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教案_词五首修改教案
词五首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词五首修改教案”。
24.《词五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不同艺术和两大流派。2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2、朗读与背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五首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望江南》、《武陵春》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望江南》
1、解题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作者及背景
温庭筠(wēnyún)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5.赏析:(1)梳洗罢 “女为悦己者容”。倚楼眺望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喜悦、激动心情。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
倚楼凝望,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盼望夫归的妇女形象。一个“独”字写出了孤独落寞之情.(3)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过程,让人为之心碎。(4)斜晖脉脉水悠悠
用斜阳的含情脉脉,江水的悠悠不断,烘托离愁别恨的深长。(5)肠断白蘋洲
表明思妇忧伤痛苦之深,充分表达了思妇愁肠寸断的强烈的相思之情。主旨句。6.填空
这首小词,只有二十七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
写到
;就景物而言,从
写到,又写到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
到
以至最后的。7.主题
本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三、学习《武陵春》
1、解题
武陵春,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赏析:
(1)风住尘香花已尽,交待季节特征——点明是暮春时节。
暗指自己年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象征词人青春已逝。
(2)日晚倦梳头。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心灰意懒,表达浓重的哀愁。
(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总结上片:写眼前衰败之景。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运用比喻、夸张,化虚为实,使无形的哀愁有了重量和质感,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内心哀愁的沉重。总结下片:写内心的愁绪。5.主题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自己无限惆怅与感伤之情。
四、课后思考
1、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2、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渔家傲》、《江城子》
一、导入新课 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二、学习《渔家傲》、1、解题
渔家傲,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范仲淹(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塞sài 嶂zhàng 浊zhuó 燕yān 羌qiāng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文章大意: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5、赏析
(1)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衡阳雁去无留意——寒冷荒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战事吃紧; 长烟落日孤城闭——戒备森严。
(2)“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
在崇山峻岭中,当烟雾升起,夕阳西下时,一座孤城紧紧关闭了城门。描绘出边塞苍茫壮阔的景象。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们什么思想感情? 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4)“羌管悠悠霜满地”起什么作用? 描绘了边塞夜景,烘托思乡的凄凉之情。(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将军征夫因有家难回,功业难成而哀伤地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主旨句。6.主题
表现边塞将士们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感慨.三、学习《江城子》
1、解题
江城子,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这是作者于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猎liè 擎qíng 貂裘diāoqiú 卷juǎn 鬓bìn 挽wǎn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5、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狂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2)上阙太守的形象怎样,他的特点是什么?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
(3)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出猎队伍有什么特点? “千骑卷平冈”;威武雄壮,场面浩大
上片:叙事,描绘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场面。
(4)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明自己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下片:抒情,抒发了词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四、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破阵子》、比较三首词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内容导入
二、学习《破阵子》、1、解题
破阵子,词牌名。
为wèi,给。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2、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挑tiǎo 麾huī 炙zhì 弦xián 塞sài 的dí 霹pī 生shēng 身shēn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文章大意: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想起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5.赏析
(1)“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醉”表达了此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剑”,是一种兵器,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什么气氛?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3)沙场秋点兵,秋有何作用? 交代季节。渲染肃杀气氛。上片:描述军旅生活。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马作的卢飞快”:是运用典故,“的卢”是古代著名的快马,相传一跃三丈,这里用来比喻战马都像的卢那样飞速奔驰。
运用比喻,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战争的激烈。(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作者的壮志也是理想。体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统一祖国的 愿望。
(6)“可怜白发生”的作用
这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下片: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6.为什么作者说这是“赋壮词”?
从所叙事之看,是写军营生活:看剑,听角声,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都极豪壮、雄健;
从所抒之情看,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从语言上看,风格雄壮,末句变雄壮为悲壮,照应题目“赋壮词”。7.主题
通过作者梦想中经历的描述,抒发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
三、比较阅读
四、拓展延伸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词五首教案词五首教案教案:25词五首教案-教案作者:剑胆琴心25词五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
《词五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诗词名家及代表作。2.诵读本文的五篇诗词。3.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4.学习古诗词用语的考究和他的韵律美。过......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教学目标: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2.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3.品味赏析教学重点,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
词五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能力目标: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情感目标: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词五首》语文备课组 主备:白改敏 授课:董丽萍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