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研讨会发言稿_中考地理总结发言稿
中考地理研讨会发言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地理总结发言稿”。
2011年中考地理研讨会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本人能代表武冈展辉国际实验学校来参加我市2011年中考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我想借此研讨会的机会,和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共同交流探讨有关中考的经验和策略,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希望从兄弟学校学到更好的经验。下面,我从5个方面做个简单介绍。
一、增强复习的重视程度
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为了生地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学校初中部教师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块想,齐心协力,精诚协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地会考风格。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
①对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把生地中考成绩纳入班级的考核中,从而调动了每个班级的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②校领导以及年级组召开了多次会议,向班主任、学生、家长宣传生地中考的重要性,从而引起了家长和学生足够的重视,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学习气氛。
2、班主任和同事的积极配合。我校初二年级组是一个优秀团结的集体,各班班主任都非常敬业。为了使班级取得优异成绩,班主任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①班主任主动配合地理老师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对班级学生课堂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并把这些作为班级期末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②与家长主动交流沟通,取得家长支持。
3、地理组老师密切合作。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的三轮复习。我们对地理复习有个统筹安排,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详细制订了三轮复习进度。
第一轮复习课本基础知识,认真梳理教材,构建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第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系统化,强化基本能力。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出的不足,查漏补缺,对优生来说,让他们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在小组内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这种形式让优生对思维量大的难题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对中等生来说,要想快速提升成绩,要求这部分学生建立错题集;对于学困生来讲,一方面多鼓励和疏导,另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帮助他们,耐心讲解,始终不舍不弃。第三轮综合复习,通过做会考模拟和综合试题,查漏补缺,提高实效,全力冲刺。
(附教学进度)
2011学年度上学期
第1-5周八(下)全册、湖南地理
第6——10周全面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复习)
第11——14周全面第二轮复习(综合训练)
第15—会考前
全面第三轮复习(中考模拟训练)
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认真细致研究《教材》、《复习指导丛书》及《课程标准》,注意收集中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使教学有的放矢。八年级地理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复习时不可能也做不到面面俱到。
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不能只把《教材》中的内容机械的呈现给学生,而要在理解《课标》和《指导丛书》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分析与把握,宏观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地理主干知识。“重点问题重点考、重点问题年年考”是中考地理命题的显著特点。近几年中考试题有些知识点的复显率相当高,如地球地图知识、气候知识、世界区域地理的读图,中国自然环境知识、我国四大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等重点知识应反复强调,注重归纳总结,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应用。复习时要围绕主干知识来重点选题、做题。教会学生关注教材方框内标题的内容、课本上的插图、课后的活动题。此时教材中“活动”内容的功能已经从简单的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变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帮助学生总结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在课件中讲述)。教师要重视对《复习指导丛书》的研究,重视对历年中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中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中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必须把考试说明和中考试题渗透在备课里,体现在课堂上,落实在训练中。1.该书仍然为今年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书中内容在中考中的体现比例仍与往年一样。2.本书内容的编写每年不同,主要是作为最后一轮总复习使用。3.要引导学生掌握好书中的知识点和要求,做好书中的练习,做到精练精讲(在课件中讲述)。
教师要关注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产生联系。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考试题的切入点。命题材料多取材于新闻报道、时事动态、各种数据等资料,命题的地理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触及较多。如在2009年中考中就涉及到:我国护卫舰到亚丁湾进行护航任务;首座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首次在太空行走;金融风暴席卷世界。2010年中考中就运用了:全球频发地震、奥巴马访问亚洲四国、武广高铁等。今年中考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梳理如下:
(1)宇宙探索与极地科考 :嫦娥二号发射、第27次南极科考、第4次北极科考等。
(2)全球极端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南冻北旱、北美和欧洲暴雪、舟曲泥石流、巴基斯坦洪灾、智利矿难、巴西洪水和泥石流、澳洲洪灾等。
(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1中央一号文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高铁和跨海大桥的建设如京沪高铁全线铺通、青岛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等。
(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5)南非世界杯和广东亚运会
(6)海峡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7)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兴战略产业:大北京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等、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节能汽车、新能源开发等。
(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经济引擎启、2010新疆工作会议和喀什经济特区成立
