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王延荣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创业文化倡建企业家精神,鼓励承担风险,容忍失败,鼓励人才流动和自主创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反映了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影响创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培育创业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主体词:创业创业文化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示码:A

一、引言:创业文化的兴起

创业文化是随着创业的兴起与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文化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及其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30年的时间里,创业者和创新者们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它比其他任何一种推动力量更能决定世界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并将继续给人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现在,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最具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支持和研究创业。

不少人认为,拥有优秀的创业者、创业项目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就能创业成功。但是,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创业之所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形成热潮,除了他们具有比较充裕的资金、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人员素质等原因之外,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对推进创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众所周知,硅谷是新创企业成长的摇篮,著名学者钱颖一认为,硅谷的成功归根到底是由于所谓的硅谷文化,而硅谷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创业文化。所以,也可以说,是创业文化造就了硅谷以及硅谷中高技术企业的成功。如果认为资本与技术一旦结合就可以成功地推进创业纯粹是一种梦想。笔者认为,创业资本和高新技术诚然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我们万万不能忽视更为关键的要素------创业文化。

如今,创业文化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他的研究也逐步兴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构建和培育创业文化,启发创业精神,塑造创业品格,建立创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是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创业文化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这已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并且将逐步为管理学者和业界人士所认识。作为在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业文化,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思考和分析创业这个经济现象,是创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它给创业和创业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创业文化关注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将管理的焦点由创业的技术、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集中到文化对管理效果的作用上。所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代表了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当前,人们价值观念和心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 注:本文为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02BKS020。

种与之相适应的创业文化。当今时代是以人的智力和创造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的,社会形态正从权利社会向知识社会、从等级社会向网络社会过渡,人们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追求个人的自尊和价值。谁升起谁就是太阳,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价值标准和精神取向。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的经历激励着志在创业的人们,蒙动的创业欲望使他们不甘寂寞,进行着各种创业尝试。因此,社会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创业的天空,使他们施展才华,将创造力和技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文化竞争是未来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要想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营造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传统经济时代,企业一般依靠自身的资源来建立优势,靠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创造企业的效益。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形势,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首要条件是文化的创新和观念的创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管理关键在于文化,而举世闻名的硅谷的成功也根源于其特有的文化。安纳利·萨克森宁在其著作《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中分析指出,从地理位置上硅谷不如128公路地区,从人才上,硅谷也未必占有大的优势,但它却从小到大,成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其所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远比技术、资本和人才重要。所以,文化竞争是未来竞争的重要手段,谁拥有了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而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要依赖于其特有文化优势,也就是根植社会文化土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三)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样需要营造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创新能力较低、企业家短缺、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不高以及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未能培育起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创建一个鼓励创新和创业、容忍失败、勇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机制。

三、影响创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分析

创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都受到一定时代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民族传统、文化风尚的制约,同时也受人们特别是创业者的文化素质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积极的、正向的,也有消极的、反向的。

(一)市场经济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竞争观念、时机观念、创新观念、质量观念、雇佣观念、法制观念、资本观念和风险意识等已经为人们逐步接受,这是创业文化培育的重要基础。但是与市场竞争相伴的一些现象,如拜金主义、不正当竞争等,对创业文化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二)创业以及新创企业的兴起。传统的观念或经济学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大企业创造了整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产品和服务,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社会福利的主要来源。但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新创企业和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提供了大部分的就业机会。以美国为例,1980年以来,小企业和创业者每年创造了70%以上的新就业机会和70%以上的新产品和服务。同时,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提高人均产出与人均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创业还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形成,让更多的人来参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增多以及创业对就业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将会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创业的关注,是推动创业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世界各国创业文化。20世纪80年代,创业首先在欧美等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民众的推崇。创业文化虽然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同,不同国家的创业文化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意识形态,也必然有其共同性的一面。积极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创业文化中的优秀和合理的成分,使我国的创业文化突破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局限,应当而且必然成为我国创业文化构建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鼓励承担风险,容忍失败,鼓励人才流动等。这些内容我们都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但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造。

(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儒学、佛学、道学和诸子百家以及近代的外来思潮,形成了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都会对我国的创业文化产生影响。许多优秀的成分,如积极关心、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入世思想,讲求仁、义、理、智、信的道德观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全局意识,和为贵的团结精神等,都可成为我国创业文化可以汲取的源泉,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创业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

(五)我国的创业文化传统。近代中国形成了以自强、自立、爱国为价值去向的民族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了以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价值取向的创业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倡导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今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64字创业方针。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的重要理论和思想来源。

