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__第1册_音乐课教案.8_八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
人音版__第1册_音乐课教案.8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
第一课 好 朋 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聆听《口哨与小狗》
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4、表演《拉勾勾》
二、教学总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
1. 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
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
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笃笃的音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第一部分情调明朗活泼,第二部分主题雄壮而有气势,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接尾声。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2.管弦乐《口哨与小狗》
《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
3、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4.歌曲《拉勾勾》
《拉勾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种游戏,游戏时两个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谣,表示友谊。作者正是抓住了儿童这一游戏特点,创作了这首歌曲。歌曲的节奏平稳、舒展,三拍子的运用增加了亲切感,旋律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小曲在变化中统一,形成完整的结构。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习兴趣,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整齐地演唱,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
五、教学难点: 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2、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3、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上限:
1、能够很快地记住自己的座位。
2、在游戏与学习活动中,大胆、大方地与老师、同学交往。
3、能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教学下限:
1、知道自己的座位。
2、学会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够认识几位新朋友。
3、能够专注地聆听音乐。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安排好座位表
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与伴奏
3、《玩具兵进行曲》欣赏磁带 教学过程:
一、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1、轻轻地走进音乐教室,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走走看看,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
2、音乐声停,还原成两列队伍。(在教室内)
3、教师给小朋友安排座位,(地板上)每个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几组的,在哪一个位置。
4、认位训练:
•解散,走走看看,听到“小燕子”的音乐轻轻飞回自己的座位。
•还原成两排队伍,随《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很有精神地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脚步轻巧,表情可爱。
二、、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1、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早早得来到学校可高兴了。你们心爱的玩具一觉醒来,不见小主人也偷偷得跟进了学校,瞧他们来了。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学生做喜欢的动作。老师亲切的询问学生所喜爱的玩具。能给新朋友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吗?(自由说说)
2、小朋友的玩具也互相认识了,他们也很高兴,听,他们在一起玩呀、跳呀,可高兴了。(仔细聆听)
3、谁在音乐中看到自己的玩具了,你的玩具是怎样表演的?(即兴表演)
4、分组听音乐表演。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1、今天,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刘老师真高兴!。高兴得我都忘了介绍自己了。师生互相认识:下面,刘老师要来问问大家,问到谁,谁就告诉我?(歌曲范唱反复多次)
2、生生互相认识:两人→四人→八人→„„
3、说说你认识了谁?
4、再次游戏:去找新朋友
5、说说你有认识了谁?
6、刘老师有几个难题,想请好朋友帮助我解决?(讨论关于上课的一些常规问题:)
坐姿:想躺下,行吗? 小朋友之间互相碰到了,怎么办? 倾听:聪明的匣子
回答:老师没有请到我,怎么办? 表演:怎样的表演才精彩?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拉勾勾》,师生进一步相互熟悉与了解。
2、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上限:
1、能自遍动作表演,较好地感受与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2、在欣赏中,能用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下限:
学会整齐地演唱歌曲,能随歌曲愉快地进行表演唱。
教学准备:
1、《玩具兵进行曲》欣赏带
2、《拉勾勾》范唱与伴奏
3、《口哨与小狗》欣赏带
教学过程:
一、学唱《拉勾勾》,师生进一步相互熟悉与了解。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入教室,要合着音乐走或跳。
2、小朋友玩过拉勾勾的游戏吗?怎么做的?(学生说说)一边拉还一边说什么话呀?(学生说说)
3、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怎么玩呢?先请小朋友听一听,想一想。(聆听范唱1)
4、请个别小朋友跟音乐玩拉勾勾(表演)。
5、集体跟音乐表演拉勾勾。(两排队伍面对面:1组对2组,3组对4组,5组分成两组人对)
6、小朋友玩得真好!刘老师要给你们鼓掌!听听刘老师的掌声。(老师随歌曲用强弱弱的节拍拍手)
7、我们一起给自己鼓掌。(感受三拍子强弱)
8、现在,我们为朋友鼓掌。(两人相对,第一拍自己击掌,第二、三两拍互相击掌)
9、唱一唱,边唱边表演。
10、个别汇报,评价。
二、聆听《口哨与小狗》
1、聆听第一遍,你的心情怎样?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口哨与小狗叫声)
2、口哨是谁吹的呢?小狗的叫声出现了几次(不是几声)?它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汪汪叫呢?我们在来听一听。(第二遍)
3、学生自由说说,然后随乐曲表演(男孩或女孩在林间散步、小狗在林间欢跳)
第二课 快乐的一天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快乐的一天》
2、演唱与表演《其多列》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专注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3、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三、教材分析:
1.小组曲《快乐的一天》 《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排的一组专题音乐欣赏。它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等五首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课本中配
以相适应的五幅插图,生动地展示出小学生在“快乐的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并通过对这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听辨表现欢快、活泼和温柔、宁静等不同情绪的乐曲。
2.歌曲《其多列》
歌曲《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儿歌,2/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轻快、活泼,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变化不大,简单上口,便于演唱。这首歌是孩子们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的路上唱的。
歌曲《其多列》在课本上采用了小人图形谱示意节奏,山坡示意旋律的起伏的呈现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
四、教学重点:
1、在欣赏中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整齐地演唱,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三课 祖国您好
一、教学内容: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聆听《颂祖国》
3、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4、学唱《同唱一首歌》
二、教学总目标:
1、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在歌声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三、教材分析:
1.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本歌为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曲充满了昂扬、振奋人心的气势,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奋勇前进。2.器乐曲《颂祖国》 《颂祖国》这首器乐曲是根据维吾尔族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乐曲的旋律活泼、欢快,流畅
上口,其节奏紧凑、舞蹈性强。乐声响起,我们仿佛置身于身着节日盛装、热情洋溢的维吾尔族人民之中,边歌边舞,同声歌颂伟大的祖国。音乐运用了丰富的音色,在不同的调性上重复了三次,形成了快-慢-快三部分,乐曲结束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
3.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2/4拍,五声C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流畅、亲切。歌词简洁,多为一字一音,简单易唱。抒发了孩子们赞美与喜爱国旗的真挚情感。
4、《同唱一首歌》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3/4拍,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贴近语言的节奏、韵律发展而成。歌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喻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四、教学重点:
1、能以崇敬的心情聆听歌曲,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歌声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五、教学难点:
1、《同唱一首歌》第四乐句的节奏掌握。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2、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上限:
1、能够单独进行表演唱,表情生动,声音亲切、自然。
2、初识唱名:1、2、3、5、6 教学下限:
1、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以崇敬的心情聆听《国歌》。
2、能用连贯、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准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欣赏带
2、《国旗国旗真美丽》范唱与伴奏
教学过程:
一、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聆听着《国旗国旗真美丽》的伴奏音乐轻轻地“飞”进教室。
2、小朋友刚才是学着什么飞的?(小鸟、蝴蝶、白云等)再飞一飞,飞到空中,飞上蓝天,你看到了什么?(律动完后自由说说)
3、请小鸟、蝴蝶、白云„„跟着小红云(老师)再去蓝天看一看。(歌曲伴奏,大屏幕展示飘扬的国旗,身体轻轻地左右晃动)
4、你看到了什么?
认识国旗(学生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内容):红色的,一颗大星星,四颗小星星,叫五星红旗,星星闪着金光,很美丽,国旗代表中国„„
5、五星红旗真美丽,听听小朋友是怎样来赞美她的。(听歌曲范唱1)
6、真好听!我们来加上拍手、拍腿的伴奏一定更动听。(歌曲范唱2,拍手拍腿)
7、跟歌曲伴奏唱一唱歌词。
8、自己设计动作歌表演(先集体再个别汇报)
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国旗真美丽,升国旗的时候要奏国歌,你们听过国歌吗?我们国家的国歌叫什么名字?
2、国歌听起来可有精神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1:国旗图)
3、小朋友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升国旗呢?下面,我们在国歌声中看看国庆节的阅兵仪式。(欣赏2:阅兵图)
4、正是有了解放军战士保卫祖国,全国人民建设祖国,我们的祖国才美丽富强。国旗、国歌都代表了我们的祖国,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国旗、爱国歌,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应该怎么样?(自由说说)
5、全体起立,行注目礼。(欣赏3:国旗图)
三、初识唱名
1、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2、老师唱歌曲曲谱。
3、找找认认1-7七个唱名。
4、听音:歌曲每乐句的最后一个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颂祖国》,能用动作表达欢快的情绪。
2、编创与活动:节奏创作、传递节奏。
3、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同唱一首歌》,在歌声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上限:
1、创编节奏,正确的传递节奏。
教学下限:
1、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同唱一首歌》。
2、在欣赏乐曲时能用动作表达欢快的情绪。
教学准备:
1、《颂祖国》欣赏带
2、《同唱一首歌》范唱与伴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颂祖国》
1、随《颂祖国》音乐自由表演进教室。
2、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表演节目:唱歌、跳舞、敲鼓、拍手)
3、他们很快乐,你看出来了吗?(表情)他们是在祝贺祖国妈妈的生日呢?小朋友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呢?