(9)国际会议:G20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坎昆会议等
(10)国家领导人的访问: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等
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那么引导学生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课本,从课本中找出相关的知识点答题才是解题的关键(在课件中讲述)。
中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重中考信息的收集。
三、加强复习的学法引导
地理知识点的复习很多时候都得把文字梳理与地图梳理结合起来,强调空间思维。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因此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地图的学法指导。一般所有重点知识都有相关地图,以地图为中心掌握相关知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就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学习模式(文字与地图的结合技术)。对重要的图,要反复强调,一幅幅过关,熟练掌握,如:经纬网图、七大洲四大洋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在地图教学中,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停留在挖掘图中的地理信息,还应将图中信息与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概括的能力。地图的类型在前面已有阐述,这里只重点讲讲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地图填充——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区域地图(自摹或由教师印制),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湖泊、高原、平原、盆地、自然带、铁路线、城市、矿产地、农业工业区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文合一,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如复习《中东》一节时,要求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其两洋、三洲、五海;画出波斯湾沿岸石油外运的三大路线,这些一旦离开生动具体的地图,根本就是海市蜃楼,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再如复习《美国》一节时,将美国地图上应识记的知识点归结为:一条河流(密西西比河)、两列山脉(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两个邻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大海域(太平洋、墨西哥湾、大西洋)、三种矿产(煤、铁、石油)、五大农业带(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六大城市(纽约、华盛顿、休斯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要求学生在图上落实,把知识融入一幅 “美国地图”中;
2、画图训练——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人口折线曲线图(依据提供的数据画图);
3、图表计算——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高度、比例尺、温度与海拔等。这样地理教材就会越学越薄,越学越少,达到概念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四、注重答题的规范化
(一)、选择题答题的规范化
选择题这种题型知识覆盖面广,测试功能非常全面。该题型在地理中考中的分值约占45%,所以解答选择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理考试成绩。
一是了解题型结构。
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它有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几部分。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扰项。一般而言,一道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项(故称单项选择题),其它三个选项起干扰迷惑的作用,迷惑性越强,误选率就越高,难度也越大。下面结合中考选择题来谈:
1、正误选择题:题干中往往有 “„„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这类选择题一般是基础知识测试题。主要用排除法、直选法等。解题时要注意对四个选项都要进行判断,切忌想当然,或只看了一个熟悉的选项而不顾其他选项。
例
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A.北海道B.四国C.九州D.本州
例
2、不完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组是
A.中国、法国B.英国、俄罗新
C.美国、德国D.中国、美国
2、最佳选择题:题干中往往含有“最”这个关键字,即在给出的选项中找出最佳的或是最合适的选项。所给选项往往与题干都有联系,但联系最为密切的或最为合理的选项只有一项。主要用比较法、优选法等。
例
1、日本某服装公司需从印度购买大批麻纺织品,采购员前往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A.孟买B.新德里C.加尔各答D.班加罗尔
例
2、志强带了个外国同学回家住了两天,志强的妈妈注意到这个外国同学比较喜欢吃鸡腿、鸡蛋、熏肉,喝牛奶,不太吃大米饭。他最有可能是
A.英国人B.印度人C.日本人D.泰国人
例
3、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一批承担心里救助任务的志愿者要从上海迅速赶往成都,他们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D、航空运输
3、因果选择题:由因求果:题干为原因,选项为结果;由果推因:题干为结果,选项为原因。主要采用分析推理法、逆向思维法、直选法
例: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该地震的形成与
A.非洲板块跟印度洋板块张裂有关
B.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
C.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
D.亚欧板块向印度洋板块俯冲有关
4、组合型选择题:选项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项目组成,是多项选择题变成单项选择题的一种主要形式,往往比其他类型的选择题要复杂一些。主要采用排除法等。
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②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③有许多侨乡④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5、时空顺序型选择题:把地理事物或现象按时间或空间排序的选择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按题干要求排序。根据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确定两到三个,一般就能选取正确选项。
例:小强到欧洲旅游,他先看到了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上很多人在进行日光浴,然后看到了风车和郁金香,最后看到了午夜太阳,他旅游的路线是()
A、从东到西B、从西到东C、从南到北D、从北到南
二是把握解题步骤。
1、明确题干要求: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2、分析解题条件: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显性或隐性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三是运用科学方法。
(1)、直选法: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例
1、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的最大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红十字会C、欧盟D、联合国
例
2、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A.0°B.40°NC.20°SD.66.5°S
(2)排除法: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错误选项排除(1—3项),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切忌将正确选项排除,即排除该项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自己有100%的把握,并且运用此法最后要复查。例
