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小组教案_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我的家(记忆画)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家》的图片。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的录像片断,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

4、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

5、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上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

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

牵牛花(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折纸、剪贴、贴画等方法制作出具有浮雕效果的“牵牛花”。

2、通过折、贴、剪、画的综合训练,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

3、培养创新精神。

a)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和动脑能力。b)难点:粘贴、添画中如何使作品更美。课前准备

1、手工袋、胶水

2、范作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作,引发兴趣,以小故事引入。揭题。

(二)步骤

1、折花 先折花,可按学生的能力来进行,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发的复印书本的材料,能看懂几个步骤,然后说一说折的步骤,先怎么折,后怎么折。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一起折,并注意难的步骤,要仔细讲解。

2、折叶片

根据图形,折出叶片。(三)布局

启发学生回忆平时所看到的一架架的牵牛花,生长情况:有的一串串从下向上缠绕,有的一丝丝曲折由上往下倒挂,互相缠绕,千百朵小喇叭在绿荫中欢乐的吹奏„„

(四)粘贴

先剪出牵牛花的缠绕物,可剪一条纸带代替将所剪成的“藤”缠绕在上面。

1、粘花朵及花蕾。

2、粘叶片。(五)添画

使花、叶与藤相连接。(六)学生作业 教师辅导。

画画自己的手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地观察,用写生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左手的一个动态造型。(了解)

2、从描绘手的结构与不同动态造型中,提高写真造型能力,进一步理解手对于人的气质与神态的关系与重要作用,使所描绘的手传情达意。(练习)

3、培养学生树立努力锻炼自己双手,让双手更灵巧,长大为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与财富的思想。(接受)重点:

研究手的特征,了解手的结构,通过仔细的观察,能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己的手,提高写生造型能力。

难点:

从描绘自己手的过程中,能较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象,从所描绘不同的手的动势中表现出自己的神态和气质。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画家描绘手的作品。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手表现下列动作:握、抓、推、举、挡、托。

3、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手表现下列词义:胜利、欢迎、拒绝、友好、称赞、抗议、反对。

4、小结:手能表现出劳动中的各种动作,手的各种姿势也同时能表达人的情绪。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心地描绘,就可以画出能传情达意的手的造型,提高自己的绘画本领。

5、小练习:

(1)印画:伸开五指放在画纸上,用铅笔将手的形状印画在纸面上。画时握笔要直,笔紧贴指与掌的边缘,准确地画出手印。挪开手后,看一看自己的手形,然后画出指甲、皮肤皱纹及手背的静脉。

(2)观察讨论:

手背与手心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手背的指长还是手心的指长?为什么? 手掌的面积从手心与手背看哪个面积大? 说出最长、最粗、最短的手指。

手指有几个关节?四指的运动方向与拇指的运动方向有不同在什么地方?

(3)归纳:描绘手的造型,事先对手的结构进行仔细地研究,就会把自己的手画得更真实。

6、示范画手步骤:(1)画出手的大的动势;(2)分出手掌、拇指、四指;(3)逐次分开四指。

(4)强调:关节处线条硬;手指背线条直;指肚线条稍圆;皱纹宜简洁。

7、学生练习:

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先造好型,然后按上面提示的方法画。并能看出画的是什么动作或表达的感情。

8、巡视指导。

9、总结:

“画人难画手”不仅由于手的结构复杂,而且在于手的变化多。手能反映人的气质、神态。因此,画手就要研究手的动势与人的气质、神态、情绪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一定情绪中手的特征,并着意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象,这样才能较准确的描绘出人的气质神态。同学们可以多欣赏大师们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手法。奇妙的指纹画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2、学会用指纹经过加工、组合、拼摆成有趣的图形,并掌握技法。

教学重点:利用指纹的原形,组合添加成有趣的图形,掌握技法、技巧。

教学难点:设计图形以及物象整体效果的处理。

教具及学具:水粉色、水彩笔、画纸、洗手盆、擦手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老师和孩子们一齐玩拍手

