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卫同志个人事迹_王继才同志的个人事迹
刘洪卫同志个人事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王继才同志的个人事迹”。
刘洪卫同志个人事迹
他是一名医生,终日奔波在乡村,为全镇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他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无私的挽救了一个生命;他是一名志愿者,常年捐助一名小学生……
今年28岁的刘洪卫是一名医生,2007年从德州卫校毕业后,在平原县前曹镇卫生院参加工作。多年来,他始终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服务病人,多次获得先进称号,能用自己的力量给别人帮助,是他最幸福的事。
多年奔波于乡村 为全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每个月,刘洪卫都会定期来到社区卫生室,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年人查体,并现场讲解健康知识。
2010年,刘洪卫开始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他先后开展了为农村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和孕产妇及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等多个项目,从坐等病人前来就诊转变为主动到群众中宣传保健知识,守护百姓健康。
为全面开展工作,他常年奔波在乡村,每天早出晚归,没有节假日。4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镇20个社区、76个村庄,为2.79万老人建立了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指导他们科学饮食,并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定期查体、回访。
2012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刘洪卫被县卫生局评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被县卫生局聘为“健康山东基层健康指导员”。
捐献造血干细胞 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每当在电视上看到白血病患者因为配型不成功而丧失年轻的生命时,刘洪卫都感到无比痛心。其患者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一旦罹患此病将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很大的不幸。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所学到的医学知识,更多的去减轻患者病痛,挽救他们的家庭。多年的医疗实践,让刘洪卫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遗传病和部分恶性肿瘤的最有效手段。
在2012年5月的世界红十字会日活动中,刘洪卫参加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一年后的八月份,正在上班的刘洪卫突然接到了德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的造血干细胞与患者初筛配型成功,并征求他的捐献意愿,刘洪卫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用他的话说,在无血缘关系的人群中,这毕竟是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能够配型成功,感到很幸运!
刘洪卫签署了再动员同意书后,并没有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而是自己开始悄悄的做准备,戒烟戒酒、饮食清淡、早睡早起、适量运动,刘洪卫一边上班,一边按着自己的计划一步步的准备着。
经过高分辨配型和全面查体,刘洪卫成为受助人最佳配型人选。而这时,正恰逢儿子的降生,妻子正在修养,在妻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他却踏上了捐献之路。看到襁褓中的儿子,这位年轻的医生对生命又多了一份感悟——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馈赠,传递的是生命火种。
家人得知配型成功消息后,都在为他的身体健康担心,而他用自己所学到的医学知识,耐心的向家人解释,逐渐打消了家人的顾虑。而善解人意的妻子桑雪玲却很支持刘洪卫的决定。用她的话说,毕竟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
此后,家人便开始为捐献做准备。晚上妻子一个人带儿子,让他休息好;排骨汤、红枣汤,这些原本是哺乳期妻子的专享品,也为他准备了一份。最为上心的还是刘洪卫自己,每天晚上九点半准时入睡,六点半准时起床,坚持锻炼,将身体调整到最好的身体状态,捐献造血干细胞。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3月21日,刘洪卫踏上了赴济南捐献的征程。出发前,他悄悄地把儿子的照片保存到手机上,这样在济南的时间里,想儿子的时候可以随时看看儿子的照片。
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了5天的动员剂注射之后,3月26日刘洪卫被推进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四个小时的时间里,他纹丝不动忍受着全身的酸痛,积极配合着采集工作。看到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越来越多,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用他自己的话说,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越多,患者活下来的希望就越大。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医务人员将刘洪卫捐献的193毫升造血干细胞转交给北京某医院的工作人员。他也因此成为平原县第四例,德州市第十四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得知患者是一名十多岁的儿童时,刘洪卫越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3月28日,刘洪卫凯旋归来。母亲见到“久别重逢”的儿子,留下了激动地泪水,用他的话说,从小到大自己都是母亲的心头肉,虽然这次家人同意了,但还是一直放心不下。
现在刘洪卫不只是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还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的宣传者,他在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一方面讲解健康知识,一方面义务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增进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了解,积极鼓励动员社会青年踊跃参加与捐献。
资助贫困儿童,定期到家中看望
长期的医务工作,使刘洪卫对患者家庭所承受的痛苦感同身受,也萌生了恻隐之心。在大刘寨社区走访过程中,刘洪卫了解到,该社区年仅10岁赵赛,父亲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她和弟弟寄居于大爷赵宗江家。而赵宗江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患病的妻子,同时,还要供养上高中的儿子和赵赛姐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洪卫动员全院职工,自发的开展了捐助活动,为赵赛送去了衣物、书包、字典等学习用品。用刘洪卫的话说,孩子马上就要考试了,得提前做好准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从此之后,刘洪卫的心里,又多了一份牵挂。
***
“群众在我心中”最美医务工作者前曹镇卫生院刘洪卫我是前曹镇卫生院一名职工,2005年从德州卫校毕业,2007年参加工作,从最初对这个职业的陌生,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爱上了这......
生命的守护者 群众的贴心人 ——平原县王庙镇苏集卫生院刘洪卫事迹简介多年奔波于乡村为全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
刘洪卫最美医生生命的守护者 群众的贴心人——平原县王庙镇苏集卫生院刘洪卫事迹材料刘洪卫,男,汉族,1986年 1月26日出生,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7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
刘义权同志出生于巴蜀山区的一个贫苦家庭,入伍后,因为表现出色,不到3年就从地处大山深处的某导弹基地工程建筑团,调到第二炮兵司令部办公室保密档案科工作,并被提拔为干部。当时,......
刘义权同志出生于巴蜀山区的一个贫苦家庭,入伍后,因为表现出色,不到3年就从地处大山深处的某导弹基地工程建筑团,调到第二炮兵司令部办公室保密档案科工作,并被提拔为干部。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