(六)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传统的计划经济在我国运行了几十年,经济体制、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等许多方面都打下了极深的烙印,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这些思想对我国的创业文化也会产生难以克服的影响。

四、中国特色创业文化基本结构及内容

创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既不同于创新文化,也不同于企业文化。但一些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适用于创业文化。

(一)创业文化的基本结构

创业文化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

1、创业文化的物质层,即创业物质文化。这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表层的创业文化,是由政府或有关组织为鼓励和推进创业而建立的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有形的器物文化。比如,美国的硅谷,我国政府建立的53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些重点大学为大学生设立的创业园区、各级地方政府为吸引留学人员设立的归国人员创业园区、各地成立的创业中心等。

2、创业文化的行为层,即创业行为文化。如果说,物质文化是创业文化的最外层,行为文化可以称为幔层或浅层的创业文化,是为推动创业而开展创业宣传、创业教育活动以及创业行为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的动态体现。

3、创业文化的制度层,也即创业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创业机制、创业组织和创业管理制度三个主要方面。创业机制是指为推进创业而建立的机构、系统和制度以及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创业驱动机制、创业决策机制、创业管理机制和创业者收获机制。创业组织是创业文化的主要载体,包括创业管理机构、新创企业以及虚拟创业企业等。创业管理制度是为规范创业行为而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等,如国家创新、创业的管理制度,与创业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健全的证券管理制度等。

4、创业文化的精神层,即创业精神文化。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创业文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创业精神文化是指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价值观念,包括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创业精神反映了创业者应具备的一种内心态度、意志状态和思想境界,构成了创业文化的基石。

创业哲学反映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创业价值观是指创业者追求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二)中国特色创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确立创业文化基本内容,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应该根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需求,通过与国外创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创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断交流、吸收和融合,在借鉴中发展,在碰撞中整合,形成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创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作为创业文化的内涵,表现为对创业者的重视,尊重创业者的个性,尊重创业者的个人选择,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注意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在情感、行为、人生理想和生活价值上的个性培养,充分体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需求的统一,为创业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同时,创业虽然包含着个人奋斗的成分,但创业的成功又决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一个新创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创业团队来共同努力。创业团队并不一定是某种固定的组织结构,与非正式群体也不完全相同,代表了一种人才聚集、共生与发挥作用的方式。通过大力培植和强化创业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念,造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创业团队成为一个精诚合作、亲密无间的群体。

2、倡导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即企业家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素质和品格,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是当代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是中国最严重最突出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最难克服的一种对经济发展造成障碍的瓶颈因素。它表现为热情、坚韧、将工作视为乐趣的工作态度,永不枯竭的旺盛的与市场对手不懈斗争的欲望,对利润的永不疲倦的渴望与追逐,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拥有个人权威,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甘冒风险,甚至还包括一整套与市场经济原则相匹配的伦理道德体系等。

3、容错机制。为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应该营造一个敢于冒险、理解冒险、支持冒险、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当创业者不顾一切进行创业时,他需要支持和理解。在宽容进取的文化氛围里,人们容忍失败,欣赏一往无前的精神,但不原谅沮丧、唾弃偶遇失利就偃旗息鼓的懦夫。因为他们相信今天的失败有可能是明天更大成功的起点。现在,已有不少新创企业鼓励员工在创新中犯错误,有一家软件公司甚至规定员工每天至少要犯10个错误。如果你每天没有犯下这么多的错误,说明你工作还不够努力。这样,人们能容忍和原谅别人的错误,只要他曾经奋斗过,而且现在还在奋斗。所以只要有信心和勇气,不想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谁都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即使失败了,自己也可以从挫折中接受教训,也能从失败中爬起来。

4、鼓励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由人才密集性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缺少新的激励,决策迟缓,效能降低,组织渐趋老化,此时人才就要流动。因此,人才流动是必然的,人才稳定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人才流动可以使大公司衍生出许多小公司,实际上起到了技术种子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加速了知识和技术传播速度,并且小公司为大公司提供配套服务,进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创业文化的氛围里,人们将忠诚的内涵扩大了,把原来对企业的忠诚变成对产业的忠诚。有人估计硅谷每年调换工作的人数占雇员总数的50%,在科技人员和经理阶层中,流动比例大约在30%左右。人才流动应该成为一个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观念,工作的高流动率甚至应该受到公司的鼓励。

