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 秸秆综合利用_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方案
农业工程 秸秆综合利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方案”。
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哪些方面?阐述2——3各方面的利用现状与前景。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都包括:(1)秸秆直接还田培肥改土技术(2)稻麦两作区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3)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4)木薯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5)稻田秸秆还田快速腐熟应用技术。
一、秸秆直接还田培肥改土技术:
秸秆直接还田是利用作物秸秆,通过人工或机械操作,按照不同形式直接将秸秆归还土壤,并综合采用少耕、免耕、选用良种、平衡施肥、防治病虫害、模式化栽培等多项配套技术,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沃土肥田、保持水土等作用的一种培肥改土技术。是应对当前农田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土壤结构日益恶化以及化肥、商品有机肥价格上涨等一系列问题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主要包括秸秆覆盖还田、翻压还田、沟埋还田等技术模式。该项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易为农民接受的实用技术。
秸秆直接还田培肥改土技术要点包括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冬小麦-夏玉米两茬还田技术。
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包括休闲麦田旋耕覆盖还田、休闲麦田留高茬粉碎还田和小麦秸秆旋耕复播覆盖还田三种方式。
1.休闲麦田旋耕覆盖还田。小麦成熟后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高度20~30厘米,用旋耕机浅旋,使小麦秸秆覆盖地表,待下茬小麦播种前一个月左右深翻入土。
2.休闲麦田留高茬翻压还田。小麦成熟后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高度20~30厘米,用秸秆粉碎机将小麦秸秆粉碎,随后立即用深翻犁深翻入土。
3.小麦秸秆旋耕复播覆盖还田。小麦成熟后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高度20~30厘米,用旋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小麦秸秆还田和豆类、油葵、夏玉米种植。
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配套农艺有以下几个环节:
1.选用优种。小麦秸秆覆盖首先要选用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以充分发挥覆盖的增产效益。
2.增加播量。因为靠旋耕机耙齿旋转打入土中,入土深浅不一致,影响出苗,所以应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合理的基本苗。通常播量在常规播种量基础上增加25%~30%。
3.配方施肥。在实施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一般每100千克秸秆增施氮素0.6~0.8 千克,以调整碳氮比,促进秸秆腐熟。复播田可将每亩5~10千克氮素、3~4千克五氧化二磷在旋耕前以底肥施入(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生长期亩追5~8千克氮素。复播田氮肥也可不作底肥,全部以追肥施入。
4.隔年深耕。覆盖田耕翻主要靠旋耕机,作业深度较浅。因此,每隔2~3年在麦收后或小麦播种前进行一次深耕或深松(25厘米左右),使土壤能保持一定厚度的活土层。
5.防治病虫害。麦草覆盖促使土壤水热条件改善,同时也有利于病虫害的潜伏和活动,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好覆盖田的病虫害预测预报。黑穗(黑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危害较重的麦田,禁止用麦秸覆盖。病虫害易发生地块,要在覆盖后用农药处理秸秆。地下害虫应以药剂
1拌种或在危害期撒毒饵的方法防治。
6.防治杂草。一般在播后到出苗前,每亩用乙莠水除草剂65~100毫升对水均匀喷洒在覆盖秸秆上;或在夏玉米7~8片叶时,每亩用克无踪80~100毫升对水定向喷洒杂草。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包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玉米整秆翻压还田、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还田、秸秆地膜二元覆盖和玉米整秆沟埋还田等多种方式。
1.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玉米成熟后,立秆摘穗、人畜力运穗出地;用铁牛-55配套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使其均匀覆盖地表;采用60WK深耕深松机或用60KW拖拉机带4~6铧深耕犁,进行深耕,将玉米秸秆全部翻入土中。
