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_音乐上册教案桂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桂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音乐上册教案桂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周教案共2课时

第 1 课时

课题:活动—《跳盘王》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通过节奏游戏活动,认识四种节奏拍击符号的标志,初步感知和分辨几种简单的节奏型。

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打节奏律动。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教 具:铃鼓、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活动。(一)模仿节奏。

1.听听老师用乐器演奏的节奏,说说乐器的名称。2.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3.板书。

(二)介绍瑶族的“盘王节”。(三)学儿歌。1.师示范。2.师带读。3.生自读。4.用乐器伴奏。(四)哼唱“跳盘王”。(五)学习舞蹈“跳盘王”。(六)表演“跳盘王”。(七)评价,结束。课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演唱--《跳呀,快来跳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民族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师做基本律动。

教学难点:能跟小朋友一起参与歌曲的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热情欢快的情绪。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教 具:铃鼓、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你能不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俗吗?

2.在56个民族里,有一个民族名字叫“哈尼族”,这可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是舞蹈家和歌唱家。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一位哈尼族的小朋友给我们唱歌,我们听听看,她的歌曲里唱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如: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 3.再次感受音乐,老师演唱,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和最能表现快乐情绪的动作来跟音乐律动。

4.师带读歌词。

5.读歌词游戏:师读歌词,请学生在间奏处的地方有节奏的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6.学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轻声跟琴唱。7.跟老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8.用同样的方法学习2—4段。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动表演: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分组创编动作。

五、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题:欣赏乐曲:《小金凤》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壮民族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壮民族童谣的音乐风格。

2.歌表演,感受特定的壮族舞蹈动作和律动。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律动的创编 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 具:铃鼓、录音机、磁带、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乐曲:《小金凤》 1.新课导入

师:我们班里有哪些同学是壮族的呀?学生发言.2.介绍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少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广东等省区。壮族人民爱唱歌,素有“以歌代言”的传统,因此,壮乡有“歌海”之美称。瑰丽的“壮锦”享誉中外,它是壮族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是壮族传统的手工艺品。壮族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节庆.最盛大的节日有“三月三”歌节,春节等。

3.播放乐曲,听赏《小金凤》

(1)听了《小金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师:《小金凤》这首乐曲在广西壮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广为流传,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人们常在喜庆欢乐的民间聚会和各种联欢会上伴着这首乐曲起舞。

(2)金凤凰的美丽传说.师:广西是金凤凰的故乡,让我告诉你这个美丽的传说。在金凤凰的故乡----广西,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眼四季长流的山泉.一只美丽的金凤凰每天都飞来汲取清清的泉水,去灌溉万亩良田.那时,到处是金灿灿的稻谷,黄澄澄的小米,绿葱葱的山林,香喷喷的花果,人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离泉水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高山,山上住着一条黑龙。看到人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黑龙非常眼红,心里暗暗打着坏主意„„„„

这就是关于金凤凰的美丽传说。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再次放音乐>让学生欣赏。

(4)聆听时,教师边放录音边拍手,拍腿为乐曲伴奏。

师:刚才老师在这里拍手,拍腿为歌曲伴奏。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什么规律呀?这个规律就是: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这也是2/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强弱。

(5)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随着音乐的节奏来拍手和拍腿,看看我们的小朋友会不会为歌曲伴奏啊。(让学生边听边随音乐的节奏拍击,以增强对乐曲的体验,从而形成对乐曲的初步完整的印象,并能跟着音乐小声的哼唱旋律)

4.律动表演。

师:这首歌曲真好听,旋律真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舞蹈动作,来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吧!

(1)参照教材插图,学习基本的动作,教师分步讲解动作的要领并做示范,让学生模仿。

(2)师:学会了一些基本动作,下面让我们把这些动作连起来跳一次。(复习动作。)(3)师:恩,我们的同学们跳得真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吧!(播放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全班一起舞蹈。)5.小结。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教师进行小结。师:传说中的小金凤真勇敢。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应该像她一样,有一颗充满了正义的心!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游戏:《同他去》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和学唱民间童谣“同他去”,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壮民族童谣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情景的创编。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教 具:铃鼓、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同他去》。1.跟录音哼哼《同他去》。2.跟师学习歌谱。3.填词。

4.展示自己的填词。

三、游戏:《同他去》。1.讲规则。2.用读的方式做游戏。3.唱儿歌。4.比一比:谁唱得好。5.玩游戏。6.评价。

四、总结:

歌唱友谊,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题:《捉猫猫》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和学唱民间童谣《捉猫猫》,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壮民族童谣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情景的创编 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 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以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捉猫猫入手,并播放歌曲《捉猫猫》的音乐伴奏。

