次“生命课堂”论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案例来提高对生命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⑧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标和生命课堂理论测试。
⑨申报市级课题《构建以促进师生发展的生命课堂的行动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
⑩提炼“生命自觉”的课堂教学文化,以丰厚、灵动、和谐、创新为课堂文化的评价维度,形成生命课堂评价标准。
“生命课堂”的探索,极大的调动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潜力与活力,不但学生从中受益,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建立有效机制,营造氛围激励
学校把教师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常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2011年9月,学校成立了新一届教师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主抓此项工作。学校教师教育领导小组对教师教育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布局,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各阶段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工作评价细则及验收考核标准。学校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各项教师教育活动,为教师参与各项教育活动提供时间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保证。每个学期期末学校进行教师教育的工作总结,评选出先进集体和个人,并予以表彰。这有利的推动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由于领导特别重视,方法灵活多样,内容切合教师实际,教师逐渐把被动教育变为自主自觉的行为,成效斐然。
二、精心规划,合理安排,多措并举,为教师撑起一片翱翔的蓝天
学生的成长靠学校,学校的发展看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关键。为了促进教师教育工作,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和多项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教育工作,把教师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使教师在工作中得到提升,得到发展。
1、师德为先,建设具有高尚职业情怀的教师队伍
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传递价值,传播正能量的责任。教师的职业情怀可谓事关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衰,因此,学校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教育的首位。
强化师德文化建设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师德建设十项禁令》,以及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状》,举办以“师德建设”为主题的教师论坛,评选优秀德育导师,积极培育以“爱•和•博•雅”为核心的师德情怀。
学校将“生命自觉”作为师德考量的最高境界,学校跟每位教师签订规范从教行为公开承诺书,通过家长会和校园网,每位老师的承诺书都晒给家长,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月至少组织一到两次的校本培训,同时将培训作为给予老师的最大福利,每学期都安排百人次老师外出培训,培训经费在10万元左右。
校长每学期要为全体教师做两次师德建设报告或讲座,学校每学期要与教师签订师德责任状,每学期学校要为每位教师推荐一本有关师德方面的书籍,并引导教师写出心得体会,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论坛,召开一次师德研讨会,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师德交流会。由于学校重视师德建设,两年来,教师的职业情怀大幅提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已蔚然成风。
2、理念为重,建设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教师队伍 近两年,学校积极探索追求“高品质课堂”之路——2011年9月,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状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012年3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五有课堂”教学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012年9月,开展了课例创新研究、小课题研究和同课异构研究,目的是:把教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用科研来促教研,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打造高品质课堂。
2013年3月,在前面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开展了“生命课堂”教学研究,目的是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这一系列探索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探索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的过程,更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的过程。为了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学校每年投资几万元,为教师订阅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报刊杂志,供教师阅读。教师耳濡目染于其中,订阅教育刊物,从中汲取营养已经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校长经常向教师推荐书籍或文章并以此为契机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每周写出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发布在校园网上与全校教师分享读书的快乐、发展的滋味。学校每学期举办两次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教师读书大讲堂”活动。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教学的本质是用一个思想点燃另一个思想。只有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才有可能培育出一代有思想的学生。
3、专业为本,建设具有精湛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怎样才能让教师的一桶水成为源头活水,成为长流水,就需要活水常来。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主要采用了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方式。
我校采取五种机制,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
培养目标:培养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培养思路:加大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教师三支队伍的培养力度,压担子、搭平台、给机会,创新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我校教师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培养措施: ①学习机制
培训式学习-----请中央教科院驻区工作小组及教师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专家围绕高品质课堂建设对教师进行讲座培训;
解读式学习-----学校领导班子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分专题进行解读,如学校工作计划解读、学校办学理念解读、学校校训文化解读、生命课堂教学文化解读等,让学校文化深入人心。
阅读式学习-----在教师中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学校为教师购买一本教育专著,举办教师读书笔记展评、教师读书交流等活动;每周每名中层以上的干部要通过校园网向老师推荐好的文章、读书、教学心得等。
对话式学习------围绕“生命课堂”“责任教育”等学校特色活动定期进行沙龙、论坛等形式的交流、研讨。加强学科教研,有效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讨活动。
观摩式学习------开展校内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教研活动等观摩活动;邀请全国语文名师余映潮老师到我校做课并亲自指导青年教师上课;走出去,到各地名校学习观摩。
②反思机制
围绕课堂四问,在教师中倡导课堂反思文化:一问: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了吗?二问:我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目的了吗?三问:我的课堂状态以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为着力点了吗?四问:我的课堂文化以师生平等对话、情感共融为标准了吗?教师要撰写教学反思,期末评选“反思型”教师。③互助机制
成立全方位的“生命成长共同体”:校内初一初二年级组之间、备课组之间、班与班之间结成目标、口号一致的共同体,双方签订协议,明确互相的责任、权利,除了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捆绑式的评价外,双方还自主进行活动。如一年十班与二年十班共同体一起上反思课;一年九与二年九共同体在全校率先进行读书交流会,还有的共同体同上一节语文课等。校外,我们与开发区十一中也结成共同体,去年十一中初二年级所有学生在我校生活、学习整整一周,走进我们的课堂,生活在学生家里。两校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在上课、研讨中老师对生命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了将老师、学生、家长这三方共同体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我们在初
一、初二年级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每天两个班级,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听同一班级至少两位老师的课,跟校长进行座谈,每位家长都是我们生命课堂的监督员、评价者。
④研究机制
