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教案_认识圆的教案
认识圆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圆的教案”。
圆的认识教案
龙胜小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3、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圆的特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学会用圆规画标准圆。
学具准备 :
圆形纸片、圆规、直尺、表面是圆形的物体(如:硬币、瓶盖等)线等。
教学过程:
一、画圆导入: 事先画好一个圆
1、指着图形问:同学们,这认识吗?
生:认识,圆形。
2、师:同学们,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
生:硬币、光盘、圆桌、车轮……
师: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呃!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3、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
问:见过平静的水面吗?
生:见过
师:(手指着图片)看!现在扔一块小石子,发现了什么?
生:圆
师:其实呀,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
师:(看图片)瞧!十五的月亮,美丽的光环…… 师:同学们,在这里你找到圆了吗?
这些图片美吗?
生:很美
师:的确,圆是一个很完美的几何图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画一个?
4、师:给你一支粉笔你会画圆吗?
生:会
5、谁能到黑板前快速画一个圆。
师:他画得怎么样?
生:不够圆。
看来只用一支粉笔,是不太容易把圆画好的。想画好,咱们就得借助工具。
课前老师叫你们准备了带圆形的、可以画圆的工具,你们带来什么? 生:硬币、瓶盖……
师:现在就请你动手试一试,利用手中的工具来画圆,看谁的方法最多。(学生画圆,教师指导。)
6、师:画完了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画圆的?(提问的时候有意识的先问利
用圆形物体画的同学,最后才问用圆规画的)
师:当然我们可以用不同工具画圆,但最常用的还是圆规。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1)定长(2)定点(3)旋转
8、师: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用圆规画,画得不够理想,甚至到现在还没有画完,你们猜猜看他可能是什么问题?
生:针尖没有定好、手没有拿在上面的小圆柄上……
师:其实呀,这都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9、师:刚才我们画的圆大小不一,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使我们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呢?
生:用直尺,使针尖和铅笔之间的刻度定得一样。
师:我们每个同学将针尖和铅笔之间的距离定得一样长,然后画出来的圆大小是不是就一样了?
生:是
师:请将针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会定吗?然后也把这个圆画下来。
师:画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互相看看,比比看现在的大家画的圆是不是一样大?
二、圆的半径、圆心、直径的初步认识
1、师:好!同学们,现在圆有了,要是人家问你这是多大的圆,我们该怎么说呀?
生:这是半径3厘米的圆。
师:行,同学们用到了半径这个词来描述这个圆。好!还有吗?(板书:半径)
生:还可以用直径。
师:还可以用直径来描述这个圆。你们同意吗?(板书:直径)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圆了解得还真不少!
师:(指着板书说)同学们,在圆里,除了有半径和直径,还有一个圆心,你们听说过吗?(板书:圆心)
生:听说过。
2、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我想同学们多少有了点了解,是吗?
师:这样,同学们一会儿可以互相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当然也可以查一查资料。我们的课本第页就有有关它们的描述。
师:现在抓紧时间开始吧!
(师参与各组)
2、师:好!同学们学完了吗?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圆心?同学们,你能找到这个圆的圆心吗?
生:能,就是针尖那个点。
师:那什么是半径呀?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半径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师:谁愿意上来画一条?同学们一起来看看他能不能画对。
师:好,你来。(指着板演的一条半径说)半径我们通常用r来表示。
师:他画对了?
师: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两个端点一个在圆心,一个在圆上。
师:那到底什么是直径呢?同学们瞧!这儿有三条线段,你认为哪一条才是圆的直径。
生:第三条。
师:他认为是第三条,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第一条为什么不是呢?
生:因为没有通过圆心。
师:那第二条不是通过圆心了吗?
生:因为一端没有在圆上。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直径。
生: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投影定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片上画出一条直径。
(生画的同时,师也在黑板上画直径)
师:直径我们一般用字母什么表示?
三、进一步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师:听到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老师真的感到很欣慰,这都是同学们努力的结果。
只要你肯脑筋,相信等会儿你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1、师:(手举一圆片)你们的信封里,都有一张这样的圆片,不过先别忙拿。你们能找到这张圆片上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可以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2、学生汇报。
师:谁找到圆心了?你是怎么找的?