2.师以儿歌的形式读歌词,生跟读,并穿插在游戏中。3.完整的读歌词,师打节拍 4.揭题《捉猫猫》

5.师范唱——请小朋友仔细听,说说你听后心情怎样? 6.师简要说说歌曲的情绪 7.生跟音乐默唱 8.跟音乐轻声唱

9.跟师模唱歌曲的第一、二句,师指导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处

10.指导唱好歌曲结束后的两个休止符的休止时值,空两拍后,喊出“嚯嚯” 11.完整的跟琴唱 12.跟音乐伴奏唱 13.小结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复习歌曲:《跳呀,快来跳舞》、《同他去》、《捉猫猫》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和复习,进一步学会这几首不同风格、不同民族风情的童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壮民族童谣的音乐风格。

2.歌表演,巩固舞蹈动作和律动。教学重点:歌表演

教学难点:表演的情绪和律动的创编 教 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 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 具:电子琴、多媒体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跳呀,快来跳舞》、《同他去》、《捉猫猫》

三、表演:分组比赛演唱,评价。

四、音乐知识

1.复习歌曲中的“嚯嚯”,边打节拍边念,师出示“ X ”

2.游戏:请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如“喵喵”“汪汪”等,并出示节奏型 XX,请生跟老师打节奏。

3.模仿大钟的声音,“X—”,师拍手引导,生跟打节奏

五、学生上台表演。

六、师生同乐,作游戏:《捉猫猫》

七、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周教案共2课时

第二单元:心中的歌 教学内容:

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升旗》 3.学唱歌曲《五星红旗》

4.欣赏歌曲 《小朋友爱祖国》 教学目标:

1.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庄严、雄壮的气势和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力量。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国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学习用正确的姿势,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音乐活动,并用热情、大方的舞蹈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体会《国歌》的庄严气势,基本了解《国歌》的背景,学会唱《国歌》。学会用庄严、自豪的感情演唱歌曲《升旗》

2.唱准《五星红旗》中的八分休止符,表达对国旗的崇敬之情。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每次升国旗的时候我们都要唱什么歌呀?(国歌)那你还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听到国歌?(学生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我们祖国雄壮的国歌。

(二)初听《国歌》

1.边听边想《国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心情如何? 2.请学生回答 3.评价,小结

(三)复听《国歌》

1.你觉得《国歌》哪一句最雄壮、最有力就请你拍拍手。2.说说为什么

3.请小朋友看老师用《国歌》跳两种舞步,你觉得哪个最合适4.讲解速度:进行曲速度,学生踏步练习

(四)完整的聆听《国歌》(出示抗日时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欣赏边感受)。1.请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到了什么?(启发孩子们联想中国体育健儿夺冠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联想学校的升旗仪式时,当国歌响起,你应该做什么?)

2.复听,请孩子们全体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要求神情专注、庄重,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

(五)全班跟着音乐有感情的演唱《国歌》。

三、小结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祖国的国旗可以冉冉升起?(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升旗》。

三、感受歌曲

1.边听边想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2.跟着音乐拍手

四、学习歌词 1.跟老师读歌词

2.指导读:我们 立 正,我们 敬 礼。3.学生有感情地读

五、学唱歌曲 1.跟音乐默唱 2.跟音乐轻声唱

3.指导唱好:我们 立 正,我们 敬 礼。

4.感情处理:小朋友那你们说说我们升旗时怎样做才是最棒的?指导唱 5.有感情演唱 6.检查学习效果(1)分组唱(2)接龙唱(3)合作唱

六、表演

七、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升旗》

三、新歌教授:

(一)画画导入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在画什么?(国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歌《五星红旗》。

(二)范唱。

1.学生边听边想歌曲带给你怎样的心情。2.学生说。

(三)感受旋律。1.跟着音乐拍手。2.师指导。3.按照节拍拍手。

(四)读歌词。1.师带读。

2.指导读二、五、六句。3.生读。

(五)学唱。1.默唱。2.轻声唱。3.歌曲处理。4.全班唱。5.男女生唱。6.分组唱。7.师生对唱。

四、表演

1.生自由创编动作。2.指名表演。3.师生共同表演。

五、小结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呢?” 1.今天我们来听听新疆的小朋友是怎么歌唱我们美丽的祖国的。2.初听音乐,跟音乐轻轻律动。3.再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4.初步理解歌词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小蜜蜂爱什么?小鱼儿爱什么?

