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湖州市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_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上半年湖州市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湖州市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 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动物及其产品的可追溯已成为各级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加强动物标识,建立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执行《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具体要求。通过对动物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对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及动物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做到“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从而实现在发生疫情或出现质量安全事件时,能对动物饲养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不同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追踪与溯源,所以有效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系对构建食品安全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2016年度湖州市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配备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进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凭借“十二五”规划中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市给开发区和度假区共配发移动智能识读器35台,防疫IC卡35张,目前,根据统计,我市共配发识读
器338台,其中由于年久损坏等原因报废96台,2016年拟新增识读器190台,向省里申请SIM卡152张,已拿到60张SIM卡,以满足信息上传需求。
(二)追溯信息上传情况1、2016年上半年统计操作次数情况。全市合计16738次,同比增加72.36%。其中,德清县共操作6015次,比去年增加4893次;长兴县共操作4939次,同比减少1.57%;安吉县共操作2018次,同比增加3.12%;南浔区共操作3137次,比去年增加2252次;吴兴区操作525次,同比减少27.98%。
2、2016年上半年统计操作头数情况。防疫信息上传率计算方法按照2015年牲畜出栏数据进行统计〔防疫信息上传率=第一季度实际操作头数/(2015年生猪出栏量*7)〕。
上半年全市合计952508头,同比增加285.86%,防疫信息上传率为12.73%。其中,德清县共操作550432头,比去年增加547788头,防疫信息上传率为19.77%;安吉县共操作78711头,同比增加4.67%,防疫信息上传率为11.18%;长兴县共操作129734头,同比增加11.39%,防疫信息上传率为12.54%;南浔区共操作165354头,比去年增加145007头,防疫信息上传率为8.977%;吴兴区操作为24923头,同比减少22.59%,防疫信息上传率为2.57%。
(三)生猪耳标佩戴率情况
生猪耳标佩戴率计算方法按照2015年牲畜存出栏数据进行统计(生猪耳标佩戴率=上半年耳标使用数/2015年生猪出栏量)。
上半年全市生猪耳标佩戴率为33.04%,同比上升11.59个百分点。其中,长兴县生猪耳标佩戴率为56.32%,同比上升3.27个百分点;吴兴区生猪耳标佩戴率为63.09%,同比上升30.16个百分点;安吉县生猪耳标佩戴率为59.45%,同比上升23.3个百分点;南浔区生猪耳标佩戴率为43.63%,同比上升10.31个百分点;德清县生猪耳标佩戴率为0.25%,同比下降3.13个百分点。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耳标管理不够规范。个别县区在根据耳标编码在网上进行查询时,只能查到耳标所属县,而不能直接查询到耳标领取人及耳标所属乡镇或养殖场(户),如果没有检疫证明和耳标发放记录,就很难查到动物的详细产地,耳标就失去了它的追溯作用。个别县区在网上查询标识信息时,存在防疫信息缺失或者不全的情况,如果没有纸质台账,就无法明确畜禽个体的相关信息。
(二)个别地区耳标佩戴率较低。
二维码耳标是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基本信息载体,由于动物间互相撕咬或者磨损,会造成耳标脱落,因此规模场为了避免麻烦,平时不戴耳标,在出场销售有需要 3
时佩戴耳标,或存在不戴标出栏情况,造成生猪耳标佩戴率低。有的县使用不是今年领用的耳标(以前的库存),造成佩戴率低,应引起重视。
(三)追溯信息上传率较低。
追溯信息上传是追溯体系建设中关键的步骤,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目前,各县区离目标要求差距很大,有待提高。而导致追溯信息上传率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县区对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抓好这项工作;二是大规模场在配备识读器的情况下,没有按要求上传信息,少部分规模场由于没有识读器而无法上传;三是对于村动物防疫员,各地没有具体落实追溯信息上传的报酬,而且村级防疫员队伍存在老龄化问题,文化素质低,无法准确掌握操作程序,因此出现免疫后防疫信息未上传的现象;四是其他一些客观原因,比如SIM卡的损坏,网络不畅通等会造成信息无法上传。
三、下一步工作和措施
(一)两种方式,规范标识管理。各县区应当建立畜禽标识申领、签收、入库、发放、使用、回收、销毁、检查等台帐,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做好畜禽标识回收、销毁、监督等台帐。畜禽标识的申请、签收和发放同时使用网络和纸质材料两种方式。网络和纸质材料申购和签收的内容应一致,网络申请、签收和发放在 “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
完成,发放信息要准确到二次发放情况,具体到养猪场(户)单位名称。
(二)两种手段,加强追溯信息上传工作。各县区要督促畜禽养殖场、村级动物防疫员在使用畜禽标识时,应用识读器或者在“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网站上登记耳标号码,并在免疫后及时使用识读器或者通过“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网站补录免疫信息。
(三)以检促防,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各地要加强检疫监督执法,严禁未佩戴耳标的生猪上市,并对耳标进行信息识读,没有免疫信息不得开具检疫证,进一步强化耳标佩戴和信息上传工作,从而促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四)积极开展培训,提升软实力,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分别在去年12月18日和今年4月8日举办了两次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培训,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工作,加强使用技术培训工作,确保防疫信息及时全部上传。定期通过各种形式对追溯体系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识读器的使用及信息的上传等工作。
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平台方案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追溯体系。从畜禽养殖的喂养、免疫、监督、检疫、出栏交易、运输、屠宰,再到动物产品的检疫、运输、......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概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以畜禽标识(动物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为基础,在动物生命周期......
**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动物防疫标识溯源系统项目以来,实现了与农业部及省、广安市网络化传输报送动物疫情及订购防疫标识的信息化管理,为**市兽医卫生监督、动物重大疫情监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下面是详细内容。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