2、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齐做了拍手,用到了我们灵活的小手,平时我们还用了手做过很多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你们仔细看看,故事里画面和平时我们看的画有什么不同,它和我们的小手又有什么联系(课件演示故事画面,教师给大家讲故事)

《拇指姑娘》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个子特别小,只有拇指那么大,大家都管她叫拇指姑娘。可是拇指姑娘没有小伙伴,因为周围孩子都比她大个,大家都不愿意陪她玩。于是,小姑娘离开了家,要找寻和自己一样的小伙伴。她来到池塘边,池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风吹过来,一片美丽的花瓣飘落下来,拇指姑娘跑过去,美丽的花瓣正好可以当她的小船。拇指姑娘用小手当浆,划到了湖中间。池塘里的小青蛙,呱呱地叫着。拇指姑娘对小青蛙说:“你好,小青蛙,你见过和我一样大小的孩子吗?”小青蛙回答:“对不起,我没见过,你到池塘的那边去,问问小鱼吧,也许她见过。”拇指姑娘又用小手往前划去。她看到了小鱼,对小鱼说:“小鱼你好~你见过和我一样大小的孩子吗?”小鱼说,对不起,我没见过,那看那,有一群上课的小朋友,你去问问他们,也许他们见过呢。

拇指姑娘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好~你们真幸福,有那么小伙伴和你们一快儿学习,一快儿游戏,我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你们能帮我找到我的小伙伴吗?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可怜的拇指姑娘找到她的小伙伴吗?

让我们先来来仔细看看拇指姑娘的模样,这样我们才能帮她找到和她一样孩子---同学们观察出拇指姑娘是用手指按出颜色后,再用笔添画成小人的样子

课件出示课题:神奇的指纹添画

二、新课教学:

1、教师用不同的手指沾颜色,然后在纸上按指纹,请小朋友注意观察:不同的手指按出来的指纹有什么区别(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

请小朋友自己用手试试看怎么印指纹

2、小朋友们,拇指姑娘的小伙伴都很调皮,喜欢到处玩耍,老师已经找到了一个,你们看看他躲在什么地方?

(在绘制好的小草的下边,事先按好指纹,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如何把这个指纹添画成拇指姑娘的小伙伴)

3、小朋友们,你们看,拇指姑娘又去了好几个地方,你们能帮她在这些地方找到她的小伙伴吗?(教师准备不同底板,画有天空、水底、花朵、草地等)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帮助拇指姑娘找到她的小伙伴。

三、小结

先由学生评价(每个人有一颗小红心,可以贴在自己最喜欢的那组作品旁边)再由老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用有趣的指纹添画,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更加复杂的指纹添画,由很多指纹组成(课件展示复杂的指纹添画)

回家后,你们还可以试试这些,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想象力最丰富。

奇异的树(想象画)(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习想象画的绘画形式,进行涂色练习。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想象画的绘画形式,进行涂色练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放大范图若干张。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本课以“奇异的树”为题,就是要求大家别出心裁,不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的造型形态的束缚,运用想象力去创造一棵生活中未必有的,独特的心中之树。

读画:自然界中的树品种繁多,但它们都具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由树干和树冠组成的。树的主干比较粗,而且都是上细下祖,从主干中分出的枝干就比较细,而且越分越细,成为枝条。枝条上长叶子,许许多多的叶子就构成了树冠。知道了这个规律,画树就不难了。

奇异的树应该具有与自然界中的树类似的树干和树冠,否则它就不是一棵“树”,而是其他别的什么了。但奇异的树还应该与自然界中的树有所不同,这就是它的奇异之处了。例如《水果树》,一棵树中竟长出不同的水果来,有香蕉、糯子、石榴、菠萝、苹果、梨等,很奇特,也十分有趣。教材中还选用了数张学生作品,每张都有自己的奇异之处。《五彩树》中画了一棵能长出五颜六色,不同形状树叶的奇异的树。《基因树》一幅更是神奇,用转基因工程培育出来的树,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它除生长各种不同的水果外,还可以长玩具,放音乐,甚至长出长辫子,就像一个小女孩似的,穿上花裙子,跳着长绳玩呢。