围绕生命课堂和责任教育,提出个人问题,问题课题化,申报并确定自己的小课题;结合市级立项课题《构建生命课堂,促进师生发展的行动研究》开展实践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破解个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的研究分为三种: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围绕生命课堂,提出个人问题,问题课题化,全体老师申报并确定自己的小课题。结合一节课提出解决设想,在上课中检验,课后围绕问题进行反思,再次改进。并在集体备课、各级展示课、公开课、学科总结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倡导备课组每位老师都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度的思考和研究,长期坚持,有利于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⑤评价机制
出台“生命自觉”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细则”,本着“保底不封顶”的原则,设“基础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觉;学期末开展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评选活动。
三、聚焦课堂,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场所,更是教师发展的地方。
1、小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研究分为三种: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围绕生命课堂,提出个人问题,问题课题化,全体老师申报并确定自己的小课题。结合一节课提出解决设想,在上课中检验,课后围绕问题进行反思,再次改进。并在集体备课、各级展示课、公开课、学科总结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倡导备课组每位老师都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度的思考和研究,长期坚持,有利于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2、集体备课研究,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及课堂的能力,我校特别重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有明确的目标定位:通过集备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什么(学什么);二是为什么教(为什么学);三是怎样教(怎样学)
集体备课有明确的流程:个人独备(每次集备之后都要将下次集备的任务布置给组内老师,集备前组内老师必须先做好个人独备才能保证集备的有效)-----集体研讨------修正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集体备课有具体的要求:即五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主要内容;统一作业
集体备课更有充实的内容: ①备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对本章节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抽象的课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检测、可达成的具体的教学目标。②备教材:主备人介绍本章节内容,提出自己对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设想,组内讨论后对教学重难点做出准确定位。
③备教法: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注重知识的呈现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生活中掌握知识。
④备问题: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牵动学生的思维,切忌问题的随意化。⑤备学生的“可能”:从学生角度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研讨找出解决的办法。⑥备课件:课件是为本节课任务的完成起辅助作用的,切不可喧宾夺主,老师成了“放映员”。
⑦备小结:每节课精当简洁的小结,可直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⑧备练习和作业。练几道题,分几个梯度,哪道题先练,针对性经强。作业不可一刀切。而且集备还有是否有实效的评价:①看主备人的备课是否充分;②看组内成员是否在集备前进行了个人的独备;③看集备的过程是否围绕上述八个方面开展;④看是否开展积极、有效的研讨交流,提出并解决有价值的问题;⑤看集备是否做到有计划性、是否有足够的提前量。
在这种紧张、有序、充实、实效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每位教师想不发展都很难。
3、开展生命课堂教学研究,加深教师对现代教学思想的理解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①教学示范引领:在区2013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年---高品质课堂研讨活动中,我校作为承办学校之一,向来自全区一百多名领导和同行现场展示了我们的生命课堂教学活动及数学组校本研修活动,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在区《高品质课堂教学丛书》编写中,我校语、数、英、物、化、生多个学科老师作为编委,多次向全区同学科领导和老师开放自己的课堂,参与丛书编写研讨,展示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关迎春老师执教的体现我校生命课堂教学理念的一节生物课在新区电视台《直播课堂》节目中,向全区直播,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②教育教学特色引领:在“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在德育上形成了“责任教育”的特色,现已申报大连市特色目录学校。同样,在教学上我们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特色,“生命课堂”引发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更主要的是教师在践行中自身得到了提升。我校的《构建师生发展的生命课堂的行动研究》课题已被确定为市级课题,我们将向课堂教学内涵发展上用力,构建我校生命自觉课堂教学文化。
③专业技能的引领: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在备课、备考等方面大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例如:备课上理科积极探索“导学案”备课模式,文科积极探索“备课记录表”,通过“核心问题”的确立,通过“问题解决”来完成“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在初三备考上,初三各组教师根据“考纲”“课标”“教材”“学情”制定周详的备考计划,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年备考期间,各组教师还分工协作,将大连市近三年中考试题的每个考点提取出来,不但是初三的备考更有针对性,而且在梳理的过程中,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专业水准更是大为提高。
这些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意义的认识,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走出去、请进来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让教师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扩大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智慧,学校在教师教育工作中采取了校内教育与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了教师发展的速度。几年来,我校先后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国家教科院李铁安博士、杜郎口中学特级教师、北京大学的专家以及市、区教研员等各级各类专家学者到校做课、作报告、举办讲座;还不惜财力派出教师到国内外各地考察学习、充电提升;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月至少组织一到两次的校本培训,同时将培训作为给予老师的最大福利,每学期都安排百人次老师外出培训,培训经费在10万元左右。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我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首先必须激发教师的生命自觉;要想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首先就要让教师体验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关注生命个体的成长,发挥生命共同体的作用;
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三年来,一〇一人与时俱进,守正出新,他们正用教师教育张开奋飞的翅膀,更用教师教育构筑教育的梦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也必将用教师教育写下不朽的篇章。
激发兴趣自觉作文——浅谈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山城中心小学所在校王瑞卿近年来,在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历经沧桑,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但同预期的目标和培养能说......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自觉意识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诸多因素,形成合力,才能有所成就。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自觉意识。老子说过:“自知者,明也。”是说大凡能够自我反省......
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摘要:追求高品质、专业化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专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生命的自觉意识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生命的自觉意识散文闲来没事,吃过早饭,想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看窗外天色阴郁,不一会儿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园子里去不了,就坐在台阶上,抱一本书,翻上几页,又看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