4、10月1日是国庆节,也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小朋友们唱歌跳舞,祝贺祖国妈妈生日快乐。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快乐的乐曲,我们用拍手拍腿来伴奏。(拍腿:X X 拍手:X X X)(欣赏1)
5、自己选择表演方式(参照插图:跳舞、敲鼓、拍手等)
6、女生舞蹈(两个动作:摇脖、托帽扬掌)与拍手拍腿随第一遍音乐表演。(先分别学学,再跟音乐表演)
7、男生舞蹈(两个动作:摆肩、击掌)与敲鼓(X X X\\\ X\\\)随第二遍音乐表演。
(先分别学学,再跟音乐表演)
8、第三段音乐两组一起表演。
9、完整欣赏3(表演合成)
10、传递节奏:X X |X X X | 第一小节自己拍,第二小节传递给下一位小朋友(两人击掌,依次进行,在《颂祖国》乐曲中进行)
11、创编节奏:X X |X X X |:以第二小节为开始,依次接龙创作。
二、学唱《同唱一首歌》
1、我们祖国是个大家庭,知道这个大家庭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他们手拉手,同唱一首歌。唱的什么歌,仔细听一听。从歌曲中,你认识了几位小朋友?(范唱1)
2、说说你认识了几位小朋友?他们在唱一首什么歌?(亲爱的祖国像妈妈)
3、再来听一遍,边听边拍手拍腿伴奏。(范唱2)
4、我们也来唱一唱。(跟唱1)
5、拉起手唱一唱,把好听的歌献给祖国妈妈。(跟唱2)
第四课 可爱的动物
一、教学内容:
1、聆听《三只小猪》
2、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表演《动物说话》
2、乐器伴奏《我有一只小羊羔》
二、教学总目标:
1.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像中的动物神态。
4.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5.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三、教材分析: 1.轻音乐《三只小猪》
外国器乐曲《三只小猪》是由一支轻音乐队演奏的乐曲,轻松、幽默,不乏谐谑,勾画了三只小猪愉快的生活场景。乐曲在小猪的叫声中拉开序幕,在电子琴轻轻的主和弦的伴奏下,小猪柔和地欢叫着,短笛奏出了一条欢快、跳跃的旋律。音乐声中,小猪似乎很内行地在弱拍上应和着。接下来弦乐以小提琴齐奏出第二条风格不同的旋律。电子琴接着奏出了第三条旋律,好像小猪们欢乐的舞蹈。小提琴又齐奏出第二主题,在小猪的叫声中结束。2.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
《快乐的小熊猫》是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断。音乐开始,首先由中提琴奏出的长音和小提琴奏出的碎弓音,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丽幽静的景色,在弦乐柔美的音响衬托下,竹笛吹出一段节奏自由的旋律,其音调清新,色彩明亮。接着音乐出现了轻快跳跃的旋律,经过两小节的过门,引出了一段活泼明快的曲调。单簧管吹出了4小节呆板、滑稽、憨厚的节奏音型,好像两只小熊猫摇晃着胖乎乎的身体在抬水。接着乐队奏出快速的下行跳进的旋律,仿佛是小熊猫急促走进商店的步态,加上最后竖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现了小熊猫一溜烟似地走进了商店柜台,开始接待来买东西的顾客。3.歌曲《动物说话》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降E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级进与小跳相结合,采用重复、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乐句间加花伴奏的应用,使歌曲风趣、富于变化,又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最后8小节尾奏多采用16分音符的节奏和断音奏法,使小动物的形象得到补充,歌曲显得丰满完整。是一首便于表演的儿童歌曲,很有趣味。
四、教学重点:
1、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1、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2、认识木鱼、碰钟,学习演奏方法。
五、教学难点:
歌曲演唱与间奏表演的连接。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快乐的小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
2、欣赏《三只小猪》,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我有一只小羊羔》,学习碰铃的演奏方法。
教学上限: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
