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精选5篇)_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2021-07-11 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精选5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第1篇: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进一步培肥农田地力,发展畜牧养殖,改善大气环境,杜绝焚烧秸秆,减轻森林防火压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模式及主体(一)林缘地300米以内秸秆处理

在全县辖区内林缘地300米以内农田,计划实施20余万亩,由县林业局负责,各乡镇通过议标等程序确定组织具备作业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机户,将秸秆利用打杆机进行粉碎,粉碎长度不大于10厘米,抛洒均匀,秸秆粉碎后农民要及时进行深翻、旋耕等作业利于秸秆腐烂,鼓励农户进行机械化秸秆还田和过腹还田。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

在全县辖区内规模养殖户以及牧草加工企业周边实施,计划利用秸秆4000吨,其中秸秆过腹还田1000吨,牧草加工3000吨。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作业主体为我县4家规模较大、经营稳定、效益较好、过腹还田量大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包括:黑方渔养殖专业合作社、四旺养殖专业合作社、亨元养殖专业合作社、众益养殖专业合作社和1家养殖大户及规模化专业牧草加工企业:万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户将农作物秸秆通过各种方式运输回圈舍进行过腹还田利用;牧草加工企业将田间秸秆收集回收后,对秸秆进行揉碎、筛选、分级、包装等工艺加工成牧草进行利用。牧草加工生产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利用

在符合环保要求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企业周边实施,计划利用秸秆2700吨。由县农委负责,作业主体为我县3家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经营稳定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企业,包括:聚汇顺秸秆加工有限公司、X县旺德鑫秸秆加工有限公司、龙达秸秆加工有限公司。将农作物秸秆通过各种方式从田间运输回企业后,通过专业机械设备和工艺将秸秆加工固化成型燃料进行利用。

(四)秸秆生物发电利用

在秸秆生物发电厂以及发电厂秸秆收储点周边30公里范围内实施,全县其他区域可跨区域收购利用,计划对 15万吨回收秸秆进行奖补。由县农委负责,由于我县目前只有一家秸秆生物发电厂--X鑫世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含1处大型秸秆收储点),因此无法进行招投标。要求作业主体将农作物秸秆通过打捆收集方式从田间运输回企业后,通过秸秆生物质燃烧发电利用。

(五)农业托管项目

项目区主要针对玉米机收、机耕(秋)、秸秆还田三个环节进行补助。今年计划完成作业面积64000亩。包括:平头镇、平舒乡、南燕竹镇、解愁乡。择优选定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比较好的6-10个服务组织实施连片作业,制定规模上限。原则上实施区域相对集中,连片面积不小于500亩,要整村整乡推进。

以上5种利用模式项目区域不得进行重复实施,不得进行重复奖补。二、资金支持

按照“谁利用,谁受益,谁享受”的原则对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进行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967.37万元,其中县级资金647.37万元。

(一)林缘地300米以内秸秆粉碎处理奖补共计412.32万元,对参加机械化秸秆粉碎作业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户)给予每亩 20 元补贴,作业农机户要及时把田间秸秆按要求进行粉碎作业,各乡镇要督促农户秸秆粉碎地块及时深耕、旋耕作业。由联合收获机进行机械玉米收获、已经将秸秆粉碎的农田,不再重复进行秸秆粉碎作业、不享受补贴。经县林业局审核验收后进行奖补兑现。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奖补共计6万元,每吨奖补15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必须把田间秸秆离田收集回圈舍内进行利用,经乡(镇)、村两级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经县畜牧兽医局审核验收后进行奖补兑现,进行野外放牧未收集回圈舍的不予奖补。牧草加工企业需提供过磅单、秸秆来源、销售资金往来票据、审计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经县畜牧兽医局审核验收后进行奖补兑现。

(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利用奖补共计 4.05万元,每吨奖补15 元,秸秆加工企业必须把田间秸秆离田收集回厂区内进行储存加工利用,实施主体需提供过磅单、秸秆来源、销售资金往来票据等相关证明材料,经县农委审核验收后进行奖补兑现。