三、学习歌曲 1.师演唱示范。

2.教唱歌词。3.跟琴轻唱。

4.集体按要求演唱(欢快、活泼,充满激情)。

四、学生表现

5.跟老师学跳新疆舞蹈基本步伐。6.跟音乐表演。

7.分小组自由创编、表演。8.小组展示,师生互相评价。

五、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火车过瑶山》

三、听赏《苗岭的早晨》

1.新课导入:“小朋友,你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多少个民族组成吗?”你知道哪些民族?——生自由回答。

2.“你们听过这些民族的歌曲吗?能不能给我们唱一唱?

3.师提示:学生若说不出,老师可以放一些学生熟知的歌曲如:《娃哈哈》、《爱我中华》、《北京的金山上》等,鼓励学生随音乐舞蹈、律动。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苗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这是一首苗族的口笛独奏曲。

5.初听音乐《苗岭的早晨》,让学生边听边想,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并谈一谈我们柳州早晨的景象。

6.师简要介绍苗族的一些相关知识如服饰、风俗和苗岭早晨美丽的景色。7.再听,并结合书上的插图欣赏,说说苗族早晨鸟语花香,小朋友背书包上学,农民赶着牛羊下田耕作,一片繁忙的景象。

8.听歌曲的第一部分:想想,你从歌曲中能看到什么景色——师做简短小结: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苗岭的早晨空气格外的清新、宁静。林中的鸟儿也醒了,它们自由尽情地歌唱着。

9.师教画图形谱。

10.想想,现在苗岭的人们又在干什么了,听《苗岭的早晨》第二部分,试着边看图边编故事。

11.完整的听一遍,并根据书上的插图编故事。12.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第四单元: 山寨欢歌 单元内容:

1、演唱《蚂拐歌》和《青蛙合唱团》。2.音乐活动《鸡崽和鸭崽》。

3.演唱《大母鸡,花公鸡》,听赏《母鸡和公鸡》和《劳动最光荣》。4.演唱《走路》和活动《谁来了》。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做一些儿歌游戏等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多声部音乐,并能完成简单的两声部教学任务。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关心动物、热爱劳动的感情。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4.认识打击乐器“响版”,并能为儿歌和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1.能初步分清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并能按节奏念准《青蛙合唱团》和《鸡崽和鸭崽》,能初步感受和体验声部的交织。

2.能用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大母鸡,花公鸡》、《劳动最光荣》和《走路》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1.“小朋友,我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谁能根据我的提示最先猜出答案,谁就是小赢家!”(猜青蛙)

2.“对了,就是我们的小青蛙!你们知道柳州话的青蛙怎么说吗?(蚂拐)”恩,不仅仅是我们柳州,这也是西南地区的方言。”

3.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蚂拐歌》

三、感受歌曲

1.跟着音乐按节拍拍手。

2.初听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并说说听后的感觉。

四、读歌词 1.师带读 2.生读

五、学唱歌曲 1.默唱 2.轻声唱 3.指导唱 4.有感情地唱 5.分组唱 6.分男女声唱

六、小结 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九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蚂拐歌》

三、音乐游戏《青蛙合唱团》

1.认识音符:师出示,“X”和“XX”,让学生分辨认识。2.为“X”配上声音:跳,为“XX”配上“呱呱”。

3.把书上的节奏谱连起来读,师先示范,边读边用响版伴奏。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小青 蛙 跳跳 大青 蛙 呱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4.请生跟读,师指导学生分清楚XX 和 X。6.生完整的读。

7.创编歌词,“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动物也填进我们的节奏中,试着读一读”。8.生创编成果展示。

四、学生上台表演。

五、小结。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听,这是谁的叫声?(老师学公鸡、母鸡叫)”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

“大母鸡和花公鸡的本领可大了,你们听„„”

三、听范唱

1.生听,说说它们的本领是什么? 2.复听,学学公鸡和母鸡的叫声。3.出示课题。

四、感受歌曲 1.跟音乐节拍拍手。

2.用不同的掌声来表示公鸡和母鸡。

五、读歌词 1.师带读。2.生读。3.分角色读。

六、学唱歌曲 1.默唱。2.轻声唱。3.指导唱。4.有感情地唱。5.分组唱。6.分男女声唱。

七、表演唱。

八、小结。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用欢快,天真的感情演唱歌曲《大母鸡,花公鸡》。

二、学习儿歌《鸡崽和鸭崽》。

1.聆听、分辨、模仿(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请学生听一听,辨一辨、学一学)。2.新课教学。

(1)教师示范表演儿歌(一手拿小鸡的手偶,一手拿小鸭的手偶,)。

(2)游戏《鸡崽和鸭崽》,(师范读,请学生分别扮演小鸡和小鸭,跟老师一起表演)。

(3)分角色学习儿歌(师指导学生学好十六分音符及后十六分音符,咬字的清晰及节奏准确)。

(4)交换学习。(5)分角色读一次。

(6)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一起表演《鸡崽和鸭崽》。

三、创编、模拟组合。

1.播放录音,小组讨论(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动物的叫声放进儿歌中,看谁编的最棒)。

2.创编成果展示,师生互评。3.小节下课。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热身操。

三、新课导入:

“小朋友,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几位小客人!恩,别急,他们还没有出来,都在老师的歌儿里呢!我唱到谁,小朋友就做它的动作。比比看,谁最快猜出它们是谁!”

