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语文12册第五单元教案

2020-02-29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12册第五单元教案”。

识字

5.动物儿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青蛙,狗熊,兔子,狐狸等动物的认识及其颜色的认识,以动物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2.训练幼儿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2.训练幼儿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对青蛙,狗熊,兔子,狐狸等动物的认识及其颜色的认识,以动物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准备活动:青蛙,狗熊,兔子,狐狸等动物的图片,有色和无色各一张;可爱动物的图片若干;青蛙,兔子,狗熊,狐狸头饰若干。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请来了几位好朋友,是谁呢?教师依次出现无色的动物图片给孩子们观察,先让孩子说出是什么动物,之后让孩子说出动物的颜色,如果孩子说对了,就出示有色的动物图片。

二、编儿歌: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动物的颜色来编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动物今天呀刚好过生日,咱们编首儿歌送给他们,好不好。

1.先给青蛙编。老师引导孩子:“什么动物绿绿的”,让幼儿说出:“青蛙青蛙绿绿的”。然后鼓励孩子将“什么动物绿绿的,青蛙青蛙绿绿的”串成一串。2,教师再问什么动物黑黑的,让幼儿说出狗熊狗熊黑黑的的。教师:小朋友们真棒,咱们把刚才编的儿歌串在一起吧,教师一边拍手一边说“什么动物绿绿的,青蛙青蛙绿绿的;什么动物黑黑的,狗熊狗熊黑黑的”。

3.下面来编兔子。教师不说了,请幼儿来编。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来编第一句:“什么动物白白的”,请另外一位小朋友说出“兔子兔子白白的的'。

4.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青蛙,狗熊,兔子,都有儿歌了,狐狸也想加入儿歌的队伍,快快快,咱们赶紧给狐狸也来编一个。鼓励幼儿仿照上面的句式给狐狸编。5.请幼儿试着将上面四个动物儿歌串成一串。6.拍着小手,集体将儿歌再唱一遍。

7.做游戏教师将头饰发给小朋友,并告诉小朋友玩游戏的规则:当老师说到什么动物绿绿的,带青蛙头饰的小朋友应站起来,并说:青蛙青蛙绿绿的。其他小朋友则坐着不能动。8.教师出示几幅可爱的动物的图片,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三、活动延伸

让孩子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唱动物歌,并告诉爸爸妈妈爱护动物,不要吃他们。

识字

5.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帽、裙”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干”;正确书写“巴、扎”等7个字。2.认识“花帽、裙子、皮靴、糕点、奶茶粉、茶叶”等词语,正确读写“巴扎、核桃、杏干、巴达木、方便”等词语。3.朗读课文,借助课文和插图了解巴扎,感受x疆特有的地域文化。4.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认读生活中的汉字。

教学重点:认识“帽、裙”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干”;正确书写“巴、扎”等7个字。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巴、粉、核”等字;按正确的笔顺规则书写“巴”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都是形声字。)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1)找朋友。(老师手里拿虫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口令:我是蚂蚁的蚂,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马”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2)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蜻蜓”的“蜻”——虫字旁遇到“青”,伸出手来交朋友,“蜻、蜻、蜻,蜻蜓的蜻”。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B.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字。(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2)“池”字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3)“欢”字要注意左边又字旁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1)明确笔顺:走之旁的字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3.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教学反思:

识字6 古对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酷: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程 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②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4)独体字:严、夕。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识字6 古对今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2.齐读课题,学习“古”字。(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生:对子。(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3.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试写、对照。2.语:应注意左小右大。组词:语文、语言、外语。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板书设计:

古对今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识字 7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

教学难点: 认识9个生字和2个偏旁,能正确、流利地读6个词语。

教学准备: 1.拼图识字游戏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题目

1.教师导学:在汉字王国里,小朋友们认识的汉字朋友更多了!你们还认识这几位老朋友吗?出示学过的字卡。(圆、严、寒、酷、暑、凉、晨)2.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及时评价。3.教师板书课文题目。4.学生指名读,纠正字音,再齐读黑板上的课文题目。

