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_如何让学生学好科学课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让学生学好科学课”。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蜗牛的运动》教学片断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1、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程。我将课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去观察探究蜗牛的运动,并将探究过程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能力、获取知识。
3、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开掘,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进行学习,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开放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目标定位:
1、让学生经历动态观察蜗牛的运动及爬行的痕迹。
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进行科学的描述。
3、通过对蜗牛赛跑的观察游戏,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4、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教学重点:
对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学难点:
蜗牛比赛的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教学准备:蜗牛、放大镜、玻璃片、昆虫观察盒、麻线、白线、黑线、树枝、记录纸、直尺、同心圆的透明胶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1、每个小组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上。
2、在家观察蜗牛是否有疑问请提出来。
3、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4、听了这道歌,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生:蜗牛真有趣,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生:蜗牛爬得真慢等。
师:适机板书“爬”,说明爬是蜗牛运动的一种方式。
(本环节通过提问,允许学生对问题自主进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关于蜗牛的爬,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兴奋,纷纷举手发言。)生:
1、用什么爬?
2、怎么爬? „„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学生都高举手中的放大镜。生:(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师:(竖起大拇指。)要观察蜗牛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将蜗牛放在什么物体上? 生:透明胶片上。
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并做好记录。
(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生:蜗牛是用它的身体在爬的。生: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
师:(小结)蜗牛没有像人、兔、蚊子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种特殊的脚叫腹足。
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即是怎样爬的)?(小组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生:通过透明胶片可以看到蜗牛腹足的波浪状的运动。师:哪位同学用动作能模仿蜗牛是怎么爬的?
(学生跃跃欲试。)生:
1、仲琛同学模仿得像狗走路,大家笑了。
2、鹏程同学不管作多大的努力,还是失败。
师:人的腹部是无法做波浪伸缩动作的,所以大家都失败了。
在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1、发现蜗牛留下了东西,这是什么东西?生:
2、把蜗牛爬过的路画下来。
生:
3、这些东西是粘液。是蜗牛爬过后留下的痕迹。师:请猜一猜。蜗牛分泌粘液对它的爬行有什么用? 生:
1、也许用来使爬行的路变得滑一些。(润滑作用)
2、可以把身体粘住不往下掉吧?(保护作用)师: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
(小组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生:能。
师: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
生:树叶、毛线、玻璃片、桌上、明胶片上„„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 生:
1、用腹部紧紧抱住毛线爬行。生:
2、用腹部紧贴玻璃片爬行。生:
3、用腹部紧贴着树枝爬行。„„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动态、细节和痕迹的过程,有所发现,认真地思考、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学会合理和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个人风采。而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敢猜、敢说,能猜、能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深入探究(蜗牛赛跑)蜗牛爬得慢,但都用自己的速度爬,于是可以让蜗牛的爬行进行比赛。师:怎样给蜗牛设计跑道,使他们进行公平的比赛?
(课堂气氛激烈)生:
1、在两根铅笔上爬。生:
2、在两根尺子上爬。生:
3、在毛线上爬。
生:
4、用毛线来测量粘液痕迹来比出胜负。生:
5、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比赛。生:
6、用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
„„
师:蜗牛能朝一个方向爬行吗?
生:
1、用食物去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生:
2、用小木棒去碰它的触角。
„„
师:谁能让蜗牛进行一次公平合理的比赛呢?
生:按书上的,把蜗牛放在同心圆的透明胶片上。看哪一只最先爬出最外面的圆。
师:比赛好的蜗牛也累了,放到盒子里让它休息。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学生的兴趣很浓。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都来展示自己,那这将是一个星光灿烂的舞台。同时培养他们从小关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操。)
四、课外探究
师: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
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比如:蜗牛有多大的力气? „„
(本环节通过课堂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识,这样的结尾,不但使学生乐于探索为什么或怎样做,而且更乐于将探索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这也是动物单元教学指向的十分重要的目标,让学生模仿像观察蜗牛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蜗牛的运动
爬
反思评价:
三年级的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识,它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活动。所以说,我们的科学教学也是一次次活动。并从“活动”着手去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纲要》指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低效的!”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蜗牛的仔细观察,提出“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使他们的探究兴趣达到了高潮。这种导入,可以让学生产生一个念头:我能行,我能解决科学问题!
通过提出“用什么爬?”“怎么爬?”等问题,让学生“亲历”了一次次活动,想到了研究蜗牛爬行速度,然后想到进行蜗牛比赛这个活动。与此同时,也使他们对蜗牛的运动、爬行认识都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活动不仅带给他们探究的欲望,也使他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有价值,并且意义深远的。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知识的终结。应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所以这时我就提出“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还能搞些什么活动?”等等拓展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他们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达成了科学的教学宗旨。
另外,本课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体会到有顺序的动态观察,细节 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本文荣获瑞安市2004年度案例评比三等奖)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学会探究陈巧英(奉化中学 浙江宁波 315500)本次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改变传统课程教学偏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策略探究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卢国浩邮编:225001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很多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知道如何交流,或在交流中掌握不住重点,在交......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本次集体备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何上好《数据的分段和整理》以及《条形统计图》这两课,我认识到教师首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1 注重实验教学,使之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