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_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应重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应重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孙倚娜

在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琳琅满目的学习资料和五花八门的考试证书,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国民的整体英语能力究竟有了多少提高,却很值得商榷。现在的大学生中,能听懂英语学术报告者,几乎是凤毛麟角。这也就是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加强双语教学而高校难以推广的结症之一。

在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体制中存在一些严重损害着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现象。首先,强调英语口语教学,往往忽略了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他们频频组织各种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可大量的经费投入,特殊超常规的训练,诱导高校只是注意培养少数学生。其次,巨大的需求带来了巨额的商业利润,出版界对此作出了强烈的回应。有关英语口语方面的学习训练材料充斥书店,甚至是临近学校的街头巷尾的地摊。由于大多数是急功近利的产物,以致良莠难分,学生们最终失望地发现,其捧回的东西,往往在话题覆盖面、对话情景、语言层次、话语篇幅方面,难以助其达到在一定的场合用确切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的交流目的。再次,机械的以数量为主的评估体系,不但成了高校考察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尺度,也成了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包括口语水平的标准,因此,各类八股式的口语考试粉墨登场。由于缺少对口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测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系统研究,而以学生得到一个考试成绩为终极。当这些学生日后进入真正的国际交流场合,还是感到难以开口。

口语课程应该成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点课程加以建设,这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另一个关键所在。上海某著名大学2002年学生对口语课程的开课需求远远超过其开设课程的师资力量,供与需的比例是1∶

9.2。教师人数匮乏,也造成口语教学研究的薄弱,并导致了当今口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滞后于口语应用能力培养需求的局面。仅以2002年国内4个主要外语教学研究学术期刊为例,一年内刊登的有关大学英语学生口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论文仅为5篇。如果口语课程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系列的重要部分,可以预见,关于口语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将得到重视并蓬勃发展;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又必将提高口语应用人才的培养水平。同时,口语课程成为大学英语系列课程的组成部分,将有助于口语应用能力培养中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材的开发。外语教学界应该鼓励一批国内学者,甚至通过他们与英语国家的专家合作,在充分认识我们的培养目标、深入研究现有的各种口语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我国高校实情、遵循口语教学规律、具有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的口语课程教材,这类教材可以从两个不同系列进行开发:

1、口头交际能力教材系列,这个系列的教材在语境和话题上应该具有兼容性,在语言水平上具有多层次性,既有助于培养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适应口语能力培养的长期性,以便学生能够获得从一般会话、简单交流到进行复杂思想的交流和公开演讲的能力;

2、以各个专业为情景基础的口语教材,这些教材应该具有专业特殊性,甚至结合双语教学的展开,强调如适用于金融、贸易、传媒、信息等系统行业的口语交流内容,以便专业人才掌握展示才能等能力、培养其在本领域直接进行深入交流的能力。

(作者系苏州大学大学外语部主任)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摘要]:文章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口语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口语水平低下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只会一点点常用的交际用语,如简单的打招呼、问路、购物、自我介绍等,遇到复杂的情况,他们就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要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设计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的口语课教学。

一、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据笔者观察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缺乏挑战性。

原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1985)对大学英语教学听说的要求是:能够用所学的功能意念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能就教材内容进行回答。应该说,这个要求并不高,而现今颁布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则要比它高得多。试想一下,如果一位在中学里就能按所给的情景对话,并达到有条理地叙述主题,意思连贯,表达清楚的学生,进大学后反而去操练简单的日常会话,并对教材进行回答,那么学生还会有多少积极性?

2、评估标准的单一性。

至今,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评估标准就是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各教育行政机构对院校的评价也是以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为主要标准,以此作为衡量该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尺之一。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始终未能跳出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层面。而在国家已进入WTO的今天,这种教学模式已落后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标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说的能力是他们在涉外企业求职时首先亮相的技能,说得好就可能意味着求职的成功。

3、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短视性。

在笔者进行的口语能力的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校学生对英语科设定的学习目标就是苦读几年,拿到四,六级证书,为进入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应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学习者个体长远发展来看,却是缺乏生命力的。

4、学习者认知特征的多元性。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开口说英语,这有其内在的原因:

1)心理/情感因素。由于学习风格的不同,每个学习者个体认知的表现方式就不同:视觉型的学生喜欢通过观看的渠道来感知学习内容,但对口头解说等没有视象辅助的学习内容则难于理解;听觉型的学生喜欢通过谈话交流、课堂表演、听唱歌曲、磁带来学习英语;而动觉型的学生则喜欢通过读和写、动手操作学习,尤其喜欢表演动作,爱打手势,表情丰富等。但是很多学习者并不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而盲目地运用别人认为正确的学习策略,无法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故而学习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特质,用一个模式和一种要求来教学,那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2)学习者原有语言能力的脆弱性。学习者个体进入高职院校前的语言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期望会直接影响他们入大学后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英语语言综合素质不高,口语表达能力更弱的状况。比如,中学英语的大班化教学使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严重受到限制,学生长期以来很少感受英语学习成功的喜悦等。而这种现状在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时直接表现为学生底气不足、不敢开口,间接表现为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期望值不高。故而导致学习者个体的学习动机低下,学习态度被动,课堂参与度不高,遇到困难迂回绕道,学习持久性难以保持等种种现象。

