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实施方案_国学经典进校园方案
小街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实施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学经典进校园方案”。
小街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实施方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经校领导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系统地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校园活动,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小学生为对象,以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国学经典为内容,通过诵读、理解和感悟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兴趣,增进素养,从而达到弘扬传统文化、健全人格、开发潜能、奠定文化底蕴的目的,为其成人成材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活动。
三、课程目标
第一,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
第二,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第三,提高学生国学经典的素养。
——做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四、具体内容
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将学生长期臵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我校将征订国学教材,教师依据国学教参为指导授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册:《弟子规》
第二册:《三字经》
第三册:《千字文》
第四册:《笠翁对韵》(选)
• 第二学段:四书阶段(中年级)
第五册:《论语》(选)
第六册:《论语》(选)
第七册:《大学》(选)、《中庸》(选)
• 第一学段:蒙学阶段(低年级)
第八册:《孟子》(选)
• 第三学段:子、史、集阶段(高年级)
第九册:《老子》(选)
第十册:《庄子》(选)
第十一册:《史记》(选)、《资治通鉴》(选)
第十二册:《历代美文选》
五、基本原则
1、示范性原则: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学习国学经典,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修养自身为本,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2、力行性原则:对《弟子规》的内容,重点落在师生“力行”,学习时要联系学校师生实际,对应弟子规内容,制定出品德、礼仪、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校规班规,师生共同遵守,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3、自主性原则: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除统一读本外,至今广为传诵的古代诗词、散文名篇也可适量纳入计划。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要求正确朗读,熟读成诵,除弟子规外对其他经典内容不要求理解。但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 2
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4、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承认学生在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对学习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六、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教学实施
1、一堂国学课会有哪些教学环节 六个教学环节: ①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开门见山、生活情境、背景介绍、兴趣游戏)②课文新授
(展示学习内容和解决诵读)③理解感悟
(每有会意,不求甚解;有所领悟,有所体会;联系生活)④拓展延伸
(古代文化知识、古今中外文章,语文教材课文,思品课文)
⑤总结升华
⑥复习温故
2、一堂国学课采用的教学方法
1)诵读化。以朗读、背诵为主,理解为辅。
素读:本色地读、纯粹地读、不求甚解地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
方式:多种形式。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PK读……
悟读:有感悟地读、用心地读、边读边思考。“心到”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悟读”三境界:
①“悟”文义,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
②“悟”含义,揣摩、品悟文章的内涵,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
③“悟”今义,领悟国学对自己学习生活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2)情境化
源于人们“触景生情”的心理现象,通过情境的模拟和创设,意境的营造和烘托,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强化现场意识,将自己的身份主人公化,从而,在意会中领悟,在审美中陶冶,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如:优美的古典音乐。气韵生动的国画,鲜活有趣的故事,具体实在的生活等创造情景。从而达到:兴趣——情趣——理趣——志趣
3)故事化:抓住天性,引入故事,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哲理。4)生活化: 就是国学教育生活化,让学生把学国学与学做人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躬身实践,使所学的内容化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准则,从而在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生活化是国学教学中最为生动和有意义的环节。国学无处不在,国学无处不用,这一“致用”的过程使国学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焕发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出国学教育的活力。
七、基本方法五
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教学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结合,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度讲解,注意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并身体力行。
1、每日一读。每天定时安排10—2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的诵读、学习。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教学以语文教师为主。要求写简案。
3、师生同读。老师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
4、适度讲解。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文意和词句教师可适度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必要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对经典读的正确、流利,直至成诵,即可视为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
5、与其他活动相结合。与学习盘锦教育经验相结合。盘锦教育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施模式,国学经典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则充实了其内容,各学校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每日格言”、“一分钟记忆”、“一分钟演讲”等措施学习巩固,通过“班务承包”、“日清周结”等方式检查监督,使学习经典成为学校常规活动。
学习国学经典要融入学校其他德育活动中,要与读书、书法、绘画、歌咏、板报、校园剧、辩论、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
八、考核评定
1、对学生个体学习的成果评价:政教处要制定相关评价制度,通过比赛、验收国学对学生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作用等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对各班级学习的成果评价:每学年政教处组织一次全面评估。另外每年组织一次“学习经典”比赛,通过诵读、演讲等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
九、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我校成立“国学经典进校园”领导小组:
组 长:夏昌富
副组长:刘琼芬 饶新明 刘宗权 岩 三 张勇光 成 员:陈国辉 徐国飞 罗宗旭 各完小校长及村小负责人 各完小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整合教学处德育处职能,吸纳班主任、语文教师为骨干,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保证活动顺利实施。
2、课程保障
(1)各学校要将学习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课。
(2)利用早读课堂进行五分钟经典记忆。
3、教研保障
各学校要把学习国学经典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之一,组织教师对经典原著进行研究,对原文理解有歧义的的部分进行研究,对教法学法进行研究,以增强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研究能力。
4、活动保障
学校要围绕学习国学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经典的魅力;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学习经典”比赛,通过诵读、演讲等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街小学
2013年8月20日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
八年级国学进校园主题活动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办学特色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为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开......
国学经典进校园,知礼明行伴成长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正处在记忆力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传授《三字经》、《......
金海伯爵小学2016年下期“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传承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
诵读国学经典,构建书香校园——***小学“国学进校园”活动总结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其基本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文化传统、高水平的艺术造诣,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