2、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学下限:
1、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
2、学会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1、《快乐的小熊猫》欣赏带
2、《三只小猪》欣赏带
3、《我有一只小羊羔》歌曲范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快乐的小熊猫》
1、今天,刘老师带小朋友去大森林看动物音乐会。一大早,森林里可美了!让我们轻轻地走进大森林,仔细地听听、看看。(聆听着《快乐的小熊猫》中表现早晨的音乐片段轻轻地走进教室。
2、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自由说说)
3、动物音乐会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它就是可爱的熊猫。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表演什么动作?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悄悄地说给老师听)(欣赏1)
4、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随熊猫主题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聆听《我有一只小羊羔》,学习碰铃的演奏方法。
1、第二位动物演员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聆听歌曲)
2、演员是谁?(回答)小羊羔唱歌可好听了,我们一起来学学。(用“咩”模唱“3—|3—|2—|3—|3—|3—|2 —|1—||”的旋律,然后为歌曲伴唱。
3、我们来给小羊羔的歌声配上伴奏。出示碰铃——认识——演奏方法——模拟演奏(集体)——实物演奏(按小组)
4、歌曲演唱(会唱的小朋友)、伴唱、伴奏合成。
三、欣赏《三只小猪》
1、下面的节目更有趣,演员是小猪三兄弟。这三只小猪是什么样子的呢?仔细地听(仔细聆听,悄悄地说)
2、说说自己想象中的三只小猪的样子和小猪的表演(个别表演)
3、模仿小猪的动作:扭着身子走路、翘鼻子、大耳朵扇风
4、学小猪走走(听老师提示按小组表演:
1、3组,2、4组,5组)
5、动物音乐会的节目真精彩,下一次课我们再来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聆听动物音乐并表演。
2、学唱与表演歌曲《动物说话》,用木鱼、碰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上限:
1、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2、即兴创编节奏
教学下限:
1、学会歌曲演唱,学会用木鱼、碰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1、《三只小猪》、《我有一只小羊羔》、《快乐的小熊猫》欣赏
2、《动物说话》范唱与伴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聆听动物音乐
1、上一次课,我们欣赏了哪几位动物演员的表演(小朋友回忆)。现在,这几位演员要一个接着一个地
表演,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学学它们的表演。(分别聆听《三只小猪》、《我有一只小羊羔》、《快乐的小熊猫》的音乐表演进教室)
二、学唱、表演《动物说话》
1、今天的动物音乐会又会有哪几位演员呢?它们是叽叽|叽叽 叽|(小朋友说说是谁),嘎嘎 嘎| 嘎嘎 嘎|(说说),呱呱 呱呱| 呱 呱|(说说)。今天是小鸡、小鸭和青蛙为大家表演。我们用X X | X X |击掌声来欢迎它们。(随《动物说话》伴奏音乐按X X | X X |的节奏击掌。
2、小朋友这么热情,小鸡、小鸭和青蛙可真高兴!听,它们唱起来了。(聆听范唱)
3、小朋友在歌曲中听到了小鸡、小鸭和青蛙的歌声,还听到什么声音?(拍手)是怎样拍的?(拍一拍)这是观众的掌声。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有掌声的地方一起拍。
4、我们也跟着小鸡、小鸭和青蛙唱一唱、拍一拍。(集体)
5、分角色唱唱、拍拍 小鸡:女生唱男生拍 小鸭:男生唱女生拍 青蛙:老师唱学生拍
6、乐器伴奏: 认识木鱼
选择乐器:小鸡—碰铃,小鸭、青蛙—木鱼 分组伴奏:每组1、2人木鱼,3、4人碰铃
7、两人小组自编动作表演唱。(按小组依次排列)
8、找好朋友自由合作表演唱。
9、即兴创编节奏:小鸡、小鸭和青蛙的节目真不错,不过,他们总是按一种节奏在演唱(叽叽 叽、嘎嘎 嘎、呱呱 呱),如果能有变化就更棒了。谁能编出不同的节奏。
10、老师说“小鸡说话叽叽叽”,小朋友接着编两小节节奏。
11、今天的动物音乐会不仅欣赏了小鸡、小鸭和青蛙的表演,还自己编了许多的节奏,收获可真大!
