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阅读限时专练(一)_人物传记专练
传记阅读限时专练(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物传记专练”。
高三语文教学案(49)
编制:王晓燕
审核:张国红
2017-1-10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阅读限时专练
(一)班级 姓名 学号
(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高三语文教学案(49)
编制:王晓燕
审核:张国红
2017-1-10 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高三语文教学案(49)
编制:王晓燕
审核:张国红
2017-1-10 【微基础】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恨然吟式微。
【注】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5分)A.诗的第一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作为全诗总背景。B.第二句描绘穷巷牛羊暮归图,“穷巷”即“深巷”,“穷”字也透着宁静粗朴的况味。C.三、四句写人,野老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急切地喊着牧童的名字,以声衬寂。
D.五、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宁静里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E.这是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偶句押韵,所押的韵是“归、扉、稀、依、微”。15.请结合全诗赏析“即此羡闲逸,恨然吟式微”的精妙之处。(6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
②
①高三语文教学案(49)
编制:王晓燕
审核:张国红
2017-1-10(2)李白在《蜀道难》“,”这三句诗描写了剑阁之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达到10.1马赫的速度,从理论上可以确认中国已经研发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美俄两国都望其项背。....②有些人平时总是不声不响的,给人的感觉很木讷,认为他是一个内向的人,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③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④随着科技的发展,纸质书逐渐被人们淘汰。一本电子书或是手机在手,就可随时随地阅读,十分的方便。纸质书是否成为明日黄花? ....⑤一些古代文人,当理想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时,他们就会选择隐居,避开人群,开始在大自然中求田问舍,游山逛水,寻求心灵寄托。....⑥国际金价连续上涨,一些储户大量买进黄金,理财经理小李耐心细致、假以辞色地分析劝....阻,使储户停止不理智的做法,避免了损失。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雄安新区的建设将坚持围绕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从市民需要出发,建设—座疏密有度、绿色生态、现代宜居高水平的新家园。
B.最近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达3.52亿,这一数量还将以上千方的速度每年递增。
C.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1937”真正成为人类记忆一部分。
D.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陪你走了一段远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这点小事,何足挂齿。
B.经济管理系的王教授和我莅临贵公司,谈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见解,不当之处,诚请指正。C.我公司为表彰中国羽毛球队在世锦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现惠赠一批训练器材和生活用品。D.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他感动地说:“既然大家这么真诚,那我只有笑纳了。”
选择题专练(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毋(wú)宁 心弛(chí)神往B.呜咽(yān) 沤(ǒu)心沥血 C.狼藉(jí) 争妍(yán)斗艳 D.摩挲(suō) 谈笑风声(shēng)......
2016级宏志班地理限时练一、选择题(共90分,每小题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16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航天年。北京时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
专练8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选择题1.2014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勉励志愿者们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积极传播中华文......
二、文言文阅读(10分)州郡遇圣节锡宴,率命猥妓数十群舞于庭,作"天下太平"字,殊为不经。而唐《乐府杂录》云:"舞有字,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王建《宫词》云:"罗衫叶叶绣重重......
命题人:李 洁审题人:xxx试做人:xxx命题时间:2018.9.7编号:2018—2019yw011滑县六中2018级高一限时练 语文科限时练011【新授课】 (范围:必修一语文第13课《兰亭集序》)一、基础测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