(四)秸秆生物发电利用奖补共计225万元,每吨奖补15元,秸秆生物发电企业必须把田间秸秆离田收集回厂区或储存点内进行储存燃烧发电利用,企业可自行收集也可收购其他农户在本县范围内收集的秸秆。企业需提供过磅单、化验单、秸秆收购资金支付票据、收购秸秆来源、审计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经县农委审核验收后进行奖补兑现。

(五)农业托管项目 补助资金320万元,其中:今年省农业厅下达我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300万元,去年结余20万元。经县农经中心审核验收后进行奖补兑现。

以上实施内容截止时间为201X年4月底,确因不可抗拒原因造成任务数未完成的,以实际完成量奖补兑现。

三、验收单位及验收办法

(一)林缘地300米以内秸秆处理 各乡镇通过招议标等程序确定组织具备作业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机户进行实施,并报备县秸秆综合利用领导组。县林业局负责项目验收及资金兑付,验收汇总后将形成验收材料交至县领导组。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 过腹还田收集利用量需各乡镇、村核实并出具证明材料,畜牧兽医局进行审核。牧草加工,验收时要看现场、看库存、看发票、看明细、查销售、看审计。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项目验收及资金兑付,一切无误后形成验收材料交至县领导组。(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利用 由县农委负责项目验收及资金兑付,验收时要看现场、看库存、看发票、看明细、访农户、查销售等。一切无误后形成验收材料交至县领导组。

(四)秸秆生物发电利用 由县农委负责项目验收及资金兑付,验收时要看现场、看库存、看发票、看明细、看库存、访农户、看审计等。一切无误后形成验收材料交至县领导组。

(五)农业托管项目 由县农经中心负责项目验收及资金兑付,按照实施方案及上级要求,认真核实作业数量和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农委、林业、畜牧、农经、农机、财政、环保等相关职能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负责日常工作协调。

(二)明确工作责任 各乡镇政府是秸秆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各乡镇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县秸秆综合利用领导组备案。分配实施面积时要优先保证畜牧养殖户秸秆收集区面积。各种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区域不进行重复实施,不进行重复奖补。实施完成后由各责任单位负责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后申报县秸秆综合利用领导组核准。(三)做好工作协调 农委、林业、畜牧、农经、农机、财政、环保等相关职能单位和各乡镇以及实施主体要积极沟通、加强交流、信息共享,积极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实行信息公开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技术规范,公开奖补程序,奖补情况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监督检查 各乡镇要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明晰责任主体,通过有效的办法和科学程序,全面完成项目任务。特别要强化对项目实施进程的监督管理,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规范工作,阳光操作,坚决防止项目重复实施、降低作业标准,虚报作业量、套取和挤占挪用、侵占截留奖补资金等现象发生。一经发现将严格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第2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我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区2018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引导、多措并举、依法推动”的原则,按照“农业优先、多元利用”的思路,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形成以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为主要方式,逐步扩大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利用比重格局。

二、工作目标

2018年**区预计小麦种植面积33.7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6.3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55万亩。小麦、玉米秸秆以粉碎还田作为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同时积极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并加大秸秆打捆离田推广力度,特别是水稻秸秆力争实现全面打捆离田,使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98%。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

1.按照“就地处理、循环利用、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小麦秸秆:小麦收获机械在作业时必须加装粉碎还田装置,并及时播种下茬作物。技术要求:小麦留茬高度≤15cm,秸秆切碎长度≤10cm,抛撒均匀。

玉米秸秆:一是玉米机械化收获(玉米收获机械必须配带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后及时进行下茬播种。技术要求: 割茬高度≤8cm,秸秆切碎长度≤10cm,切碎长度合格率达到85%以上;二是冬小麦播种期结束后,对于滞留在田间的玉米秸秆使用拖拉机带粉碎还田机进行粉碎,然后旋耕覆盖,或使用拖拉机带粉碎还田机粉碎后进行深松作业。技术要求:粉碎+旋耕作业深度达到15cm以上,粉碎+深松作业深度达到30±2cm,粉碎后的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消除焚烧隐患。

