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_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2、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3、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的方法。
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5、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6、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7、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8、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
9、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10、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2.卢梭将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11、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结构和色彩。
12、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3、阿恩海姆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14、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15、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16、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
17、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8、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19、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20、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2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2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三大方面。
23、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的美术教育。12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两方面体现出来。
25、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
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
26、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与整体练习。
27、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
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的完形。
28、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
术能力的发展分为“涂鸦”期、、“概念画”期三个阶段。
29、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
30、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31、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
建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二、选择题
1、是指分析上述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
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A、形式分析B、描述C、解释
2、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和视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A、听知觉B、触知觉C、视知觉
3、屠美如认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的表
现。
A、双轴阶段B、单轴阶段C、前轴阶段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
系。
A、素描B、绘画C、色彩5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遮挡式B.零乱式C.并列式
6、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
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他将其概括为八大类型)。
A.里德B.阿恩海姆C.西泽克
7、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B.直觉性C.弥漫性
8、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的教育
家是。
A、蔡元培B、陈鹤琴C、张雪门
9、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
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A、2-3岁B、3-4岁C、4-5岁
10.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A、绘画能力B、作画灵感C、手的控制能力
11、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画B、临摹画C、色彩画
12、民主教育家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A.陈鹤琴B.蔡元培C.陶行知
13、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 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 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
A、潘元石B、潘公凯C、潘元丰
14、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A.完形性B.主动性C.情感性15、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蒙台梭利B、福禄倍尔C、冈仓觉
16、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分别从智慧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A.性格成长B.感情成长C.心理成长
17、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
18、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C、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19、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A、成熟期B、写实期C、概念期
20、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B、讲述C、临摹
21、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A.“概念画”期B.成熟期C.形象期
22、是德国的教育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他把艺术教育纳入幼儿的教育活动之中,A.卢梭B.罗杰斯C.福禄倍尔
23、对于儿童为什么喜欢绘画,陈鹤琴不赞成“天赋说”和“生理机能说”,他提出“”说。
A.模仿B.本能C.刺激一反应24、1923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
25、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C、天赋
26、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A.梁启超B.康有为C.蔡元培
27、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A.兴趣B.年龄C.能力
28、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29、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三个阶段。
A、兴趣阶段B、游戏阶段C、再现和表现阶段
30、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和表现阶段。
A、具象B、表象C、抽象
3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A、实用性B、目的性C、创造性
32、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称为非规则的自由形状。这类形状常见于大自然,如波浪、河流、海滩、花、草、枝、叶等。
A.自由形状B.想象形状C.涂鸦形状
33、幼儿在表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第一,统为一形。第二,多面变形。第三,单一面。第四,正侧面同在。
B、第一,单一面。第二,正侧面同在。第三统为一形。第四,多面变形。
C、第一,统为一形。第二,正侧面同在。第三,单一面。第四,多面变形。
34、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
A、原创性B、实用性C、活泼性
35、写生画可分为写生画和两种。
A、物体画B、默画C、情节画
36、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的画线活动。
A、有意识B、表达思想C、没有表现意图37、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A、审美心理B、创造心理C、制作心理
3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装饰阶段C、兴趣阶段D、游戏阶段
39、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A、天赋说B、生理机能说C、刺激反应说
40、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41、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
A、油画棒B、蜡笔C、毛笔
42、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
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B、陶行知C、蔡元培
4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福禄倍尔B、皮亚杰C、冈仓觉
44、在线条上,水平线意味着放松、平静与休止;意味着静态张力、准备就绪、抵抗力、支撑;斜线意味着动作、活力和不平衡;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以流畅、舒缓、优雅之感。
A、直折线B、垂直线C、曲直线
45、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
46、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A、绘画能力B、作画灵感C、手的控制能力
(二)简答题
1、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2、学前儿童绘画的内容类型有哪些?
3、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哪几点?
4、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5、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6、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根据哪几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7、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的注意点有哪些?
8、简述概念画期的含义。
9、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0、3岁~4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11、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2、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幼儿在这方 面的行为表现可以为哪几种类型?
1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
14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15、美术教育的含义体现为哪两方面?
16、幼儿命题画的三个条件?
1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8、美术与其他各种艺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2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
2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2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实施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2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
24、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25、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26、指导儿童欣赏时,形式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27、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
28、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29、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30、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3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角活动的延伸包括哪几类?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关系?
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
3、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4、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
5、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6、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准备。
7、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色彩的基本特点?
8、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9、简单论述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
10、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手册中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一做。期末复习以期末复习指导手册内内容为主,教材为辅。最后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综合练习部分参......
一、填空题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 空间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 线条、形体、结构、色彩).3、美术也称 ( 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或( 空间艺术 ).4、学前儿童美......
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和。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一--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2.培养幼......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名词解释1.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这种理论最早由泰勒提出,建立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