四、师范唱。1.生听并做动作。

2.回答。

五、读歌词。

3.“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听,你能说出它们走路的样子吗?” 4.生说并模仿。5.师出示歌词卡,生读。6.指导读三、四乐句。7.生完整读。

六、出示课题。

七、感受歌曲。1.跟音乐拍手。2.跟音乐节拍拍手。

八、学唱歌曲。

1.默唱。2.轻声唱。3.指导唱。4.分组唱,互评。5.分角色唱。6.接龙唱。7.表演唱。

九、创编歌词。1.师示范。2.生创编。3.展示。

十、小结。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共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山沟沟 单元内容:

1.学习歌曲《月亮田。

2.听赏歌曲《金孔雀与凤尾竹》。3.学唱歌曲《太阳》。

4.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目标:

1.山沟沟带给人太多的遐想,清凉的山风,清澈的小溪和青绿的高山„„ 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和听赏音乐,让学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山沟沟的秀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学会用自豪、骄傲和优美的感情演唱歌曲。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月亮田》。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创设歌曲情境——描述广西龙胜梯田的优美景色,并引出“月亮田” 2.师放音乐《月亮田》,让学生初步体验音乐意境。

3.提问:听到音乐你会想到什么,你的眼前浮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5.跟读歌词。

6.师简要介绍歌曲中的:“龙脊梯田”。7.师范唱,生仔细听。

8.学唱歌谱:掌握歌曲中的半音:5 5#4 5| 的音高位置。9.生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10.师再次描述“月亮田”的优美景色,指导学生用自然、甜美的各声演唱歌曲。11.生跟琴完整唱。

12.跟师做简单的壮族舞蹈动作。13.跟音乐带动作表演。14.跟音乐表演唱。15.师小结——下课。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月亮田》。

三、新课导入:

1.猜谜语:有一种小动物他照的照片 总是黑白的?(大熊猫)它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今天我们就要到大熊猫的老家四川去看一看,听一听那里的民歌。

四、师范唱。

生听老师范唱,说说太阳能带给我们什么?

五、感受歌曲。1.跟音乐拍手。2.按四四拍的节奏拍手。

六、读歌词。1.师带读。2.教生字。3.生读。

七、学唱。1.默唱。2.轻声唱。3.师指导。4.生有感情的唱。5.分组唱。6.变换速度唱。

游戏:试一试,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太阳》,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用中速唱歌曲有赞美的感情,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有中愉快,欢乐的感情,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速度演唱。

7.歌曲表演展示,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八、小结——下课。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三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以及表演一个民族舞蹈,请其他小朋友猜他表演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2.师穿上藏族服装,跟音乐跳藏族舞蹈——请小朋友猜,这个舞蹈是哪个民族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师介绍藏族服饰特点,引出甩袖,和藏族舞蹈基本步伐——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三、学唱歌曲。

1.放录音感受旋律,提问:你能听的出这个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吗? 2.简介“日喀则”——在藏语中是“美丽的家园”。

3.引导学生读好“就在日喀则啊”——用自豪喜悦、骄傲自豪的心情读。4.歌词接龙游戏。

5.示范读“啊嗦啊嗦马里拉”,(带动作读)。6.完整的读歌词。

7.揭题《我的家在日喀则》。

8.师范唱,想想,你听了这首歌曲以后心情怎样? 9.轻声唱,——(跟录音),师指导唱好。10.跟琴声自己唱——师指导演唱音色。11.全体完整的演唱歌曲。

12.歌曲表演——带上之前学的舞蹈动作。

四、创编歌词: 1.师示范唱。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3.跟身边小朋友唱。4.创编表演、展示。

五、小结。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观看傣族“泼水节”的录象。

引导学生观察傣族的服装、竹楼、热带雨林中的凤尾竹。

三、初听音乐《金孔雀与凤尾竹》。

1.想一想,乐曲是人演唱的还是用乐器演奏的?