1、下列四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横断山脉B.天山山脉C.大兴安岭D.昆仑山脉
例
2、下列各省级行政区,既与俄罗斯相邻又与蒙古为邻的是()
A、新疆、内蒙古B、甘肃、吉林
C、新排除法疆、甘肃D、内蒙古、黑龙江
(3)优选法: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优法进行取舍。
例
1、影响我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因素()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
C、地势因素D、气候因素
例
2、农业生产中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最有可能发生在()
A、亚马孙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
C、刚过盆地D、四川盆地
例
3、我国家用电器、服装、儿童玩具等生活用品的主要产地是()
A、沪宁杭地区B、京津塘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D、辽中南地区
(4)图解法:利用图册、课本示意图辅助解答选择题。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等方面,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迅速查找图册及课本中的有关示意图,直观地表现解题条件或将条件具体化。
例
1、贝贝一家暑假从郑州出发乘火车旅游,带回家的照片记录了他们在西安、兰州、吐鲁番等地的合影。请你判断贝贝全家的乘车路线是
A.京哈—京广线 B.宝成—成昆线 C.兰青—青藏线 D.陇海—兰新线
例
2、小明的中国政区塑料拼图掉了一块,空缺位置的右边是江西,左边是贵州,上面是湖北,下面有两广,缺失的这
个省区是
A.湖南B.四川C.重庆D.安徽
(二)综合题答题的规范化
综合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像、图表资料等形式出现的。同学们应具备从文字表述或图像、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从而解决问题。
首先,读懂题意。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地从资料中提取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做到图文兼顾。
其次,看清要求。地理学科对地图的考查始终是个重点,在综合题部分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一点:不要忽略题目中一些特殊要求,如审题不细,容易忘做“用„„,将„„填(涂)在图中适当位置”之类而失题丢分。
最后,规范答题。在将题目整体浏览一遍之后我们就要下笔了,这时要注意做到:一是要点完整,意思全面,条理清楚(主要的写前边,次要的写后边),表述准确,体现因果关系。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个方面训练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的情况。如:2009年的中考题中考生对于“请结合其位置说明为何乞力马扎罗山雪冠被人们视为奇景。以及这一奇景的形成原因。” “山顶冰雪曾经消减,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关吗?如果有关,你该怎么做?”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反映出考生这方面的缺欠。因此,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用规范性地理术语表达地理知识。尤其是地理开放性试题(地理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列举世界和中国之最、给漫画拟主题、讲原因、提建议、给材料提问题等。)更要让学生平时多练多写。二是书写规范、杜绝错别字和笔误。
五、狠抓“检测”、“讲评”环节
复习时除了精讲考点,还要选择一些合适的、编写水平高的课辅资料供学生自学和做练习,同时做好定时定量的正规检测工作。考后教师要认真做好阅卷、统计、计绩工作,还要做好试卷的讲评工作。讲评要做好如下工作:
1、遵循五个原则: ① 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② 纠正错误,分析原因; ③ 不要面面俱到,做到精讲; ④ 分析错误,人人参与; ⑤ 贯通前后知识,跃上新台阶。
2、明确讲评目的:笼统地说,讲评的目的在于教与学双方通过讲评,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教与学的过程中加以解决。具体地说,就一份试卷,讲评的目的在于重点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学生指点迷津,同时深化试卷所考内容。讲评一是对试题本身的分析;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三是对教师本人教学情况的检查。
3、优化讲评过程:讲评课要加强针对性原则,紧扣命题思路和答题思路,优化讲评过程,切忌主观讲,客观无针对性;简单对答案、分析不透、要点不清、就题论题不归纳总结,不深化,讲完了事,不抓跟踪练习。应当做到: ① 讲评知识点; ② 指导做题方法和技巧。下面是我校的具体操作:地理学科教学时间特别紧,利用每周仅有的两次课堂时间进行测试和讲评,被认为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通常我们是以学校的周考为契机,以高质量的检测敦促学生,进而带动下阶段的试卷讲评。每次周考检测过后,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作好批阅与讲评。这往往是学生最期盼和最关注的一个环节,听讲的精力能达到空前的集中。对教师来讲,这也正是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甚至触发其激情的最佳时机,很多典型方法、重要思路在这时候加以强调,会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所以,讲评也是我们最期盼和最注重的一个契机。
最后顺便说及考查形式:今年中考应还是开卷考查形式,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校地理教师的积极性,相反我们会以更高标准来对待今年的生地中考。在这里我先亮亮自己的观点: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分布等地理事实性知识,回答的是“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这部分知识在地理学习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正确运用地理语言、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地理技能的关键,也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要求学生以观察、记忆为主。因此开卷考试弱化了学生对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再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开卷考试理解有失偏颇,组织考试不严谨合理,那么回归闭卷也是大势所趋(长沙、株洲、湘潭等地都已回归闭卷)。
以上只是我校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体会,有不对的地方,请领导和同行们多指正,谢谢!
武冈展辉国际实验学校邓向阳
2011-2-28
中考地理研讨会发言稿中考地理研讨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珠海十中的王金武,今天很荣幸能够代表我们学校地理备课组在这里谈一下我们在......
2013年下期茶陵县地理中考研讨会发言稿2013-10-14 11:18:31|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一年一度的经验交流会,如......
2015年片区五校联考地理研讨会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本人能代表苏家垱中学来参加这次片区五校联考地理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我想借此研讨会的机会,......
协作区初中地理新课程研讨会发言追求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有人说,开展教研活动,能不能很快解决我们教育中的那些存在的问题呢,能不能很快改善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呢?我说不。......
我的中考总复习——2014年中考研讨会发言稿各位同事:大家好!非常感谢蒋老师给我这个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我是丰田初中曾裕福,近年一直在教学第一线。09、10年中考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