5、竞争合作。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员工之间展开竞争,发挥企业和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使企业的成长与员工创造力同步成长。企业之间和员工之间乐于合作,不是把竞争对手视为敌人,而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合作伙伴。所以当一个企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可以向竞争对手求助,而竞争对手也非常乐于提供帮助,因为它们知道自己遇到问题时也会

得到对方的帮助。

6、开放式的生产结构。开放式的生产结构可以为新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新创企业应当借助于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和开放性的生产结构将自己企业生产经营的特色充分表现出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富于个性的形象。

四、培育中国特色创业文化途径和方法

前已述及,创业文化不可能简单复制,因为各国创业文化是与其所特有的制度,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特色结合在一起的。比如,硅谷文化模式常常被视为创业文化的典范,学习效仿者颇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的高新区获得硅谷同样的成功。因此,创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创业文化与建立创业机制相结合。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具体情况,通过有步骤地引进国外一些成功的做法,边运用,边改进,边创造,逐步建立一个既有强大的动力、又有很强平衡约束力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创业机制。建立包括鼓励和保护创新思想、财税上对创新和创业的扶持、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在内的创业驱动机制,建立包括创业项目筛选、评价和决策在内的创业决策机制,建立包括创业评价办法、多重激励措施、既有动力又有约束力的创业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包括多种创业者收获企业创造的价值途径的创业者收获机制。建立创业机制会极大地促进创业文化的形成。

(二)培育创业文化与培养大批优秀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相结合。创业者和企业家是推动自主创业和虚拟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是创业活动的核心,在创业文化培育中起着示范、引导、凝聚和传播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此,应该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优良的思想、文化、技术和管理素质,具有冒险精神、开拓创新意识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队伍,才能加快创业文化生成、发育升华和丰富的进程,才能使形成的创业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和辐射作用,进而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对整个社会产生良性影响。

(三)培育创业文化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相结合。创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形成有赖于人们的广泛认同,有赖于人们的努力践行。因此,应该努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逐步发挥人们在创业文化培育中主体作用。特别是,创业者需要较高的认知特征、心理素质,如成功的信念、坚韧的毅力、积极的竞争精神、周密的工作作风、强烈的危机意识、优良的心理品质、广博的知识素养、健康的体魄以及旺盛的精力等。这些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创业者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磨练逐步提高的。

(四)培育创业文化与能力建设相结合。创业需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创业能力结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个体的创业能力和群体的创业能力。个体的创业能力主要取决于创业者的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理性认识能力以及综合感知能力等。决定群体创业能力优劣的,除了创业团队的个体创业能力外,还取决于创业团队的人员数目、各专业人才群体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提高创业能力、优化创业能力结构,对于推进创业和创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培育创业文化与创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培育创业文化,应积极创办创业园区,使其成为创新者和创业者的乐园。尽管我国的不少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创业园区,也有一些专为在校学生设立了创业园区,其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等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整体创新、创业能力较低,研究与开发经费不足,分布不合理,企业创新人才和企业家短缺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缺乏活力等。国家应该为创业园区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创业园区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蒂蒙斯.创业者[M].华夏出版社,2002.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1.3、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和竞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4、魏杰.中国企业二次创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5、盖文启等.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1999(12).6、包玉泽.从硅谷到光谷之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0(10).7、张学忠等.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培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8、迈克尔·茨威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M].华夏出版社,2002.9、雷德森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探索[M].人民出版社,1995.10、G.Tomas & M.Hult.Cultural Competitivene in Global Sourcing[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2(31).11、George G.daly.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 Culture in Japan and the U.S[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1998(10).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ng Yanro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08)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s 5 parts: entrepreneurship, auming risk, tolerating failure, encouraging person flowing, and taking initiative entrepreneurship.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important directionof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knowledge economy.This paper raisesthe methods andways of constructing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itaffect factors.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culture;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简介

王延荣(1964—),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20号

邮政编码:450008

电话:(0371)5790223(O)(0371)5727130(H)

传真:(0371)579022390(兼)

E-mail:wyr@ncwu.edu.cn,

中国特色文化之英语翻译

1.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2.刺绣:embroidery 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剪纸:Paper Cutting 6.书法:Calligraphy 7.对联:(Spring Festival)......

Luidpm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十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思考题一 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B)A 社会主义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马克思主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D )A......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监督学科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监督学科董瑛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8日 06 版)面对“腐败问题越演越烈”的严峻形势,如何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指导反腐倡廉实践、阐释反腐倡廉......

构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构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