2.玉米整秆翻压还田。玉米成熟后立秆收获玉米穗,直接用60kW拖拉机带4~6铧深耕犁,进行深耕,将玉米秸秆直接翻入土中。
3.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还田。玉米成熟后立秆收获玉米穗;一边割秆一边硬茬顺行覆盖,盖67厘米,空67厘米(或盖60厘米,空73厘米),下一排根压住上一排稍,在秸秆交接处压少量土;第二年春天,在未覆盖秸秆的空行内耕翻、施肥、播种;秋收后,在第一年未盖秸秆的空行内覆盖秸秆。
4.玉米秸秆地膜二元覆盖。玉米收获后,硬茬隔行进行玉米整秆覆盖,第二年春天在未覆盖行内开沟、施肥、盖膜、打孔、播种。
5.玉米整秆沟埋还田。以133厘米为一带。秋季玉米收获后,在宽行距中间用铁锹式犁(不带犁铧)开出一条40厘米宽、20~27厘米深的沟,将玉米整秆尾压梢放入沟内,(每把约8~11株),埋土过冬。第二年早春,在不埋秸秆的窄行内开沟施肥,在埋入秸秆的垄上覆膜,在膜两侧种两行玉米。秋季收获后,倒行沟埋。即在窄行距中间开沟埋秆。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有哪些配套农艺:
1.选用适宜品种。玉米秸秆覆盖田改善了生态条件,所以应选用适宜本地气候的高产、抗病、抗倒伏、耐水肥品种。
2.防治病虫害。玉米秸秆覆盖地块,早春地温低,出苗缓慢,易感丝黑穗病、黑粉病,应采取种子包衣或“甲基对硫磷”、40%“拌种双”按种子量的0.3 %拌种。发现丝黑穗病和黑粉病植株要及时清除,最好深埋病株。玉米螟发生较严重的秸秆,应用“Bt”200倍液进行秸秆处理。
3.配方施肥。在当地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15%~20%的氮肥,以调整碳氮比,促进秸秆腐解。一般情况下,每亩生产600~800千克玉米籽粒,应施纯氮15~22千克,五氧化二磷7~10千克。
4.合理密植。在当地常规栽培密度的基础上,每亩增加300~500株。
5.化学除草。玉米秸秆覆盖田虽然可以抑制杂草,但丰雨年份,草害仍不容忽视。用除草剂在播后或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生长期间,定向喷洒杂草。
6.中耕培土。冷凉地区玉米整秆覆盖田苗期地温低、生长缓慢,第一次中耕要早、要深,在4~5叶期进行,深度达3~5寸,以利提高地温。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进行培土,预防倒伏。
冬小麦-夏玉米两茬还田技术要点:
在还田方式及操作方面要注意:小麦机收后,将收割机吐出的麦秸撒匀,用大马力拖拉机牵引旋耕播种机作业,一次性完成旋耕覆盖和夏玉米播种。秋季玉米收获时,摘穗出地,玉米秆直立于田间,用铁牛-55配秸秆粉碎机粉碎玉米秸秆,用旋耕机将粉碎的玉米秸秆浅旋入土(6厘米),用铁牛-55配条带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和小麦播种。
冬小麦-夏玉米两茬还田的配套技术有以下几点:
1.选用良种。选种时应适当选择比常规种植的生长期稍短,且需水肥条件高的品种,以发挥保护性耕作的增产优势。
2.配方施肥。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用量,调整碳氮比。若肥力较低的地块可在秋季旋耕时亩施农家肥1000 千克左右;若后期脱肥,可适量追施氮肥。
3.合理密植。在当地常规栽培密度的基础上,每亩增加300~500株玉米种植。
4.防治病、虫、草害。在应用种子包衣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整地用10%的锌拌磷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在玉米生长后期还要防治玉米螟等地上害虫。并采取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防治草害。
秸秆直接还田培肥改土技术的适宜区域:
要根据自然气候及种植制度的不同,不同区域宜采取不同的秸秆还田模式。在东南部春玉米种植带,宜推广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和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技术;在中南部小麦、玉米种植区,宜推广旱地小麦秸秆休闲旋耕覆盖技术和水地冬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技术;在中北部盆地玉米种植区,宜推广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和整秆翻压还田技术。
秸秆直接还田培肥改土技术实施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覆盖均匀。覆盖麦秸要均匀,达到地不露白,草不成坨。
(2)品种一致。进行麦草覆盖的地块应以本田覆盖为主,异地覆盖一般要求覆盖的麦草与生长的小麦品种保持一致,减少品种混杂。
(3)隔年深耕。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的田块,每隔3~5年应深耕一次,以解决土壤养分上下不均及耕作层变薄的问题。
二、稻麦两作区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稻麦两作区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在小麦收获后,使用秸秆还田机械,将收获后的小麦秸秆直接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再实施机插秧、抛秧、直播稻苗等机械化插秧技术。
稻麦两作区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技术流程包括:
(1)秸秆均布。作业前要将秸秆均匀撒在田间,以便于机械作业。
(2)灌水浸泡:机械作业前,一定要提前灌水浸泡12小时以上,待土壤松软后,泥脚深度达到10~20厘米时方可作业,耕深一般控制在15厘米左右。