二、作画步骤:(1)先画出树的基本形。

(2)添画出树上的东西,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

(3)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看看谁的画最新奇,谁画得最漂亮。

三、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四、进行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手形的联想(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知手形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2、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组合。

3、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

三、教学难点:把自己联想到的手形画下来,并进行装饰。

四、教学准备:师——手形的变化图样,作品,实物投影仪。生——绘画材料(蜡笔、水彩笔、彩色卡纸)。

五、教学过程:

1、猜谜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一棵小树五个杈 不长树叶不开花 会写会算真聪明 团结合作本领大

1、师:手有什么本领?(写字、画画、做游戏、劳动„„)

2、游戏揭题

①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做一个手形,并变化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还能变成什么?(猫、狐狸、小鸟等)②四人小组互相做,互相说一说自己做的手形像什么? ③全体同学到室外太阳下做手影游戏。

3、欣赏佳作,开拓思路

师:怎样才能把这些手形留下来呢?(画)欣赏优秀作品 思考:a、这里有手吗?手形变成了什么? b、谁还能将手变成什么? c、你还能想到其它什么方法?

4、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5、作业展评

①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展示板上。②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③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到海底去》(想象画)(2课时)

课型:想象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色彩训练。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

教学难点: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具: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

学具:彩色即时贴纸、胶水、水彩笔、蜡笔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就是人们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愿望。如今,科学家发明了许多科学仪器和设备,人类可潜人万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从而揭示了许多海底世界的奥秘。揭示课题(板书):“到海底去”

2、读画:欣赏课文中照片及学生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到海底去》的资料图片。

问: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底世界吗?答:(略)

问:同学们之所以会喜欢它们,它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地方,你能不能谈一谈照片和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答:(略)

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有蜡笔水彩,有水粉等。

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冷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答:(略)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问:同学们,你们看海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答:(略)

小结: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

小结:水下生物不下万种,蕴藏的矿藏比陆地上多得多。我国已能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其他矿藏资源为人类造福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了。但是,当前陆地上人类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人大海,已造成海洋,特别是近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减少和死亡,所以,治理污染,保护大海,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以“色”为主,学画海底动物。

教师问:同学们喜欢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吗?答:喜欢。教师:因为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我们要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学会画鱼,同学们说对不对?答:对!

A、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1)画出鱼儿基本形;(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等;(3)添加鱼儿身上的花纹;(4)添加颜色。

B、学生可模仿教师画“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画好“鱼”之后,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说,等会还要把画得最好的“鱼”和海底动物粘贴在黑板上的大幅海底世界想象画上。

C、教师巡视指导。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

A、师生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世界想象画。程序用投影仪投放在黑板左边的屏幕上,程序如下:Θ将大幅蓝色图画纸粘在黑板上;②师生共同构思海底世界想象图;O学生剪贴鱼类;①学生剪贴海底动物类;⑤师生共同剪贴海底植物类;③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剪贴的内容(如潜水艇、潜水员、机器人、海洋勘探船、海底摄影等。)留有表达情感和创意的空间,让同学们自由发挥。

B、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海底世界想象图和教师课前搜集的学生创作的海底世界想象图(此时,用胶布粘在黑板右边),指导学生体会这些作品好在哪里,哪些可供借鉴、模仿。

美丽的花园

教学目标:通过用刀刮画的手法设计美丽的花园,引导儿童学会观察事物,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花的形态及组合教学难点: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及画面构图的设计 课 型:绘画创作课 教学流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出示一份请柬,读出请柬的内容,告诉同学们,这是银河座使者,邀请你们为他们的计美丽的花园。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分析花的构成及其特征

1、学生发言,描述花的结构形态,教师出示实物,得出结论

2、分析花叶的形状及特点

(1)学生讨论叶子的形状,屏幕显示天使咪咪的家,据说他喜欢收藏花的叶子,引发同学们的兴趣

(2)欣赏咪咪的“天使花叶标本”,师生分析叶子的特点

3、分析花瓣的特征及组合(1)学生猜猜,咪咪的花园里有什么样子的花(2)屏幕显示花园,带学生赏花,教师引导学 生说出花的大小,外形特征,花瓣的区别 4、启发学生创新,想象特异花卉