生:对折
师:你们同意吗?
师:谁找到了半径?你找到了几条?哪几条?他找对了吗?你们有没有找到,有谁比他找的更多的吗?如果给你更多的时间,你能找到多少条?
生:无数条。
出示课件练习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师:谁找到了直径了?哪里?找到了几条? 这样找下去你能找到多少条?
出示课件练习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条直径,它们的长度()。
2、师: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会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显示课件)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哪个小组最出色!
3、学生自主讨论并填写汇报资料
生:每一条半径都一样长,每一条直径都一样长。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你能能用你的方法证明给大家看吗?
生:对折(量)
师:看来同一个发现同学们的表达方式还不一样,同一个如果用上字母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d÷2=r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师:如果更规范一点,我们可以写成)d=2r 或者 r=d/2 师:(指着黑板上的公式问:你们能看懂这个公式的意思吗?表示什么意思?)
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手拿一个圆片)那这个圆的半径是黑板上这个圆的一半吗?
生:不是
师:那说这句话时要加一个什么样的前提。
生:在同一个圆里。
师:唉!研究数学要讲究严密性。老师再举出两个等圆,问:我们再看看这两个圆,他们的半径相等吗?直径呢? 生:相等
师:既然这两个圆半径,直径都相等,大小完全一样,我们就把他们称为“等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课件出示)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四、巩固练习
(1)师:现在要是告诉你一个圆半径的长度,你能求出他它的直径吗?倒过来行不行?好,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半径,你们说直径,老师说直径,你们说半径看谁反应快,好吗? 半径: 5厘米 半径:3厘米 直径 : 2分米 半径:0.12米
生:……
师:好玩吗?课后你们也可以自己玩。
(2)判断
全部出示,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请同学回答。对学生有争议的题问一下即可,不必多说。
(3)
师:(1)出示 图片,这个你们认识吗?
生:阴阳太极。
师:想不想知道这个图案是怎么形成的?
生:想
师:(出示图片)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成的。
现在如果告诉我们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讨论
师:好了,看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响亮的说给大家听
生:小圆的直径6厘米,大圆的半径6厘米……
师:看来同学们的发现非常丰富,那么为什么古代的阴阳太极和圆结下了不解之缘,看来古代人对于圆也是情有独钟。
师:同学们,不仅古代人对圆情有独钟,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看图片)(看完后)师: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很美
师:想说点什么吗?
生:圆无处不在师:说得真好!
五、小结
师:同学们,短短一节课,要真正走进圆的世界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是走“近”了圆的世界,打开……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一课已经上完了。记得当时上完我真是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心想,总算可以稍事休息了。然而,真正上完课,听完各位老师的点评,再回顾自己准备、上课的过程,却发现要思考学习的东西远未结束,要走之路更是还很长很长。
这次上课我选定的内容是圆的认识,本课一共三个例题,例1让学生自由尝试画圆,例2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例3探究圆的特征。在确定教学环节前,我曾拜读了许多数学名师的设计,也看了相关课堂视频。其中名师华应龙和张齐华的教学设计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张老师的课我曾有幸在“漓江之春”听过一次,也许是因为当时并没有经历过上这节课,尤其是没有经历过精心准备这节课的过程,所以当时我虽然在现场观课,但是体会不是很深。这次自己真正准备并且上了课,亲历了得失取舍,才发现敢于那样上一堂课,确实是名师之举、名师所为。名师华应龙的课我没有亲见过,但看
了有关上课的过程描述后,我深深觉得,那真是一个数学老师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的课堂”!可是,如果把这些设计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上,我想那种“理想的课堂”马上就会变成“现实的课堂”的。做事情还是得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目标、自己的课堂把握能力和之前对班级学生学情的了解,我设计了如下七步相对稳妥的能较好达成目标的教学过程:
一、从已学的平面图形导入,初步感知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
二、联系生活,充分感知圆的无处不在。
三、动手画圆,更进一步感知圆的特点。
四、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五、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直径、半径长度、数量间的关系,是否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条数等问题。
六、巩固练习
《认识圆》一、教材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认识圆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认识圆》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圆认识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圆认识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