3)传统学习文化的影响。学生不愿说英语,口语能力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学习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遵循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听录音磁带,课后做书面练习的途径来进行。他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与同伴和老师对话、交流以获得口头交际的能力。他们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在先前的学习经历中形成的,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英语就是这样学的。

5、教材相关性差。

据笔者所知,就高职院校而言,全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英语口语教材,使用的都是普通院校的教材。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与高职学生的需要相关性不大,与他们的实际程度也相去甚远。俄国语言学家Volgo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PD)认为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的确定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要让学生有“跳一跳能摘下桃子来”的感觉。如果要求太高,学生成功无望,何来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Krashen(1982)也在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i+1”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他认为人是通过理解比现有语言水平略高的语言输入,再通过不断积累而逐渐习得语言能力的(转引自范谊,1998)。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为i,下一个阶梯需要掌握的知识为1,这个“ⅰ+1”的学习过程必须充分而恰当,这是一个由低级往高级阶段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如果这个循环过程中的某个链接和台阶跨度太大,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挫败感。

二、高职院校口语教学的策略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英语口语的现状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以期保证口语课教学的效益和效果:

首先,教师应尊重学习主体的需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结合点。产生外语学习动机的个人需要可以分为四种: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工作需要和教育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外语获得文凭,获得好的工作,或者获得某种职位的提升。这是一种典型的工具型动机,比较急功近利。一旦这种需要能够通过其他途径满足,那么学习外语的意愿就会明显下降。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将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并不断帮助学生提升需要的层次。让学生“风物长宜放眼量”,充分认识外语口语交际能力在当今世界不仅是谋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和终生发展的需要。

其次,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去弥补教材的缺陷。

口语课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材内容,学生的水平只会停留在交际能力所

涵盖的前二个层面上:1)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2)口语表达的基本规则。课堂互动缺乏挑战性、模糊性,缺少信息差,缺少意义协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就会丧失已经建立起来的学习动机。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将课本作为蓝本,教师需选择与教材主题相关的补充材料,并加以整合和发展。这些材料必须具备下面的几个特点:1)相关性和趣味性。2)实用性和真实性。3)适切性和可理解性。

4)挑战性。即材料中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样,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是生活化的,真实的,容易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持续的学习兴趣。

再次,有效的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保持口语课课堂交互活动的生命力(Claroom dynamics)。 高职院校的口语课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的交互活动始终处在一种“动态”、“积极”、“参与”、“合作”、和“成功”的状态。

1)建构支持性的环境。通常,中国学生害怕在同伴面前出丑,因为中国文化中,“群体概念是很强的,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或受到冷落,会产生从众行为”。大多数学生在发言前,总爱张望同伴的反应,不愿意做出头鸟,害怕成为同伴攻击的目标,担心在同伴的面前失去“面子”。这种意识,影响了他们想发言的欲望。

笔者以为创设并形成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是教师首选的教学策略。在这个环境中,学习伙伴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有安全感,不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而感到不适应或者有压力,从而有勇气面对学习的挑战,不怕犯错,敢于开口。教师要容错,反馈多从积极,鼓励的层面上进行,应多给学生支持、加油并喝彩。

2)兴趣教学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语课教学设计的起点应建立在是否有趣味性和可参与性。教师不仅需熟悉教学内容,更要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所在,应知道学生中的流行活动和各种时尚,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尽量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并具有一定创新和挑战的语言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况。

3)开放式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口语课教学中,怎样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有效地开展口头交际训练呢?笔者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如:brainstorm, role play, debate, project presentation, speech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有效地推动了课堂交互活动,使之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生命力,还使大学的口语课教学真正脱离了低层面的语言训练,使之朝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向发展。

4)任务型活动策略。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是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展至极点时,习得也达到了最佳状态。

其实,口语课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设计和调控。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模式强调从做中学,每项任务的提出是从真实生活实际出发的,这有利于学生建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者尝试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入口语教学中,以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常常以主题为核心,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口语任务。这些任务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前后相连,由基本的课本任务(enabling task)到拓展性任务(activation task),由教学任务(pedagogical task)到真实情景中的实际演练任务(performing task),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逐步帮助学生达到交际能力的后两个层面: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和应对不同的言语行为;学生懂得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下采用得体的言语行为(Richards, Platt and Weber, 1985,转引自Nunan, 1999)。高职院校的口语课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但只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善用教学策略,这种局面是可以改善的。

参考文献:

[1]Bailey KM.Competitivene and anxiety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Seliger and Long.Claroom oriented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wley, MA: Newbury House.1983. [2]Brown H D.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87.

[3]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 OUP.1983.

[4]陶友兰.试论通过角色扮演训练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口语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2001,(2). [5]鄢小凤.论影响交际教学法推行的文化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J],2000,(1).

[6]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J],1999,(2).

[7]范谊,芮渝萍.面向21世纪外语教学论——进路和出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

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江油中学党娅娟高考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调整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

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氏长庆集》)朱熹认为:“凡读书不可牵强暗记,只......

阅读教学应重视

阅读教学中“读”的魅力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视学生自己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品味文章。因此,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的......

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反思_2

语文教学应重视教学反思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教学反思的......

《应重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应重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大学 英语口语 重视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大学 英语口语 重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