2.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结合本区畜牧养殖业发展,积极鼓励农民转变种植模式,发展玉米全株青饲料种植,推广玉米秸秆青贮、黄贮收获技术,使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达到15%以上。

3.着力推进秸秆原料化利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农民经纪人等积极开展秸秆收集、打捆、储运业务。鼓励秸秆经纪人与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对接,组织本区农作物秸秆就地利用和向外输送,促进秸秆资源化、商品化转化增值。

各镇乡政府要结合自己实际,选择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并积极做好与农机合作社或作业公司对接。同时对无法使用农机具进行处理的小、散、边地块的秸秆,各镇乡政府自行组织力量妥善处理,彻底消除焚烧隐患。

四、工作进度

6月28日前完成小麦秸秆综合利用33.77万亩,其中粉碎还田31.77万亩,打捆离田2万亩;10月30日前完成玉米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28.32万亩;11月30日前处理田间滞留玉米秸秆18万亩;12月20日前完成水稻打捆离田1.55万亩;12月30日前自行完成小、散、边地块的秸秆综合利用。

五、项目资金使用

按照《市农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津农委计财【2016】119号)的文件精神,我区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按一定标准给予作业补助。

(一)补助对象

实施秸秆机械化离田、还田的作业主体或土地经营主体。

(二)补助标准及范围(参照执行)

1.冬小麦播种期结束后,对田间滞留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加旋耕覆盖作业,每亩补助35元;粉碎加深松作业,粉碎每亩补助20元。

2.秸秆打捆离田作业,每亩补助20元(或每吨补助100元)。

3.两茬平作玉米秸秆还田(包括青贮、黄贮作业),并及时进行下茬播种的每亩补助5元(此项补助标准为变数,是前两项资金按实际情况使用后,进行平均分配)。

以上标准作为参照,1、2项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0%。专项资金不得超范围补助;对小、散、边、沟渠秸秆的处理不在补助范围之内;如资金不足,各镇乡自行解决。

(三)拨付办法

1.拨付办法。今年我区申请市级资金780万元。为鼓励打捆离田作业,调动镇乡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资金作用,市财政资金到位后,一次性拨付到各镇乡。

2.资金的确定。扣除小麦秸秆打捆离田作业资金后,以2017年各镇乡小麦、玉米和水稻播种面积为依据进行统一折算。

六、操作程序

(一)地块落实:各镇乡政府必须制定本镇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本镇乡各村农作物种植面积、秸秆综合利用面积、处理方式、工作安排、工作措施等内容。

(二)开展作业:各镇乡政府组织本辖区内村级组织按照本镇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对接作业主体,按照时间节点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作业。并及时组织各村将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

(三)核实验收:一是镇乡级自验。镇乡政府对辖区内村级组织作业情况进行检查核实验收,填报《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验收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汇总表》(见附表),连同自验照片和验收申请一并交到农机中心,申请区级验收。二是区级验收。农机中心会同区农委、区财政局和环保局对各镇乡政府上报的验收情况进行抽查验收,每个镇乡抽查3-5个村,同时检查各镇乡实施方案、作业明细、证明材料等相关档案。如发现验收不合格的村,由当地镇乡政府督促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停发该镇乡项目补助资金。

(四)资金下拨:镇乡自验和区级验收后,由区农机中心汇总上报区政府,区财政局按区政府批复将补助资金一次性拨付到各镇乡财政所,各镇乡政府要及时把资金拨付到补助对象手中。

(五)公示监督:资金拨付后,各镇乡政府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并留存影像资料;区农机中心对全区的秸秆综合利用资金使用情况在政务网进行公开。

七、责任分工

根据相关部门职能,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各镇乡政府履行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主体责任,结合本镇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并指派一名联络员进行秸秆综合利用日常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教育,精心组织推动,强化工作监管,确保秸秆综合利用任务落到实处(镇乡实施方案、联络员名单及其联系电话于6月5日前报区农机中心管理科,联系电话:59126518;29116805)。

