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15教学案_八下5教学案
八年级下15教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下5教学案”。
八年级思品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教学案
编写
审校: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
2.知道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和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3.能够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4.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懂得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5.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二.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你知道我国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课本4页)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课本4页)
3.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有哪些?(课本4页)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课本5页)
5.公民与人民是一回事吗?有何区别与联系?(课本6页)
6.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课本6页)7.我国公民的广泛权利依靠什么作保障?(课本7页)
8.我国公民享有哪九大基本权利?(课本9页)
9.作为公民,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课本9—12页)
三.教师点拨
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权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初中生面临三个现实问题:一是中学生享有哪些权利;二是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三是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维护权利。
在如何行使权利的问题上,有的学生对来之不易的权利不够珍惜。也有的学生认为权利是属于我的,因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由此导致侵权事件不断发生。在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问题上,由于初中生缺乏法律知识,因而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维护。可见,我们初中生学会依法维权大有必要。四.基础回扣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____领导的、以_____为基础的______的_____国家。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_____。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____、____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_____。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___概念,公民是___概念。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___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我国通过建立以___为核心、以___保障和___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__、__、__等各个领域,这些权利大致可以分为1___;2_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民在行使以上权利时要________;不得损害____、____、____的利益;要在___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___的方式行使权利。五.当堂训练
1.完成>P1.2页1—8题
2.完成>P3.4页1—8题八年级思品下册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教学案
编写:李子武
审校:唐
健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3.道德义务的涵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4.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5.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6.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二.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什么是法定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课本14—15页)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哪些?(课本16页)
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课本16页)
4.什么是道德义务?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课本17页)
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你记住了吗?(课本17页)6.作为公民,应如何忠实履行义务?(课本18—21页)
7.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如何?(课本19页)
8.我们履行法定义务,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课本19页)
三.教师点拨
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初中生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三是对如何履行义务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
四.基础回扣
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__。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____。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___的主体,又是履行___的主体。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具体包括1_______和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6_____。广义的义务,既包括_____,又包括_____。公民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积极履行道德义务的具体体现。2.忠实履行义务就是:法律鼓励做的,我们_____;法律要求做的,我们_____;法律禁止做的,我们_____。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___,忠实地履行___,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___。
五.当堂训练
1.完成>P5.6页1—8题
2.完成>P7.8.9页1—8题八年级思品下册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学案
编写:李子武
审校:唐
健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人身自由属于人身权,人身自由的重要,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懂得关爱生命与健康就要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暴力。
3.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尊重他人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4.初步了解人身权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
5.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权的主要方式,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与健康。
6.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能力,如果受到伤害能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侵权责任。
二.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人权、人身权利、人格权、身份权分别是什么?(课本24—25页)
2.如何理解“人身自由”?(课本25页)
3.如何理解“生命健康权”?(课本26页)
4.法律禁止使用童工,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课本26页)
5.如何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课本28页)
6.珍爱生命健康权的意义是什么?(课本29页)
7.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如何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课本30—31页)
8.请从法律与道德等方面评价课本32页情景材料中的三种表现?(课本32页)
三.教师点拨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学生也缺乏健康意识,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本。往往只认识到关注自身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个人的权利,却没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提高这一责任意识非常必要。
由于暴力文化泛滥,青少年学生做事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发展观念淡薄,使得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常常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加强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的教育,有助于避免或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时有发生,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本领十分必要。
四.基础回扣
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______。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____和____。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_____,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____。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_______,不容他人侵犯。生命健康权是公民_____人身权利。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等。
2.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_____。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主义道义相悖,_____。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_____和_____。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___。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______又______的人。
五.当堂训练
1.完成>P10.11.12页1—8题;
2.完成>P13.14页1—8题。八年级思品下册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学案
编写:李子武
审校:唐
健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2.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
3.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
4.初步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内容,了解公民享有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5.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
6.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二.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格尊严权?(课本34—35页)
2.好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益处?试举例说明。(课本35页)
3.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
(课本36页)
4.如何理解名誉权?(课本38页)
5.如何理解我们自己的肖像权?(课本41页)
6.课本(42页上)情境材料中影楼老板的行为构成侵权吗?受害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课本42页)
7.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姓名权知多少?(课本42—44页)
8.课本(44页)情境材料中张楠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受害人应采取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课本44页)
三.教师点拨
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学生人格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但由于同学们对人格权认识不足,因此不能意识或分辨其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权,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权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有必要让自己懂得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的表现,如何行使自己的人格权、保护自己的人格权。这对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十分必要。
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某些不良影响,加之独生子女的增多,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唯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自觉地尊重他人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学会尊重他人,对他人有利、对社会有利,对自己有利,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四.基础回扣
1.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名誉权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和诽谤他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_____;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的行为,是_____。2.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____、____和____。姓名包括______、____、____等,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___、___、_____,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___、___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无论____还是____他人姓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当堂训练
1.完成>P15.16页1—8题;
2.完成>P17.18页1—8题。八年级思品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教学案
编写:李子武
审校:唐
健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
3.知道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以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4.初步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5.具有辨别隐私与非隐私的能力,憎恶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
6.实践中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二.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课本46—47页)
2.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课本46、48页)
3.报纸、影视等新闻媒体能不能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简述理由。(课本48页)
4.(课本48页下)情境材料中的观点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课本48页)
5.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课本51页)
6.你对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怎么看?(课本52页)
7.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你告诉我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课本54页)
8.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上网时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课本55页)
三.教师点拨
长久以来,由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整个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的意识,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总是认为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未成年人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个别家长和教师为了解学生,经常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虽然这些行为可能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隐私。学习有关个人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等原因,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较为普遍。我们不希望别人披露自己的隐私,同时我们也要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四.基础回扣
1.隐私具体包括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隐私权的真谛是__________,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____不受侵犯。禁止非法___或者_____公民的住宅。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_____和______受法律保护。”
2.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_____,还需要强化___与_____。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彼此的___,个人隐私受___保护,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___的追究。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要求侵权人_____、_____;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_______。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_____的标志,是_____的体现。
五.当堂训练
1.完成>P19.20页1—8题;
2.完成>P21.22页1—8题。
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岳阳楼记》优秀教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3.准确地翻译全文。 【助读资料】1.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北宋......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课题: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主备人:张黎明 合备人: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数:第一课时集备时间: 学习目标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然界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
古诗文复习·作文审题指导一、诗词鉴赏示例【例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①说说你对诗歌思想感情的......
八年级思品(下)总13课时 编制:商绍兰 审核:胡一平班级:组别:姓名: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一、链接导入:学生阅读诗《乡村四月》,体会农民的劳动场景二、学习目标:1......
6、《雪》学案教师寄语:一个人的毅力不是天生的,你与困难不断地作斗争,毅力便会你身上萌生。 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