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_师说的教案
师说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师说的教案”。
11、师 说
韩愈
一、学习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能力。
二、重难点
1、重点:本文的结构层次、论证方法及文言基础知识。
2、难点:尊师重教思想和以能者为师风气的熏染与培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诵读课文,探究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第一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从师的必要)第一段分五层论证中心论点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②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③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④正面提出择师标准:以道为师,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第二段作者提出的分论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论证的?
运用正反对比(横向)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通过对比从反面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3、第二段与第一段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第一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
第二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重要性。
4、文章第三段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用历史事例正面论证中的论点。先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然后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用事实论证了分论点和中心论点。再用孔子言加以论证。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文章最后一段和前文是怎样照应的?作者写这一段用什么作用?
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照应了文章第二段。作者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照应了第三段。
作用: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为“学者”从师树立了一个“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
6、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①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②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③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④奖励后学等。作业:熟读、翻译并背诵课文。
▲语言知识积累 1. 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 古今异义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师说》教案3一、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1 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正确......
师 说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3.......
《师说》优秀教案2008年01月15日 星期二 下午 07:19 《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3、掌握重要字词......
《师说》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