(3)控制水深:在机组作业时,一般把水层控制在3~5厘米为宜。
(4)作业要求:埋茬深度达5~8厘米,起浆深度3~5厘米,耕后地表平整度≥85%。
(5)适速作业:机组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应根据土壤的软硬条件和秸秆还田数量合理选定,一般的田块采取作业两遍的方法,第一遍机具前进速度慢、旋耕深度略浅,第二遍速度可稍快,旋耕深度达到预定要求。
(6)行走有序:机组作业行走路线应根据田块形状和大小进行选择,要做到既不漏耕又不重耕。当地块宽度适合机组横向作业的情况下,应采取纵横交叉各作业一遍,这样有利于提高埋草率和平地效果。
稻麦两作区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配套农艺措施:
(1)肥料运筹:在水稻返青初期,要早施用氮素化肥,促起早生快发。建议
使用尿素4~6千克。因其苗期应增加氮肥用量,后期随着秸秆分解强度的减弱,被固定的氮素会慢慢释放出来,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应减少氮肥用量。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幅度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条件类型,不同还草量作适当变化。
(2)水浆管理:水浆管理应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经常轻拷等方法,尽量避免有害物质的积累。一般于栽后15~20天排水晾田。
(3)施用秸秆快腐剂:用RM快腐剂100毫升加1%尿素溶液25千克,还田前喷洒。秸秆快腐剂施入土壤后能加快当季秸秆的分解,也有利于提高土壤自身分解秸秆的能力。
稻麦两作区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适用于稻麦两作水稻产区。
三、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要点:
(1)农作物秸秆收获还田机械化技术要点。小麦秸秆收获还田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直接进行田间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
(2)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化技术要点。此技术的应用以玉米秸秆的青贮加工为主,有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两种,即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摘穗、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厘米长,含水量一般为67%~75%,装入塑料袋或窖中,压实排除空气以防霉菌繁殖,然后密封保存,40~50天即可饲喂。
(3)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要点。将玉米蕊、棉柴、玉米秸、麦秸等干秸秆粉碎后作为原料,经过气化设备(气化炉)热解、氧化和还原反应转换成可燃气体,经净化、除尘、冷却、储存加压,再通过输配系统送往用户,用作燃料或生产动力。
(4)农作物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成套技术要点。以玉米秸、稻草、麦秸、葵花秆、高粱秆之类的农作物秸秆等低值粗饲料,加转化剂后压缩,利用压缩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使秸秆氨化、碱化、熟化,使秸秆木质素彻底变性,提高其营养成份,制成品质一致的颗粒状饲料,成为反刍动物的基础食粮。经加工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粗蛋白含量从2%~3%提高到8%~12%,消化率从30%~45%提高到60%~65%。该技术适用于公司加农户模式,能工厂化生产,商品化流通,生产成本低。
(5)农作物秸秆有机肥生产技术要点。利用大型铡草机将秸秆粉碎,用水把秸秆浸透,分层在秸秆上撒上畜禽粪便和腐解剂,堆制过程中用机械均匀翻动,再堆成半圆体进一步腐熟,数日后晒干粉碎,由秸秆有机肥造粒机加工制成颗粒状肥料,再装袋运输和销售。
(6)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要点。利用秸秆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剩余的蘑菇糠是优质有机肥还田。
(7)农作物秸秆工业用品加工技术要点。以玉米秸、麦秸等各种秸秆为原材料,利用高压模压机械设备,经辗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具中加压成型,制成各种高质量的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的纤维板材制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适宜区域:粮食作物主产区。
秸秆(稻草)综合利用:20、稻壳水泥混凝土21、废旧聚乙烯和植物秸秆粉再生板材及其生产工艺22、高强轻质稻壳灰保温砖及其制法23、户用秸秆气化炉燃气灶24、化学秸秆固体燃料2......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但是却......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秸......
关于辽阳市秸秆资源总量及能源化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建议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