第五课 爱劳动
一、教学内容:
1、表演《洗手绢》
2、聆听《劳动最光荣》
3、聆听《三个和尚》
4、表演《大家来劳动》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2、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3、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4、通过图谱“走哦”的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三、教材分析:
1、歌曲《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开始有器乐描绘天漫漫亮起来,引出孩子活泼而有生气的歌声。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2、民乐合奏《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音乐主题是从寺院的经声调演变而来的:1122 2222 | 3333 5555| 6661 2222 |使人联想到寺院的钟声,咏经声。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俏地描绘了小和尚念经是的情景。
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劳动景象,学生可以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象所表现的基本内容。生动、有趣。
3、歌曲《洗手绢》 《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特点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4、歌曲《大家来劳动》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2/4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局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描绘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孩子门要通过演唱来体会这种音乐情绪。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发声练习 2.欣赏歌曲《 劳动最光荣 》
教学目标:
1.感受发声练习所表现的情绪和意境,并用欢快而富有弹性声音来演唱 2.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等来演绎发声练习所表现的情绪与意境。2.以歌词内容为主开展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感教育 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琴、动物卡片 等。
教学过程:
1.跟着音乐《小猫怎样睡觉》律动进课堂。2.导入: 师:睡觉的小猫是很可爱,但是你喜欢老是在睡觉的小猫吗?〈生〉为什么?〈生〉 师:对,勤劳的小猫谁都喜欢,你看它肩挑着什么向我们走来了? 3.发声练习
①〈师作范唱,强调小猫看到鱼的吃惊的表现〉 师:小猫挑着钓鱼杆是怎样走来的?
②〈练习前4小节,请4—5位学生来表演,强调脚步是轻快的声音也应是自然而富有弹性〉
师: 看见那么多的鱼,你会怎样表现?
③〈练习5—9小节,请4—5位学生来表演,突出“唷”字的唱法,强调看见很多鱼吃惊的表现〉
师:看看哪只小猫钓的鱼最多了?
④〈请学生单独或合作来表演,强调声音、表情、动作等〉 4.欣赏歌曲
师:小猫钓了那么多鱼也该休息一下了,来听听音乐吧!①〈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1次〉
师:我又发现了一种勤劳的小动物,你发现了吗?是谁?〈生〉 ② 〈师边作范唱同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动物卡片〉 师:它们当中谁是不勤劳的?〈生〉
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们当中哪种小动物呢?为什么?〈生〉 ③〈将相应的小动物标志分给学生〉 师:听听它们是怎么劳动的?
④〈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2次〉
⑤〈提问学生,各种小动物是怎么劳动的?并用动作表演〉 师:小动物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劳动吧?
⑥〈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3次,分别用自己的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律动〉 师:看,那么多勤劳的小动物,你最喜欢向谁学习?为什么?〈生〉 师:在生活中,你认为自己是个勤劳的人吗?哪方面体现出来? 5.课堂小结
师:你们都是勤劳的孩子,但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现在最最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在好好学习之余再去劳动,那是最好的,希望我们班的没一个小朋友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好又爱劳动的人!你们能做到吗?〈生〉
师: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钓了那么多的鱼,让我们背上自己的钓鱼杆一起回家去咯!〈播放《劳动最光荣》4次,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理解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劳动。
2、聆听《三个和尚》,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并体会劳动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劳动最光荣》
1、听故事:劳动最光荣。说说小动物们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聆听《劳动最光荣》,把你的感受用线条表现在课本上。
3、复听,讨论:为什么小动物们爱劳动?为什么劳动最光荣?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们怎样劳动?
三、聆听《三个和尚》
1、初听,音乐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2、复听,请你为自己选择一个角色来表演。
3、完整聆听,边听边表演。
四、教唱《大家来劳动》
1、聆听歌曲,说说你的感受。
2、指导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讨论,怎么样唱才能使歌曲听起来更有动力感?
