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胡同文化_胡同文化教案
教案胡同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胡同文化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风味独特的语言。2.了解北京的胡同及其文化内涵.3.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教学重点 :
概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语言风格,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学难点 :明确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提问法等。教
具: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提到北京,我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故宫、长城、颐和园。今天我要介绍一处不同的人文景观——北京的胡同。下面我们先来听一首歌,伴着歌声走进悠悠的胡同,去领略胡同深处的北京民风。(放音乐,《北京的胡同》。)
在北京胡同里住了40多年的作家汪曾祺先生对于胡同的没落是怎么想的?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胡同文化》来找寻答案。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以朴素的文笔,书写生活的诗意。
三、课文梳理
1.大家先快速浏览下第1自然段至第4自然段,用简要语言概括下北京胡同有什么特点?(布局方正;取名各有来源,生活气息浓;数量繁多; 环境安静。)
2.明确第5自然段的过渡作用
3.北京的胡同总的来说是方正而安静的。在第一段中,作者说“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到12自然段,注意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其精义又是什么?(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4.阅读第13至15自然段。思考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的前景怎样呢?(没落,衰败,消失。)
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批判。)
四、语言特点(结合课后练习二)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瘟不火,炉火纯青。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糅,是陈年佳酿。它是供读者“看”的,带有一些淡淡的“书卷气”。
——刘锡庆《散文:五十年的沉浮与成就》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作业: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两三百字的短文
胡同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圆明园、颐和园这些地方,以前都是那些皇宫贵族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普通的老百姓大都住在什么地方?明确: 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面。那我们就来看看北京......
胡同文化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情感目标:分析当地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胡同文化》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胡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探究胡同文化后面深刻的历史背景。2、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重点】3、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胡同文化》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