(二)区农委和区农机中心负责编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验收考核细则,严格执行公示等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秸秆项目检查、验收等管理工作。

(三)区农机中心负责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技术推动。负责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督促指导各镇乡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特别是要抓好秸秆综合利用任务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同时配合镇乡抓好作业机手的技术培训和作业机械的调度、协调等工作。

(四)区财政局、区农委和区农机中心要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检查。各镇乡要自觉接受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对补助资金实行“专人负责、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区政府成立以副区长刘海波为组长,农委、财政局、农机中心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机中心管理科。各镇乡也要成立相应的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检查监督、情况反馈上报、问题发现处理等工作,做到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责任到田,进一步落实秸秆综合利用责任制,实现秸秆全面禁烧。

(二)装备保障 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机、捡拾压捆机、搂草机、青饲料收获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给予重点倾斜补贴,促进其保有量快速增长,为完成秸秆综合利用任务提供机具保障。

(三)资金保障 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上,我区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补助资金扶持,并按照各镇乡秸秆综合利用实际作业情况,及时拨付到位,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开展。

(四)其他措施 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镇乡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加大秸秆焚烧执法检查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以及广播电视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及秸秆综合利用有关政策和要求,确保宣传到位、家喻户晓,推进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展现美丽**碧水蓝天。

第3篇:镇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镇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小麦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小麦秸秆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文件精神,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突出重点、抓好普及的原则,全面统筹安排,以小麦秸秆还田为主,同时积极鼓励麦秸氨化、高温堆肥技术的示范、推广。让农民认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科技和资金投入为依靠,实行行政、技术、经济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推动我镇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的发展,杜绝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

二、工作任务与目标

各村(居)要实行重点突破,开展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示范,以点带面,推进全盘,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争取完成小麦秸秆还田面积3.2万亩,同时积极推广麦秸氨化,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使我镇的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三、工作时间安排

小麦秸秆直接还田,6月10日—7月5日;

四、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小麦秸秆综合利用解决麦秸焚烧的根本途径。因此,各村(居)要切实加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全力推进小麦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推广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一是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具体方法:麦秸先存于地头,在玉米、大豆等作物出苗后,玉米三片叶或大豆四片叶时把麦秸撒于田间;移栽棉花或宽窄行种植的田块,可以把麦秸存于宽背行。二是麦秸过腹还田。将麦秸进行氨化处理,用于草食牲畜牛、羊的饲料,牲畜粪厩制后施入农田。具体方法:采用氨化池氨化法(适合养殖场)和塑料袋氨化法(适合养殖户)两种氨化方式。此外,麦秸还可以用于食用菌栽培等。

(三)部门配合搞好服务。农业、农机、环保、畜牧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小麦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技术指导,要成立服务队(组),深入乡村、田间,实地进行示范引导;宣传等部门要加大对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宏扬好的典型;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四)严格奖惩制度。为了推动小麦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镇政府决定对麦秸直接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开展好的村(居)给予表彰奖励,麦秸直接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经实地检查评比列前三名的乡镇给予0.3万元、0.2万元、0.1万元的奖金;对工作不力,进度偏慢的给予通报批评,两次受通报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戒免谈话。

第4篇: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意见

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意见

为切实做好2016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快构建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弃置问题,促进秸秆资源有效利用、农业增产增收、生态环境改善。根据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地实际,特制定2016年我地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保护大气环境、促进农业良性循环为目标,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坚持“疏堵结合、以堵促疏”,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宣传教育力度、政策扶持力度和考核奖惩力度,实现秸秆全面禁烧与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目标任务

根据江苏省2016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指导意见,继续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2016年我地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其中,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110万亩,达80%以上,多种形式收储利用20万亩,收储利用农作物秸秆5.6万吨,达16%以上,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使我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三、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是现阶段解决秸秆出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加大秸秆