4、根据音乐,创造劳动的声响。
五、复习唱名。
六、小结。
第六课 小精灵
一、教学内容:
1、表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聆听《小青蛙》
3、聆听《野蜂飞舞》
4、表演《小蜻蜓》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表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范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开始和结束。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4、能按节奏创编歌词。
5、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三、教材分析:
1、二胡齐奏《小青蛙》
由徐仪作曲,乐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的一首民间儿歌《花蛤蟆》。它由三个乐句构成,句间句尾都插入了蛤蟆的叫声。
四、五度跳进的旋律型,“XX X ”的节奏型和句尾的蛤蟆叫构成了这一句的基本轮廓把儿童们争着数蛤蟆的形象表现出来。基本采用了《花蛤蟆》第一句的材料加以器乐化发展成为16小节的两个乐句。它主要描绘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地唱歌跳舞,生动而活泼,乐曲地二部分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它以紧张而快速的二胡拨弦把人们带入夜色茫茫地田野。这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然而,小青蛙们却仍在愉快地玩耍。雨下越大小青蛙并没有被暴风雨所吓倒他们时而游入水中,时而蹦入田埂,玩的可起劲了„„雨过天晴,渐地云雾散开,一声鸣叫,划破长空。大地苏醒小青蛙们又唱又跳把喜悦的歌声传遍四方。随乐曲渐弱,小青蛙远去,单依然在唱歌,欢舞„„
2、管弦乐《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原歌
剧《萨丹王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幕间曲。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同名童话诗。歌剧故事写的是:萨丹王出征在外,皇后生下王子。但王后的姐姐出于嫉妒,给沙皇写信污蔑皇后生的是怪胎。萨丹王听信谗言,下令将皇后和王子装入木桶投进大海。后木桶被海水冲上荒岛,母子死里逃生。王子长大后无意中从鹰爪下救出了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公主为了报答王子,帮助王子变成一只野蜂,跟随商船飞跃大海,回到皇宫去报仇。在船主的帮助下,王子最终实现了目标,战胜了恶人,使萨丹王终于醒悟,接回了皇后。全家团聚,王子和公主结为终生伴侣。本首乐曲表现王子变成野蜂急切的想飞到宫中归心似箭的心情。
音乐具有无穷的体裁特征,连续16分音符的半音级进的滑行音调,形象地模仿了野蜂飞舞嗡嗡叫声,曲调忽高忽低,音量时强时弱,既表现了野蜂盘旋飞舞,又表现了王子归心似箭的心情。
3、歌曲《小青蛙找家》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有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做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跳叫叫的焦急心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4、歌曲《小蜻蜓》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F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并表演《小青蛙找家》;
2、歌词创编。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随音乐创编歌词。
教学重难点:演唱歌曲时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琴、场景布置、蓓蕾评价牌、动物卡片
课时数: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来,闭上眼睛。(多媒体演示动物王国的场景)
2、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儿就是快乐的“动物王国”,小动物们生活在这里,可幸福了。你们听,谁来了?
(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说出动物的名字,并模仿动作)
3、(多媒体演示青蛙)师:咦,小青蛙怎么这么着急的跑出来了?原来他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想早点告诉小朋友。你们听!
(多媒体演示《小青蛙与暴风雨作斗争》)师:小青蛙们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4、师:可是,在与暴风雨作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还没回到家。这可怎么办哪?
师:大家都很关心小青蛙。别着急,老师帮小青蛙编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会唱了,小青蛙们听到了,就能找到家了。(多媒体演示歌曲动画)
二、学习歌曲
1、师:你们看到了谁?(„„)
那么这几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呢?(„„)(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完整的歌词)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小青蛙找家》吧!(出示课题)
2、师:让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说。(师生共同随音乐朗读一遍歌词)师:真好,下面我们来个比赛。(分组说“跳跳、呱呱”)
3、师:我们和小青蛙一起轻轻地唱一唱吧。(师生共同轻声唱歌)教师指导演唱两处歌词的感情,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表现好的发给头饰。
4、师: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师: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6、师:真好听!刚才老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已经做好准备了。来!戴头饰的小青蛙待会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好吗?
三、编创歌曲。
1、师: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多媒体演示)
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请组长举起头饰,教师介绍哪里是动物的家)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送小动物回家吧。(听音乐让学生轻轻地坐到动物小组)
2、师:你们真棒!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最好听。(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师: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编好了吗?(请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师: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轻轻商量一下,要不要为他们举起我们的蓓蕾呢?
