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教学方法研讨(文本)_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101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教学方法研讨(文本)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2009.10.1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教学方法研讨(文本)

吴峰:各位老师,下午好!

对于本门课程的教学,请各位老师探讨和交流,促进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我在教学中,试着将课程的内容与学生自己的幼儿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因为学生本身就是幼儿园老师,所以在教授具体内容时,尽量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得她们能够学以致用,在各自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将课本知识消化为实践知识。特别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更加可以结合他们各自的教学来学习。

另外在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除了教学法的教授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绘画美术类的动手实践的环节,比如对常规的一些美术门类的基本技能的掌握,对新材料、新技法的美术创新实践。

吴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问题:现在许多学前美术教育的模式是:老师先出示范画,幼儿跟着学,教师个别指导,最后老师评价谁画得像,谁画得好,“画得像”是评判幼儿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幼儿在这种模仿式的教育模式下,没有自我认知经验和感受,就像被动地接受教师硬塞给东西一样,最终丧失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师在许多教育认识上也存在误区:第一,教育观。美术教师主要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相对忽略了幼儿对美术活动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尤其忽略了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例如:忽视幼儿兴趣的需要,让幼儿进行枯燥的涂色练习和大量的临摹活动。第二,儿童观。缺乏对幼儿的尊重和理解,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是绝对权威,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是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教师让幼儿怎么做,幼儿就只能怎么做,一切行动听指挥,忽略了幼儿在美术活动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忽视了幼儿的情感需要的主观体验。第三,教学观。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示范和讲解的方法,相对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已有经验,使美术活动中学习方式单

一、枯燥,幼儿缺乏想象和创造,依葫芦画瓢,作品千人一面。第四,课程观和教材观。许多教师认为美术课程等于美术知识与基本技能,教材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容器,从而机械地对待和使用教材,认为教学活动只是将教材内容单向和单一地传授给幼儿,缺乏发展的课程观和生成课程的理念,缺乏教师创造性的教学。

可形成符合幼儿实际的、富有情感的、可操作的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一、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二、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

三、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拓展思维;

四、满足幼儿的情感和表达的需要;

五、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以上内容简要摘自《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一文,如各位老师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文章内容可以在百度或者谷歌上搜一下,以便获得很多的文章内容信息,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借鉴吧。

吴峰:今天的教学研讨活动到此结束,老师们如有需要沟通和交流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具体联系方式详见教师介绍。

吴峰:再见

0325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的教学方法

(2010.03.25)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的教学方法讨论(文本) 曹玉霞: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的教学方法讨论。老师们,下午好!欢迎参加我们2010年春季学期的网上教学研讨。这门课程已经滚......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一--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2.培养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名词解释1.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这种理论最早由泰勒提出,建立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读书笔记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读书笔记今年的暑假过得比以往的暑假更加充实与忙碌。在暑假刚要开始的时候,我们园领导为了使我们每一位支身于幼教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更加扎......

《(101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教学方法研讨(文本).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101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教学方法研讨(文本)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 教学方法 艺术 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 教学方法 艺术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