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_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把握文章的精巧构思。3.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4.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遭受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人生是一杯酒,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固然有春风得意马蹄急的幸运儿品尝到了其美味,但更多的是一代又一代失意的文人品尝着苦涩,他们怀才不遇,抱负难展,有的郁郁寡欢,有的寄情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我们刚刚学习过《赤壁赋》,了解到苏轼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精神情怀吧。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 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其中之一的《小石潭记》,今天将一起学习其中的第一篇。三.解题.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始得”,初识,初游.暗含了初次遭遇西山,透露出偶然而又惊喜的心情。“宴游”,宴饮游乐.“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山水游记是柳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间,文笔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四、疏通课文.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2.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3.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4.集体解疑,教师点拨。5.翻译全文。词语小结
A、古今异义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 游~乎始。(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更换交替 醉则~相枕以卧。(今义)更加
披(古义)拨 到则~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今义)朝。
志(古义)记 故为之文以~。(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 ~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
B、一词多义
异 :认为„„奇异 始指~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 :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立
为 :成为 自余~ 僇 人
为(表目的)故~之文以志
C、通假字
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五、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1.作者众山之游的感受是什么?(单调、无味、自己也心不在焉)2.西山之“怪特”表现在哪里?
(视野开阔,一切尽收眼底。景色美,“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山只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3.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所记游山水景物无不融人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 世情怀。)
4.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对比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独特感受)
5.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作者不直接写眼中西山,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做法华西亭„„异之”。再写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下”映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为类”的感受)
6.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题目中“始得”得的是什么?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 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受,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这高峻的西山卓尔不群的人格是何其熟悉,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 为一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始得的是游山的真正乐趣,始得的是自然风景提供的精神大餐,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六、欣赏品味
本文虽记写西山之景、西山之游,但却句句写景,字字见情,真正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 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品味文中精美词句的描写。
2、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喜欢的理由。
七、小结
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很容易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奇山秀美的山水风光之中,今天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起消融在万物之中,领会到作者借西山之景表达的自己的人格与情操。作者在游览之中得到了解脱以至醉而忘归。我们不仅要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也要学习本文比照映衬写景的特点。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请打开课本到86页。首先,我们先检测一下预习情况。僇人 惴栗 施施而行 颓然 茅茷 萦青缭白 衽席 培塿......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介绍作者、作品及创作背景;2、疏通全文文言字词、句式;3、简略分析第一段内容。 一、导入新课齐声背诵柳宗元《江雪》一诗,体会诗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2.正确理解“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