四、小结
1、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
(学生随着音乐,唱着自编的歌,带着小动物们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创编歌谣。
教学上限:
1、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创编歌谣。
2、参与、创编
教学下限:
1、学会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感受歌曲的活泼,并能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节奏乐器、纸工青蛙
教学过程:
一、听《小蜻蜓》歌曲随歌曲律动进教室。
1、表演小蜻蜓感受歌曲的优美进入情景。
二、导入
1、告诉学生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展示青蛙卡通动画形象及叫声,请学生和小青蛙问声好!(出示节奏)XX XX │ X X │ XX XX │ X X ‖ 欢迎 小青 蛙 呱 欢迎 小青 蛙 呱 按节奏念欢迎词。(加上拍手)
2、小青蛙看见朋友们那么热情它想念一首儿歌: X X | X X | X X | X X | XX X | 跳 跳 呱 呱 跳 跳 呱 呱 跳跳 跳 XX X | XX X | XX X | 呱呱 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
请学生模仿读歌谣。并可以边做动作边念。(注意节奏)
3、你能编一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歌谣吗?如:“跑跑、喵喵”等。
三、学唱歌曲
1、故事导入:有几只可爱的小青蛙,贪玩迷了路,心里很着急,一路上边跳边叫着,真想快点回家去,最后他们找到家了吗?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青蛙的故事。(聆听歌曲范唱1)
2、今天小青蛙想请你们帮忙,请小朋友们赶快学会这首歌唱唱一唱,你们的歌声能帮助小青蛙妈妈听见,让小青蛙找到自己的家。
3、听歌曲,学生拍手。(范唱2)
4、展示歌词,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5、启发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伴奏2)
6、模仿青蛙的动作表演,启发学生自编动作表演。(伴奏2)
四、游戏 学生分组,自由组合,一组学生围成圆圈,扮演“小青蛙的家”,另一组扮演“迷路的小青蛙”,还有的扮演回家路上的景物如小草、小桥等。音乐开始,“小青蛙”按节奏自由地做青蛙的动作,“家”的学生用节奏乐器敲节奏。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了家”时,“小青蛙”跳到一个学生面前,“家”的学生和“小青蛙”交换位置。音乐起,游戏又开始。
五、编创歌曲。
1、师: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
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教师范唱伴奏1)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也给他们编一首歌吧。(伴奏2)
2、师:你们真棒!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最好听。(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
第七课 小小音乐家
一、教学内容:
1、表演《法国号》
2、聆听《号手与鼓手》
3、表演《布娃娃弹琴》
4、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5、聆听《星光圆舞曲》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以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的形象。
2、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布娃娃弹琴》、《法国号》,用做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三、教材分析
1、钢琴《星光圆舞曲》
《星光圆舞曲》是美国作曲家布雷纳德创作的。乐曲为G大调,3/8拍子,进行曲速度,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主题第一次出现时,钢琴右手弹奏出弱起的,以级进为主,间或小三度进行的流畅平滑的旋律,给人以自然松弛的感受,表现了星空月夜的安逸与宁静。钢琴左手始终以半分解和弦的形式衬托着。
第一变奏是在主题旋律的下方加入了一个三度平行的旋律,与单声部的第一主题相比,音响显得丰满,力度有所加强。
第二变奏,改弱起节奏为强起,旋律在高八度进行,旋律向下级进,情绪激动,表现出对美好夜晚的赞叹。
第三变奏是旋律加花的乐段,第2、3小节采用了向上二度模进的手法,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
第四变奏综合了第二、三变奏的材料,情绪更加热烈、激动。
乐曲最后重复了主题作为结束,情绪又恢复了平静安宁,作到前后呼应。乐曲虽短小,情绪的变化却层层推进,给人印象深刻。这首乐曲已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初级钢琴曲之一。
孩子们通过这首乐曲,感受钢琴的音色及乐曲音乐情绪的变化。
2、提琴《会跳舞的洋娃娃》
《会跳舞的洋娃娃》的产生有着不平常的经力,它出自两位作曲家的手,匈牙利作曲家波尔蒂尼和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
这是一首有浓郁的儿童情趣的钢琴小品,最初是波尔蒂尼为了教学写的练习曲。开始时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个偶然的机会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发现了它,这首曲子的情调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将它编成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从此《会跳舞的洋娃娃》就成为了小提琴家喜爱的一首名曲。
乐曲是三部曲式,D大调3/8,快板。乐曲开始是一个短小的引子,有钢琴演奏。前5小节后,小提琴从弱拍进入,用弹跳式的弓法演奏,取得了美妙的效果,把洋娃娃那可爱活泼又有几分笨拙,机械的动作描绘的活灵活现。
3、管弦乐《号手与鼓手》
《号手与鼓手》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捷的《儿童游戏小组曲》这首管弦乐曲作于1871年,是根据所有的四手连奏钢琴《儿童游戏》中的五首改编而成。《号手与鼓手》是五首小曲中的第一曲,又叫《喇叭与铜鼓》是一首进行曲。表现了孩子们打着铜鼓、吹着喇叭列队行进的可爱形态。
4、歌曲〈布娃娃弹琴〉
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三拍子儿童歌曲,结构是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五声宫调式,乐曲中仅使用了五个音,因为采用了重复、变化重复的手法,使人感到更有儿童趣味。曲中四分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即描绘了丁冬的琴声,又使歌曲充满了活力。配之级进的旋律,舒展的节奏,刻画了布娃娃弹琴的可爱形象。
5、歌曲〈法国号〉
〈法国号〉是一首法国莱姆河民歌,3/4拍,大调式,复乐段结构。歌曲节奏平缓,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以具有推动性的大跳音程其句,并有级进平稳的旋律接下去,弹性与抒情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最后句完全改变了前面句法的进行方式,改用跳进音程波浪式旋律,从属七和弦的分解进行到主和弦完满的 结束了全句。
译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用夸赞的口气炫耀自己“会唱歌”的法国号,歌曲简单易学适合低年级学习与表演。
