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_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主讲人:张丽丽
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究式阅读研究发现,学生不仅获得了所学知识,同时还掌握了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培养问题意识
探究式阅读主要是让学生全体参与进来,充分发现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问题是产生探究性阅读学习的根本原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感知文本的过程,要有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当问题成为学生的思维时,在学生心里就造成了一种悬而未解,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的求知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完全“背”课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框子中走,将学生套牢,只能按固定的格式走。探究式阅读是教师有“备”而来,师生互问,生生之间互相有问有答互动生成,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动态。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无法完成教学。
实践证明,问题意识强的班级,学生就爱提出问题,善于分析、发现问题,口才好,感情丰富,解读力强,课堂生动活泼,个性得充分发展。
问题意识的培养,从以下几点作工作。
1、以培养学生创新精讲实践能力。
就是教师走到学生之中,师生融为一体,让学生敢问,在问题初期,可能会出现问的不到位、或不深,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问——“敢问”。
2、质疑问难,增强探究意识。探究意识来自于质疑,善于发现问
题,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好求谋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抓住人们大笑追问:“人们为什么笑?”“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碰扁的吗?”在学生探讨不出结果时,及时给学生介绍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再讨论,学生明白,原来四周黑洞洞是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学生完全理解后,继续追问:“通过谈碰壁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进一步使学生了解鲁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把学生变成要问。提示学生,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问问题,把问问题变成一种动力,形成——“要问”。
4、注重个性差异
让学生——“多问” 让学生会发现、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那么在课堂上会很踊跃的发问,但是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一些词语不懂上,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根本就发现不出问题,在《捞铁牛》一课,甚至有学生提出了铁牛是死是活的问题。这样,问来问去,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我们才来解决这些问题。(1)通过课文标题发现问题,《全神贯注》一文,写谁全神贯注?从哪几方面知道罗丹全神贯注?(2)根据文章前面要求预习的内容发现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面都有预习内容,往往揭示出了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
5、多层次
让学生不但要自己问,还要想到别人要怎么问,让学生——“备问”
6、习惯
让学生对提问的问题有一个整体了解,提高问题的质量,养成习惯,形成——“乐问”
二、培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如果没兴趣,就没有动机,也就没有好的效果,应该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这也是每位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策略。怎么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求知欲
在特定的环境下,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只要不限制他们就积极问。
2、成就欲
他们希望有真实的探究过程,只要问题是自己发现的材料是自己找到的,观点是自己得出来的,就有一种成就感。
3、表现欲
他们爱把自己的发现、见解等探究过程说给别人听,有了不同意见,喜欢辩论。
4满足欲
当他们学习行为受到鼓励,提出的问题得到积极的反馈,发言受到大家的关注,自己的见解得到认可,失误得以谅解,疑难得以指点,他们会有特殊的满足感,会使他们产生自信心,跃跃欲试。
实践告诉我,学生的要求,就是我们探究的目的,要想达到探究的目的,还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的问题环境,真实的探究过程,自由的展示机会,正确的评价,友情的反馈,适时的指点,放开的交流,加上精辟的必要的讲解,才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三、为学生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1)教态亲切,情绪饱满。(2)多翘拇指,多表扬。(3)发现问题,及时指导。(4)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2、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创办班级图书角》,利用班委会,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图书管理员全班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论、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读书卡。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积极探究。
四、探究方法
探究式阅读的方式,主要有“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探究阅读的常识。
树立探究阅读思想 ——即把握探究阅读的方向——“问” 建立合作探究互补思想,即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达到合作状态,互相提高,合作探究。
总之,探究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要长期坚持,要灵活多样,更摆正师生的位置,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
此责,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北兴小学张丽丽2011年06月08日
开拓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生动、主动地成才,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人类进入数码时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就......
学生自省意识的培养及探究摘要:自省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仍是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培养自省意识的现实意义及背景;培养......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精辟的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注重课前预习,培养探究、合作意识,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注重课前预习,培养探究、合作意识由于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是从小学一年级和七年级分别开始进行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会很多,但是对于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