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的儒家文化之于企业管理的优劣_企业管理部个人总结

2020-02-27 其他个人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个人总结的儒家文化之于企业管理的优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管理部个人总结”。

儒家文化之于企业管理的优劣势分析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厚重深远,是中华文明的精神积淀。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说占据了两千余年的统治地位,这已经能充分证明其魅力。它的很多管理思想具有超时代性,在现代管理中仍然适用。我们应深入挖掘儒家思想的超越因素,点亮智慧,摒弃不合时宜之处。将孔子思想的精华与现代企业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一种充满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下面,对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一、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

1.“八条目”对企业管理有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里的“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不仅是个人修炼提高的写照,它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一个企业的创建往往是因为其创始人内心存在一个愿景,并且能够让其愿景被一群人所认同,使得他们愿意追随他成立一个能够实现愿景的组织。如苹果公司的企业愿景是“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华为公司则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优秀的企业将愿景作为企业经久不衰的推动力——推动着企业成长,激励企业不断向前。企业是依附于市场存在的。为了实现其愿景,就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即所谓的“格物致知”。“修身”意味着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个人素质。《论语·子路》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里的“身正”即是指管理者自身的品性要好。一个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才能和品德,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像引发蝴蝶效应一样,在企业中产生巨大影响。“修身”能够帮助管理者正身,使其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企业员工做好内修后,企业就可以开始外练,实现其价值:“齐家”是指一个企业的内部建设,包括文化建设、组织结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等;“治国”则体现了企业在国内市场创建了自己的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还要走出国门,面对世界,这就可以说是“平天下”。“八条目”的每一步都是有先后的,企业不可以急于求成而逾越中间步骤。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由内到外平衡发展。

2.中庸之道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执中而不走极端,追求一种和谐与平衡。遵循中庸之道并不意味着企业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中庸之道正是一种“穷则思变,变则通”思想的体现:当环境改变时,原本中庸的状态就可能变成一种极端状态,企业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企业需要随着经营环境变化而变化,抓住消费生命周期,提供适合的服务和产品。

现代经济市场是丰富多彩的,市场的丰富性在于众多市场主体、客体的相互容纳、相辅相济,并行不悖。若是企业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拆台则不会有出路。如蒙牛集团在发展初期为了避免与同在内蒙古发展如日中天的伊利集团发生冲突,它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口号,并且声称要“做内蒙古第二品牌”。蒙牛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存在就是合理”这一真理,闭伊利之锋芒,在学习中寻求发展,最终创造了史无前例的1947.31%的成长速度,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名飙升到现在的前5名之列。中庸之道对于管理者来说同样重要,要能够在进退间保持自己的平衡。“打工皇帝”唐骏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深谙职业经理人的“NO.2”之道,进退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他能

跟前任东家(都是全球首富或者中国首富)平和地分手,甚至还让其主动给他一顶荣誉桂冠,也能够借机铺垫、承上启下,让新东家跟着“沾光”,使得老板被公众视为新首富的“种子选手”。他的分寸感让人吃惊,似乎永远都举止得体,真正做到既不会功高盖主,也不让自己显得平庸被埋没。

3.人本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人本管理即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发展最

主要的资源,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被提升到国家和管理者之上。它强调顺应“民意”,认为人和胜过天时地利。儒家人本思想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强调了对企业员工的爱护、培育和任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企业管理中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和方法,能使企业具备

坚实的微观基础,顺应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趋势,推进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现代中国企业管理总是会出现一些管理形式与企业实际运作状况不配套、不

协调,管理严重超前的现象。这往往是由于其管理方法并不是企业自己自然发展的结晶,而是“泊来品”,是照抄照搬西方优秀企业的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忽略了中国国情和企业自身的状况。这种盲目引进使得企业抛弃了自己好的传统与管理模式,而生搬硬套地给自己穿上“过于肥大”的管理“外套”以致管理内容超脱于企业实际,并往往较难发挥效用。

二、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劣势。

1.人治文化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仅依靠儒家文化所宣扬的人治是远远不够的。法律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起到调节和制约作用强制性地制定关于企业竞争的种种规则反对欺诈反对牟取暴利反对不正当竞争严惩经济犯罪活动等。这一切是人治远远做不到的。尤其是进入国际竞争时代,中国企业还要接受国际市场准入制的检验儒家的人治就更难适应要求。

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一切计划制订策略研讨、生产

实施、财务管理以及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等企业行为,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范畴之内。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本身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而儒家强调的礼法和德治,历史上的“外儒内法”其实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制经济。