四、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2、认识音的长短、音的强弱。
五、教学难点: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模唱法学习歌曲《法国号》。
2、声音要求干净而富有弹性,用连、断的对比表现这首歌。
3、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4、完整聆听歌曲《号手与鼓手》。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表演《法国号》。
1、聆听歌曲《法国号》,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2、边听边用手半握拳状在桌子上敲出强弱。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第二、三拍用手指点桌面为弱。
3、处理歌唱技巧:“嗡”唱得强,“巴”唱得轻巧,“谁在唱歌”要唱得连贯。教师范唱。
4、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三、聆听《号手与鼓手》
1、完整聆听歌曲,听到喇叭声举手表示。
2、复听乐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动作。
3、分组表演。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听唱法学习《布娃娃弹琴》。能表现歌曲甜美的感觉。
2、完整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感受歌曲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学习《布娃娃弹琴》。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教师的歌声击拍。
3、4小节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他“叮叮咚”要唱得轻快。
4、歌唱速度的处理:稍慢,但不拖拉。
5、自己为歌曲伴奏。
三、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啊?音乐中的洋娃娃是怎样跳舞的?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3、复听乐曲,一部分同学随着音域饿做动作,用手半握拳敲击节拍。一部分学生随着音乐用手指按图谱划动,感受乐曲的快慢。
四、小结。
第八课 过新年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小拜年》
2、表演《龙咚锵》
3、表演《新年好》
4、聆听《平安夜》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平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通过唱《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并通过红绸舞、秧歌舞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3、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4、能编创简单节奏、送新贺年卡的小游戏。
三、教材分析:
1、器乐曲《小拜年》
器乐曲《小拜年》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4/4拍,F羽调式。他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着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气氛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2、合唱《平安夜》
《平安夜》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这首歌在圣诞节前夜演唱,柔和安详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温馨与和谐,那就是《平安夜》
歌曲为B大调,6/8拍,六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波浪起伏,节奏悠缓舒展。
一、二乐句歌唱性极强,三、四乐句重复带有叙述性,随既出现歌曲高潮乐句,旋律在较高音区进行,格外明朗,似心潮澎湃激荡。高潮后回旋,旋律一路下行平稳地落在主音“DO ”上,舒展平和的结束了全曲。旋律完美地抒发了作者的内心对和平幸福的追求,带给人们祥和与安宁。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节奏,并能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出来。
2、通过演唱歌曲《龙咚镪》,感受过新年热闹的音乐情景,表现过新年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表演歌曲《龙咚镪》
1、听录音。你们有什么感受?
2、再听歌曲,说一说,你从歌曲里听到什么声音?
3、再仔细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敲锣打鼓的?你会打吗?
4、看老师指挥敲锣打鼓。
5、演唱歌曲。
6、过新年的时候,除了敲锣打鼓,还可以什么办法庆祝?
三、聆听《小拜年》
1、初听《小拜年》,感受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
2、想一想冬季里都做些什么游戏啊?
3、复听乐曲模仿冬季里你喜欢的游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平安夜》,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宁静、祥和的情绪。
2、通过学唱《新年好》,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祝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平安夜》。
1、初听歌曲,说一说心里有什么感受。
2、随音乐,听老师讲述平安夜的小故事。
3、带着对歌曲的了解,再听歌曲,感受乐曲的的音调,并随着音乐轻轻做动作。
三、表演歌曲《新年好》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3、熟悉歌词,跟录音演唱。
4、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四、小结。
1 第一单元:数一数 (共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
XX一年级音乐第1册第二单元教案(人音版)第二单元快乐的一天第一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其多列》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及随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准确。2、用......
XX一年级音乐第1册第一单元教案(人音版)第一单元好朋友第一时教学目标:初步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2.能够和大家一起背唱并表演歌曲,并尝试用动......
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学时(80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
一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生活真快乐 课题名称:第1课 画画我的幼儿园 知识要素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活动 技能要求:体验工具材料的乐趣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