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案_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案”。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列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总结出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通过识图和预习,讨论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养成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地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我们学习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知识。可是有意思的地方是,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时向西横渡大西洋,经过37天,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第二次去,绕了一个大圈,是顺着西班牙和北非西海岸南下,接近赤道时才向西横渡大西洋,却只花了20天。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明明绕了一个大圈时间还少用了17天呢?
好,其实这个问题今天学习的洋流知识有关。那么什么是洋流?它有何分布规律?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这些问题。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7页,《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请同学们先看一下内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概念(板书)
【新课学习】
[讲解]首先我们来学习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对洋流,人们有一个认识过程。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海员和渔民都知道海洋中有洋流存在,类似陆地上的河流,日复一日地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着,只是河流两岸是陆地,河岸就像是固定的目标可做比照,一望就知道河流是在流动着;而洋流两边仍然是海水,肉眼很难把它分辨出来,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洋流没有被人们发现。同学们理解洋流概念时,要重视“常年”“沿一定方向”“大规模”三个关键词,分别说明了洋流具有稳定性、方向性和规模性。
大家能不能想象出有多大规模呢?这里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感受一下,在美国东海岸有一支墨西哥湾暖流,它的水量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20倍。足见其规模是非常大的。
按温度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两种类型——寒流和暖流。
二、分类(板书)
从水温高的海区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反之,从水温低的海区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同时在这里希望同学们注意一点,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寒暖流的划分是以相对温度为准的,所以寒流的实际温度不一定都比暖流低,反之,暖流的温度不一定都比寒流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寒暖流的例子,这是一个关于寒暖流的简单示意图,等温线的凸向表示流向。从这个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初步判定它有两股性质完全相反的洋流。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画一下这两股洋流,并解释一下你判定的依据。
我们接着来看这个图。下面我们把这个示意图放入一个具体的海域,我们根据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的规律,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一海域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呢?(北)。很好,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
[过渡] 我们知道洋流是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海水的这种大规模运动呢?
三、成因(板书)
[讲解] 同学们应该都有所了解帆船是利用风帆,靠风力推进的船。风从后方来,推动船只向前行,如平时我们经常听说的“一帆风顺”。其实,风推动的不仅仅只有船只,它还能推动海水运动。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随着风的方向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成因是盛行风。
[过渡] 谈到盛行风,在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中,我们已学习了关于风带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复习一下。我们知道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传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北或是东南信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传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盛行西风,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传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极地东风。在这些有规律的盛行风的吹拂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也呈现了一定的规律性。那么洋流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在这里,老师提醒一点,海水是流体,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它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四、规律(板书)
[讲解]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如图所示,在赤道两侧,北赤道暖流受东北信风的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南赤道暖流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海水也是自东向西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地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综上所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同学们,我们刚才讲的是海洋表层洋流的理想模式,俗话说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现实中的洋流图。请大家翻到书57页,读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同时思考下图下的三道思考题。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图,首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北太平洋海区。同学们看一下北太平洋海区的洋流和我们刚才讲的理想模式是不是一样的呢?北赤道暖流向东流动,遇到大陆阻挡,形成日本暖流。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遇到大陆阻挡分支,流向低纬的那支经过加利福尼亚地区,称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它南下补充北赤道暖流流出的海水,这样,北太平洋中低纬海区形成了一个以副热带为中心的顺时针的环流圈。而流向高纬的那支经过阿拉斯加湾,称为阿拉斯加暖流,这两支洋流加上从高纬地区流下的千岛寒流,构成了一个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我们接着看南太平洋海区,这一海区就和理想模式不一样了。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它只有一个以副热带为中心的逆时针的大洋环流,而它的中高纬海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环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南半球中高纬海区三大洋连成一片,没有形成海陆相间分布的轮廓,同时受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的影响而形成。)同学们,由于大西洋的洋流系统和太平洋是一致的,由于时间关系,这里我们不加以阐述,同学们课后可以自行研究一下。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回答下我们课本上的思考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有什么规律。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发现图3.5后有一行小字——北半球的冬季。我们知道东亚和南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区,因此北印度洋的海水也被深深打上了季风的烙印。冬季,该区盛行东北季风,使得表层海水不断的向西流动,在非洲索马里半岛沿岸受陆地阻挡转而南行,同时苏门答腊岛西岸由于季风将表层海水吹走,海面降低,于是南部的海水便流过来补充,形成冬季北印度洋海区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西部的表层海水向东流动,到达苏门答腊岛西海岸时受陆地阻挡转而南行,而索马里半岛沿岸的海域由于盛行风将表层海水吹走,底部海水上涌,加上赤道洋流的补充,形成了夏季北印度洋海区顺时针的大洋环流。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第三道思考题的答案。[提问] 现在我们来解决开始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结合洋流图思考一下为什么哥伦布明明绕了一个大圈时间还少用了17天呢?(第一次逆北大西洋暖流而行,第二次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而行,所以第一次花的时间多。)大家应该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漂浮在北大西洋上的冰山来自于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那么巨大的冰山是靠什么力量的推动不断向南移动的呢?(拉布拉多寒流)。[小结]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教材提供的地图等各种资料,注重培养自己的读图分析以及归纳知识的能力。下面我们简单地把今天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洋流的概念、类型、动力以及其分布规律,其中分布规律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花点时间复习一下。再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有人在新西兰海边放下一只漂流瓶,若干年后,漂流瓶出现在英国附近海域,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只漂流瓶作这次旅行所经过的洋流。好,下课。【总结练习】
1、主要以盛行西风为驱动力的洋流是()。A.北太平洋暖流 B.日本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2、有可能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区受严重污染的海水带到加拿大西海岸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赤道暖流 C.千岛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3、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拉布拉多寒流
4、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的运动方向呈()
A、顺时针 B、反气旋型(南半球)C、逆时针 D、气旋型(北半球)
5、北纬60°的亚欧大陆西岸气温高的原因是()A、日本暖流的影响 B、极地东风的作用 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二、洋流的类型
暖流:从水温高的地方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地方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三、洋流的成因:盛行风
四、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度环流:北逆南无,东暖西寒
3、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4、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顺冬逆(副板书:用相关示意图解释洋流成因及分布规律、世界洋流分布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规模......
内江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1、学会运用地图比较分析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解释其成因。......
1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洋流1、定义:常年、稳定地、一定方向、大规模 2、分类(性质):寒流:水温低海区→水温高海区暖流:水温高海区→水温低海区3、成因:主动力——盛行风——风......
张掖市高中新课程优质课评选参评课民乐一中张俊生《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