在中国,以法治企一直难以形成,讲“人治”不讲“法制”的历史惯性导致了

市场经济中大量的“非市场经济因素”难以消除,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正常发展。

2.奴性文化

儒家文化所培养的人格基本特征是驯顺和服从这是对国民的最大毒害。事实

上它已经形成国民的集体无意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应当批判儒家的中庸之道被庸俗化的现象比如说“枪打出头鸟”“不当第一,不耻最后”。

在企业内部,受中庸之道潜在影响很多员工已经失去了勇于发表意见的冲动

和做事的热情要不要提出好的创意, 提出来同事会怎么看我,怎样提出创意才会给足上司面子。显然中庸之道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创新,因为怕出头因为怕挨整。

创新是使企业步入快速发展占领市场的重要措施。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企业难以及时针对变化了的情况采取应对之策及时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足以让一个企业陷入灭顶之灾。

无数企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证明变革创新是一个企业保持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而这种创新型文化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员工的未来。

奴性文化可能损害企业的有效反馈机制缺乏各部门的沟通和反馈。必然导致其决策背离企业内部条件。任何企业的战略制定都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战略的决策必须居于企业的内部条件,缺少员工的反馈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3.专制文化

儒家文化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纲常伦理对人性的扼杀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企业文化对此不觉醒的话, 必将沦为奴隶文化企业将沦为“制造顺民的大工厂”。这种管理方式使许多企业经营者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决策中心的“霸气”。这种霸气不仅影响了自己决策的科学性也失去了决策的集体民主性。

碎死的超同公司就是一个血的教训。其董事长吴李明自以为是,对他人的异议嗤之以奥,决策上的专制是公司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曾经在美国风光一时的王安电脑公司总裁王安在决策中多次固执己见,加剧了公司的惨败。当别的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他不听下属的忠告拒绝开发坚持用老套生产线,导致产品与市场脱节在任用接班人时又一次独断专行不顾下属强烈反对任命平庸的儿子为总裁。结果使公司雪上加霜,江河日下。

如果建构的是一个儒家文化式的企业文化,企业就会缺少一个开放沟通大家参与的氛围员工的活力和激情难以调动起来受儒家文化的熏染,中国的企业文化天然地带着浓重的“唯上是从”的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发挥。

4.家族文化

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家族式管理至今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应用,尤其是民营企业很多衰败甚至破产公司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家族式管理缺乏完善的科学的治理机制。

一些企业领导习惯将自己与员工的关系看成家长带孩子、师傅带徒弟把自己当成中国传统家庭的家长使员工难以产生工作的激情和活力。

王安电脑公司夭折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这个强大而繁荣的电脑帝国在短短的五六年间夭折原因之一就是家族式管理取代了 “专家集团控制聘用优才管理”的通用方式,任人为亲,用人严重失误遵循子承父业的古训不顾众多董事和部属的强烈反对,任命他的儿子为公司总裁。这个任命令董事会大失所望,一些追随王安的高层管理人员愤而离去。王烈赴任仅一年,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亏损额高达亿美元。一年后,公司每况愈下不仅失去市场,也失去了顾客的信心。

家族式的管理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完善的、科学的治理机制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企业应该在保持企业效率和速度的同时完善规范管理制度更多地依靠组织效能的提高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5.血缘文化

儒家的家族文化很容易派生出血缘文化。其危害在于破坏企业的用人机制难以形成真正的团队精神。

一些主管在用人方面靠一种近亲繁殖,在他们负责的企业或部门中总是聚集一群老乡、老同学、老同事这就往往使新加入企业而有较强个性和能力的员工难以融入兼并重组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可能会给新团队加盟集体带来障碍如果没有大团队精神人才队伍就很难成长事业就很难成功。

个人总结的儒家文化之于企业管理的优劣

儒家文化之于企业管理的优劣势分析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厚重深远,是中华文明的精神积淀。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说占据了两千余年的统治地位,这已经能充分证明其魅力。它的很多管......

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

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管理,管理的重心在于管人,管人的精髓在于管心,管心的精髓在于共同认可的文化。文化是企业发展之魂,儒家文化是管心的文化,儒家文化应该成为......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儒家文化

一、儒家人本思想与企业管理的本质联系(一)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而“仁”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人”,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爱护人。在儒家思想中......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启示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当前中西方管理思想有着不断交流融通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一个博......

我看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

我看儒家管理智慧李军教授关于《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智慧》的讲座,对于一个缺少传统文化底蕴的理工毕业生来说尤为一顿文化大餐,让我意识到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的作用......

《个人总结的儒家文化之于企业管理的优劣.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个人总结的儒家文化之于企业管理的优劣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企业管理部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优劣 之于 企业管理部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优劣 之于
[其他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其他个人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