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等《短文》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等《短文》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自读要求
1.进一步培养诵读的习惯。
2.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
3.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讲述荔枝的特色及山市蜃景。
4.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自读重点
l.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
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说明生动、条理清楚的写作特点。
3.能准确地划分课文的层次结构。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因此“自读导言”意在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诵读习惯,进而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训练说的能力,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自读程序
1.初读。通过查阅工具书、看注释,解决字词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速读。结合注释快速阅读课文,用白话文讲述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3.赛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流利、把握文章内容最准确。
5.讲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描述荔枝的特色和山市蜃景。
(解说:这样安排自读程序,旨在体现读思练结合的阅读原则。程序1意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整体感和课文内容,培养而读习惯。程序2.3意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能力。程序4、5意在学生熟悉课文之后,学习把握文章重点,理解文章特色,培养表达能力。)
自读点拨
1.《荔枝图序》
文章先交代荔枝的生长环境,再对荔枝的各个部位及其特征进行了细致具体地描述说明。开篇以“荔枝”二字领起、点题,统领全文。然后紧扣“荔枝”二字,从其形、色、香、味诸方面由大到小,由外到内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介绍说明。对其独特的外形、特别的颜色、别致的香味的介绍是洋,而对其产地,其色、香、味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及作画的时间,作画者,主持作画人及作序的目的的介绍则是略。
2.《山市》。
自读思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华如橘
②然数年恒不一见
③始悟为山市
④连亘六七里
⑤或凭或立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②居然城郭矣
③历历在目
④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3.读《荔枝图序》第1段和《山市》,分别给它们划分层次。
4.试比较两篇文章,想想它们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解说:4个题目按照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顺序安排设计,意在切实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参考答案
1.①同“花”;②永久,文中是很久的意思;③觉醒,文中指醒悟,明白;④接连不断;⑤有的。
2.①大概是那样.实际上大大超过了我的描述。②竟然像一座城市。③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④只剩下一座高楼,直插云天。
3.(l)荔枝生巴„„如帷益。||叶如桂„其实过之。||若离木枝„尽去矣。(2)奂山山市„不一见。||孙公子禹年„„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鬼市”云。
张国生 《荔枝图序》是自读课文,只有128个字,内容无甚难解。这样的课文应当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拟这样安排:一,制造气氛,培养兴趣。北方学生多未吃过......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以及序的特点。2、识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通读全文,明确说明对象,并能做到背诵全文。2、......
一、成功学习(一)成功目标1.了解作者和文体。2.掌握生字词并准确翻译文言文。3.探究本文的说明内容、方法和顺序。(二)成功自学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筛选重要信息并牢记,解决目......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荔枝......
《荔枝图序》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序、认识荔枝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1、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2、学习条理清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