2.你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觉得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

四、介绍乐器——葫芦丝。

五、复听乐曲《金孔雀与凤尾竹》。1.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葫芦丝。2.你听了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六、再次聆听《金孔雀与凤尾竹》。

1.让学生在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创编一个表示高兴的动作。2.随着音乐摆动。

七、创编活动。1.让学生分角色表演。2.展示。

八、小结。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四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第六单元:红红火火过大年。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新年锣鼓》。

2.学唱歌曲《过年》。3.学唱歌曲《包粽粑》。4.学唱歌曲《赛灯笼》。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民间过年的习俗,感受和体验人们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过新年的欢乐气氛。

2.能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全班参与新年联欢会活动,能独自或者与同学们共同上台表演节目。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各个地方不同民族过年的习俗,感受人们过新年的欢乐气氛。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歌曲的不同地域风格表演节目。

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新年锣鼓》。2.学唱歌曲《过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播放录象:人们激情洋溢,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腾景象。让学生感受北方小朋友过新年的热闹气氛,并说说自己过新年时的欢乐情景。

2.放录音:《新年锣鼓》,听听:你能听出里面有什么打击乐器的声音——锣鼓声。3.揭题:《新年锣鼓》。

三、师范读

1.你能听出哪些是鼓声,哪些是锣声吗?

四、认识乐器鼓、锣、钹。1.学生模仿乐器的声音。

2.你能在你的身边找出能模仿出鼓、锣的物品吗? 3.学生演奏锣鼓声。

五、读歌词。1.师带读。2.生自读。3.加上锣鼓声。

六、表演唱。1.分角色唱。2.演奏唱。

七、小结。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新歌教学。

1.导入新课: 小朋友的锣鼓声敲得真好!过年了!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过年歌吧!2.听范唱:说出自己的感受。3.感受歌曲。

4.跟着音乐拍节拍。

5、用锣鼓声伴奏。

四、读歌词。1.师带读。

2.生自读。3.跟节奏读。

五、学唱。1.默唱。2.轻声唱。3.指导唱。4.分角色唱。

265、表演唱。

6、指名上台唱,师生共同点评。

7、跟音乐完整表演唱。

六、师小结。课后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十五周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复习歌曲《过年》。

二、学唱歌曲《包粽粑》。

1.谈话导入:说说家里过年的时候都有什么好吃的。当有学生谈到粽子是,就顺势引出课题《包粽粑》。春节包粽子是壮乡人民独特的民间习俗,它意味着家人一年到头平平安安,合家幸福,同时也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2.提问:你知道粽粑是怎么样做成的?互相说说,边说边放录音。3.师范唱,生仔细听,并说说听后感受。4.跟师读歌词。

5、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6、师指导学生用愉快、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

7、跟音乐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8、小结。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复习歌曲《包粽粑》。

二、学唱歌曲《赛灯笼》。

1.播放录象:新年四川人民赛灯笼的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并说说自己在新年时有什么好玩的游戏活动。3.听音乐《赛灯笼》,听听歌曲中讲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4.带着愉快、高兴的心情再听一次。

5、跟师读歌词。

6、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7、师单独指导歌曲中俯点音符处的演唱。

8、完整地演唱歌曲。

288、共同探讨、分析各区的演唱处理。

9、自己跟琴唱,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

1.给书上的灯笼添上漂亮的颜色,比一比,看谁的灯笼最漂亮。2.作业展示,互评。

四、欢欢喜喜过新年。

1.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2.学生自编自演以庆新年、贺新年为主题的歌舞表演。3.上台表演。4.评比。

五、教师小结。

祝愿同学们欢欢乐乐地唱歌,高高兴兴地过年,健健康康地成长。课后反思:

桂教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材音 乐 教 案五年级 上册任课教师:李萍班级:五(1)——五(4)第一单元唱起来编写者:李萍 教学目标:1、感受民族歌曲的演唱风格,初步学习用方言演唱......

冀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教学内容1、听赏《我是一年级小学生》2、唱歌《要做好学生》教学目标1、感受两首儿童歌曲所表达的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桂教版六年级音乐教案

第十一册音乐教案 常规课一、内容: 新学期讲话。 给音乐课出好点子、好方法。  复习上学期歌曲。二、目标:1、巩固音乐课常规。2、采纳同学的好点子、好方法,让音乐课更贴近学......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 题一、有趣的声音世界 共2课时 一、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二课时) 共2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2、会唱《布娃娃弹琴......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音 乐 教 案一 年 级上 册第一课 好朋友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与小狗》,并尝试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2、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表演歌曲《......

《桂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桂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音乐上册教案桂版 上册 教案 教版 音乐上册教案桂版 上册 教案 教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