2高企业运营质量,促进收储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根据农作物面积,合理增加村级秸秆临时收储点,做好秸秆临时集中收集堆放,妥善保存,并宣传鼓励农户和运输专业队有顺序地向中心草场运售,延长中心草场收购时间,确保中心草场防火安全,缓解中心草场收购的各种压力。

(三)加大秸秆利用企业培育力度。根据我地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实际需要,一方面大力招引秸秆利用量大的企业入驻我地;另一方面重点扶持本地秸秆利用企业,对其加大补助力度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推广“镇村+企业”的运作模式,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就地消化和利用,在我地范围形成一个有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参与,集收储、销售与利用并举的强大网络,为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打好坚实基础。

(四)积极拓展多种形式利用途径。

1、大力发展秸秆固化成型能源化利用,促进我地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2、重点推广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技术,引导带动肥料化利用秸秆企业的发展,为粮、果、菜的无公害、绿色生产提供优质肥源,为我地的食品安全奠定良好基础;

3、大力推广秸秆氨化、青贮、微贮、膨化等技术,通过发展秸秆饲料养畜、过腹还田,推动农牧有机结合;

4、大力发展双鲍菇、蘑菇、草菇等以秸秆为主要基料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发展和秸秆综合利用的互促互动;

5、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秸秆工业化利用项目,重点发展秸秆加工新型板材产业,鼓励农民进行传统的草帽、草包、草帘、草篮和草绳等编织加工,增加秸秆工业化利用量。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联合相关科研院校依托科技力量,组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前瞻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负责我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督查、考核、奖惩等,并结合秸秆禁烧工作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行政一把手为地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制定规划,完善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确保秸秆综合利用措施落到实处。发改委、环保、公安、监察、农委、农机、财政等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秸秆综合利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二)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流动宣传车、网络、微信、政策告知书等各种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增强人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确保完成我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标。

(三)加大政策扶持。结合2016年省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目标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全年收储在2000-

第5篇: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秸秆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我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特制定2012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2012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将继续坚持“综合统筹,板块推进,持续发展,整体提升”的思路,在省政府确定的农作物秸秆利用重点区和禁烧区的55个县区,集中财力,重点发展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建设万(千)亩示范田,规范重点技术,带动产业发展,扩大利用规模,实现整体提升。大力推广玉米免耕播种、小麦宽幅带状旋耕播种、饲草加工、玉米收获、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秸秆还田和水稻秸秆编织等七项机械化技术。力争实现项目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全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65%,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2250万亩,秸秆饲草加工能力达到90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逐步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二、资金安排和建设内容

2012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的资金安排按照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2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计划的通知》(陕农机计发[2012]15号)文件执行。项目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田;新建秸秆机械化利用专业合作社;验证完善秸秆田间利用、秸秆饲草加工和秸秆收贮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培训、宣传和推广等。

1、建立示范田。示范田要建在高速公路两侧1公里、机场周围5公里范围内,建设29个万亩示范田和26个千亩示范田(见附表)。示范田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实现规范化,利用水平达到100%。每个示范田要在核心区进行重点技术对比试验,完成对比试验报告。

关中地区建设万(千)亩示范田。“三夏”重点推广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玉米免耕播种;“三秋”重点推广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宽幅带状旋耕播种、玉米收获等机械化技术,并进行节水、节能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

陕南地区建设千亩示范田。重点示范推广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播种等机械化技术。陕北地区建设千亩示范田。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留茬还田等机械化技术,引进试验玉米茎穗兼收机械化技术。

2、引导扶持新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按照省农机局农机化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2012年新建83个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其中:关中项目区引导扶持新建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以玉米秸秆饲草青贮、微贮加工为主的,规模要在5000吨以上;以捡拾小麦秸秆为主的,规模要在1000吨以上;以秸秆利用或机械作业为主的,作业规模要达到2000亩以上。

陕南项目区引导扶持新建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重点以秸秆还田、稻草编织、草垫制作为主要内容,利用秸秆规模要达到1000吨(或利用面积1000亩)。

陕北项目区引导扶持新建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重点以秸秆还田、秸秆饲草加工、果枝粉碎为主要内容,利用秸秆规模要达到1000吨(或利用面积1000亩)。