如由花想到蝴蝶,可画蝴蝶花;因外星球的花园设计,想到宇宙花园等(二)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步骤

为了让画面更新颖,给外星使者以惊喜,我们用刀来代替笔,设计花园。

1、想一想

主题

花的聚散、大小、高矮

2、涂一涂

以蜡笔或油画棒随意涂在纸上,单色或多色均可

3、刮一刮

以刀尖刮线、刀刃刮面的手法,刮画形象

4、分一分

把主要花卉分出,加以提炼刻画

5、添一添

对不满意的局部,再重新添色,重新刮画

三、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同学们“我是小小设计家”美丽的花园设计比赛就要开始了,设计要注意:

1、想象力丰富

画面新颖

2、主要花卉要鲜明

3、画面的构图合理

即花的高矮、聚散要有美感,合理地运用了线与面

四、评讲作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四季的色彩(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认识书中四位画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并写出短文。

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2、打开书第2页,你最喜欢那幅图片,你能猜出它是一年中的哪个季节吗?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欣赏。仔细观察并思考,说说多媒体展示的作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2、总结。同:每幅作品都有树,都是风景画。

异:表现的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画法不同,用色不同,视觉效果不同,画家国籍不同„„、3、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们组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3)问题:①这是什么季节?画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②从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③作品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风格,如油画)?画面采用了什么笔触?

4、学生反馈,教师指导补充。

《早春之路》是一幅写实性、装饰性较强的日本画。画面主要使用了绿色和蓝色。嫩绿色的草地,把蜿蜒的小路送向了画面的深处,那一抹新绿还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将春的天空点缀得含情脉脉。

《夏》画家使用了深浅不同的绿色,运用了细碎而完整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夏的生机勃勃,夏的明亮苍翠。透过夏日灿烂的阳光,白桦林以其丰富、深厚的绿色,展现了夏天的生命力,更显示了画家的激情。

《金秋》画面主要使用了黄色、橙色和红色,画面用色浓重。这是我国画家林风眠将中国画的写意情怀与西洋画的浓重色彩进行了大胆结合。在苍山的衬托下,亮丽、耀眼的黄色和橙色,将金秋的风韵渲染于纸上。水中的倒影给画面带来几分恬静,使画面热烈的颜色与幽深的意境完美地统一。

《冬猎》这是一幅冬日经典作品。主要用了棕色、土黄、绿色。画面深远的透视效果把我们的眼界带进了无边的冰雪世界。冬天里,似乎万物进入了休眠,天与地静静地孕育着春的力量。而画中人物则是静谧中动的分子。打猎归来的人们带着他们的猎犬,带着几分疲惫,进入画面左下角。顺着他们的路线抬眼望去。我们看到了在湖面上忙碌的人们,虽是渺小的身影但一样可以体会到冬日里人们忙碌的气氛。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类型: 兴趣小组教学时间: 2014年03月13日 教学课堂: 我爱大风车 教学目标: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风车的图片,了解不同种类、不同材质的风车,懂得风车的作用和原理。 2.根据风车的原理......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盖洋中心小学官光昭第二周 《色彩练习课》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三间色一一橙、绿、紫。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媒体使用 电脑课件......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凉州区古城明德小学社团活动教材1、《色彩练习课》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三间色一一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第一课:素描慨述主讲:高银才 一、教学目的:了解素描的慨念,素描的含义、功能,学习素描的基本用具。二、重点难点:理解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三、教学内容:1、素描的定义广义上的......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1、猫 儿 要 回 家教学对象:5—12岁。材料:水粉颜料及工具,吹塑纸及压印工具,剪刀、胶水,4开画纸、灰卡纸。 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多种材料,让同一画面出现两种肌理效果,品尝成功乐......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教案 美术 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教案 美术 兴趣小组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