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_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
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
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
詹彬菡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本072班 学号0701024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极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本文试从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态度的角度来阐述网络语言现象。
关键词:网络语言 特征 问题
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即网民这一特定社团的社会方言,是受网络与网民影响的一种语言变异。①
(一)词汇特征
创新性
网民年轻化、知识化的文化特征使得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他们勇于创新,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也更具有个性和反叛精神,这些文化心理决定了网民们在他们特有的交流空间中对交流语言的创新,网民们用自己的“新语言”显示着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网络语言的创新性。
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含金量 “青蛙”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则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据说此词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写作“大虾”,后一种写法很能表现弓背于电脑前的网络高手的形象。“菜鸟”是电脑水平比较差的人。“竹本一郎”用来称愚笨者,“竹本”是“猪一样笨”的意思。“斑竹”是网上聊天,讨论中负责专题版面维护的人,“版主”的谐音。虽然“斑竹”、“版主”字面意义毫无联系,但写成“斑竹”却使平实而缺乏生气的“版主”平添了一种朦胧的浪漫意境。
可爱性
可以说,网络语言的可爱性与它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关系。这里把它单独列出来是因为网络语言的可爱性是它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一大原因。网络常为有闲、有情人士所光顾,是松弛紧张神经、轻松打发时光的好“场所”,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俏皮可爱的特点。再比如说,称自己为偶,音同粤语的发音;夸别人可爱不叫可爱,叫“可耐”。
网络语言的可爱性还体现在它的符号化上,它构成了网络上一片特殊的风景。如表示“高兴,笑脸,开开玩笑”的用“:)” 或者“:〉”;如果是戴着眼睛的笑,用“B-)”,舔舌头的笑“:-9”,头晕目眩“%—”,犹豫不决“:-”,说错了,应该闭嘴是“:-#”,等等。
这些词汇看上去都带着年轻的气息,所有这些都让枯燥的计算机生动起来,成为生活情感的一方乐土,让人流连忘返。
简约性
简约性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网络语言通过进入网络的计算机屏幕与键盘得以实现,这就决定了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不如一般的语言,因为打字没有说话快。②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在最短的时间传递出最大的信息量,网络语言简约的特征非常明显。1.数字谐音。
520表示“我爱你”,用59430表示“我就是想你”,345是“相思苦”,9494就是“就是就是”5366是“我想聊聊”,657是“对不起”,078是“你去吧”,3166是“再见”(撒扬娜拉,再见的日本语)。
2.词语缩写。
英语单词的缩略。BTW=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IMO=In my option(照我的意见),JAM=Just a moment(等一会儿),GF=girl friend,BF=boy friend,等等。
看看下面这些缩写,你都知道它的意思吗?LP,LG,JJ,GG,DD,MM。其实分别是老婆,老公,姐姐,哥哥,弟弟,妹妹的意思。这一类都是汉语拼音的简缩。
还有一类就比较有意思了。如U(=you)是“你”,Ur(=your)是“好”,CU(=see you)是“再见”,IC(=Isee)是“我明白”,18ly(=lately)是“最近”等等。
3.直接缩略。如问“你在哪儿?”,通常直接用简单的一个“哪”字。MF即问你是男还是女。
(二)存在的问题
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它的特征一样十分明显。由于网络语言没有一定的规范,加之很多网民喜欢运用属于自己的“网络语言”,所以不要希望用清晰、完整、确凿的语言来解释网络语言。站在规范现代汉语的角度上看网络语言,它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存在一定的语法问题。
1.语序的变异。很多句型由于受英语语序的影响,在网络语言里盛行倒装句。比较经典的如“郁闷呀我现在”,“什么呀你”,“我都急哭了快”。有的倒装甚至还形成了固定的句式,如:“……先”,“你走先”,“……都”,“难过死了都”。
2.词性的变异。如“他很阳光”,“你这个人反映很慢,你要耐心我了”等等。
名词作动词。例如“别忘了伊妹儿我!”汉语名词不直接充当谓语,更不能带宾语。例句中的“伊妹儿”是E-mail的音译,即“电子邮件”,是名词,在此处却作了动词,而且带上了宾语“我”。
形容词用作动词。如“别黑我”等等。名词作形容词。如“他很阳光”,“阳光”是名词,在这里作形容词,修饰“他”。这种用法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这样使用。
3.中英文混杂使用。“开心ing”,“一切OK啦”等等。
4.歪用词义。在网上,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是他的偶像,千万别得意的太早,这可能是
一个陷阱。在他们眼中,“偶像”是“呕吐的对象”的意思。类似这样的,“旧瓶装新酒”,以求达到标新立异之效,往往带有挖苦、讥讽的意味。如“贤惠”(闲适得什么都不会),“不错”(长成这样子的确不是你的错),“可爱”(可怜没人爱),“天才”(天生的蠢才),“神童”(神经质儿童)等。这种“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很容易造成词义的混乱。
5.语言幼稚化。很多网民喜欢模仿小孩子的语言,奶声奶气的,爱用叠音,故作天真。比如把“好东西”说成“好东东”,“漂亮”说成“漂漂”,“一般”说成“一般般”,“试一下”说成“试一下下”,“小猪”则变成了“小猪猪”。
(三)我的态度
不可否认,网络语言已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必担心网络语言会使我们规范的汉语言遭受致命的打击,因为我相信我们的语言有它自己吐故纳新的能力。汲取网络语言中优秀的部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抱有宽容的态度,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予以适当的引导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最终促使其健康正确地发展。
注释:
①《略论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及趋向》,星座网 ②《网络语言特点探微》,《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参考文献:
[1]张冬烁,《网络语言——21世纪重建“巴比塔”的工具》,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年12月 [2]邹小阳,《网络语言变异的语法现象及原因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 07期 [3]于根元主编,《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4]刘海燕,《网络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5]张震,《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6]廖小鸿,杨宁主编,《网上语言表达》,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7]戚晓杰,《网络语言特点探微》,《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8]詹勇,《网络语言刍议》
[9] 胡吉成,《当前网络问题探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10]中国语文网、新浪网、人民网、星座网、中国知网等网站资料
浅谈网络语言现象——“火星文”英语(国际金融)072 卢进驹 20070300137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交流的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人们交流使用的语言、文字也在发生改变,逐渐演变......
网络语言之我见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
网络语言之我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上升,人们受教育程度也逐渐提高,网民的年龄层也是青少年、青年为主,整个互联网显示出前......
“西工大现象”之我见“西岳轩昂,北斗辉煌;镂木铄金,飞天巡洋。”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季,西工大嘹亮的校歌在急躁而不失凉意的微风中飞扬,如海水拍打海岸般一下下充斥着我们的耳膜......
网络与电子商务法之我见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子商务的科学发展,引导和规范电子商务活动,防范和减少交易风险,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如果不及时出台《电子商务法》,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