扶持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资金,主要用于库棚建设、机具补助和作业补贴等。

3、验证完善秸秆田间利用、秸秆饲草加工和秸秆收贮机械化综合技术规范。2012年继续以市为单位,组织农机、农艺部门的技术力量对已编写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进行验证完善,完成规范编制,并正式颁布实施,逐步实现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化,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

4、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对生产中急需、技术性能先进的新机具、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

5、重点扶持万吨秸秆商品饲草加工和秸秆收贮利用合作社(示范基地)。2012年计划扶持20个万吨(小麦、玉米)秸秆商品饲草加工、秸秆收贮利用和秸秆深加工合作社(示范基地),以推动秸秆产业规模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是秸秆资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型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各地要充分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08]11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成立由政府牵头,财政、农业、农机、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采取行政推动、法律约束、技术带动的办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统筹,精心组织,全面推进秸秆利用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确保实现2012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目标。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已列入今年省财政厅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和省农机局农机化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各市县要严格按计划要求认真完成目标考核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任务全面完成。

(二)技术集成,板块推进,促进秸秆利用规范化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要按照抓重点、树典型、规范化、规模化的要求,技术集成,板块推进,提高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选择适应本地的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逐步构建秸秆田间处理技术、秸秆捡拾收贮技术、秸秆饲草加工技术和秸秆深加工技术等多项技术并举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对已经成熟的机械化技术进行集成,整村整乡推进。对成功的秸秆加工利用产业化合作社经营模式,采取典型引路、复制模式的方法,扩大加工利用规模,促进秸秆产业发展。对今年新建的项目县要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确定技术路线和规范,推进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省上重点扶持万吨秸秆加工利用合作社和示范基地、秸秆深加工示范企业。市上负责验证完善实施秸秆田间利用、秸秆饲草加工和秸秆收贮机械化技术规范,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监督检查所辖项目县区项目执行情况和项目总结的收集、上报等。项目县负责抓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万(千)亩示范田建设和面上推广工作,重点发展秸秆产业化技术和模式,开展适应本地的重点技术对比试验,形成对比试验报告。

(三)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要在充分利用好省级投入的基础上,确保必要的财政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吸引农民、秸秆利用合作社和企业投入,形成政府、农民和秸秆合作社、示范企业与社会共同投入的有效投入机制,确保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正常开展。

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示范田和合作社建设资金,由市、县农机、财政部门负责监督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合理使用。年底前,省农机局将组织开展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验收。

(四)宣传典型,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

一是各级农机部门要抓好示范田、示范基地和秸秆利用合作社建设,培育和树立典型,通过示范典型的应用效果宣传引导农民,让更多的农民参与秸秆利用和合作社的经营,认识秸秆利用的价值和效益,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各项目县区要组织技术力量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培训教材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讲座和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培训农民,做给农民看,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技术,掌握要点,推广使用;三是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和监督作用,促进秸秆利用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四、做好项目总结上报工作

各项目实施单位对“三夏”、“三秋”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分别于6月25日、10月25日前上报“三夏”、全年项目总结和技术工作总结。总结内容包括:示范田建设地点、建设面积、实施主要技术内容、技术对比试验以及合作社的建设情况、机械推广情况、典型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技术工作总结要以PowerPoint[PPT]演示文稿的形式上报)。

附件:

1、“三夏”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执行情况统计表 点击下载

2、“三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执行情况统计表 点击下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我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区2018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政府引导、多措......

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十二五”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

镇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镇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小麦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小麦秸秆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农作物......

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稻草)综合利用:20、稻壳水泥混凝土21、废旧聚乙烯和植物秸秆粉再生板材及其生产工艺22、高强轻质稻壳灰保温砖及其制法23、户用秸秆气化炉燃气灶24、化学秸秆固体燃料2......

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镇2015年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作物秸秆禁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要求,切实做好我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有效防治大气......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精选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精选5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秸秆利用实施方案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秸秆利用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