二、活动激励,学习字词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在操场上都参加过哪些体育运动呢?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本课生词卡片。(跑步、拍皮球、踢足球。)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体育项目,那么,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体育活动的名称呢?教师依次出示剩余的词语卡片并做相应的动作提示。(打球、拔河、跳高。)4.学生猜读、跟老师读、指名读本课生词。

5.引问:刚才学习的几种运动中,你最喜欢哪种?谁愿意到前边来演一演? 6.活动:一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猜体育活动名称。预设:跳高、拔河。

7.交流:在同学表演这些运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 8.学生汇报。

预设:“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脚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足字旁。9.启发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10.课件出示6个表示体育活动名称的生词:看,它们不带音节帽子了,你还能一眼把它们认出来吗? 11.学生领读、同桌对读,教师评价。1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13.小组交流:这些生字中,哪几个生字最难?你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它们?把你识字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14.检查反馈: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

三、初读儿歌,识记生字

1.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6个生字,还有一些生字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2.学生在儿歌中找出其他生字,一边找,一边说出它们的字音,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读一读,认一认。3.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认识新偏旁“火”。

4.小组合作检查认读情况,1名同学带领组员进行检查,把组员认读有误的字音纠正过来。

5.听音接生字游戏。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然后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这个字,并大声说出这个生字。

四、拼图游戏,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游戏名称及规则。(拼图识字游戏。有16个奥运小五环,每一个五环后面藏着一个生字宝宝,翻开一个就请同学们认读,16个生字认读完之后,就会出现刚刚这些运动游戏。)2.学生进行游戏。

识字 7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会写“

八、大、入、天”4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9个生字和2个偏旁,能正确、流利地读6个词语。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1.导学:上一节课,我们交到了很多生字朋友,看,它们来了,大家跟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锻、炼”等字。3.教师出示“火字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二、诵读儿歌,读通句子

1.课件出示儿歌,引问:你能读吗?试着读一下,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适时点拨个别学生读准翘舌音“场、热、声、身”和平舌音“足”。3.指名读生字,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读音。4.教师导学: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儿歌,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5.学生两人一组赛读儿歌,比一比谁朗读时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能把句子读通顺。6.教师范读,全班听读,试着标出儿歌的节奏。

预设: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7.学生自由练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8.指3名学生朗读,全班听读,根据字音、声调、语速等方面进行评价。9.齐读儿歌。

三、再读儿歌,读出趣味

1.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情。(高兴、开心。)2.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自由练读儿歌。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教师小结:热闹的操场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留下了我们许多欢声笑语。下面请同学们想象你玩耍时的情景,一起读这首儿歌。

5.全班齐读儿歌,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小组合作,学写生字

1.学生找出生字新朋友,读一读。

2.小组合作,学生相互说说怎么记住生字。

3.引导学生反馈交流,教师表扬爱动脑筋的小朋友。4.引导学生复习看笔顺的方法,自己尝试书空笔顺。5.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看准每一笔的位置。6.教师范写“跑”,强调左窄右宽。

7.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先描红,然后仿写一个“跑”字。

8.学生集体观察书写较好的生字,说说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9.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其他字的书写。10.指导书写其他会写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词语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书上没有的可以自己补上。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让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教学反思:

识字人之初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不严,师之惰”。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教学重点: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教学难点: 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教师)2. 课件。(教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四、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 辶”的写法。4.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

识字

8.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教学重点: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准备: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师)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 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十个数字身上装,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打生活常见物)生:手机、电话机„„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多媒体演示小明接到芳芳电话的情景。)师:你们觉得芳芳的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芳芳在打电话时没有礼貌,她没说“你好”。

师:是的,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电话接通要主动说你好!电话结束时要说再见,尽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

生:芳芳在电话里没说让小明什么时候去哪儿去玩儿。小明怎么去呀?

师:你听得真认真。芳芳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打电话除了要有礼貌,还要说清你是谁,你找谁,什么事。师:那请你再看看课文插图,有位叫李中的同学给张阳打电话,(出示课文情境图。)结果是张阳妈妈接的电话。(播放电话录音。)(通过电话录音的示范,明确打电话的方法。)师:录音里的电话内容怎么样?

生:电话接通时李中问好了,还说了谢谢。很有礼貌。生:李中说了找谁,还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表达得很清楚。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听一次。(再次播放。)师:打电话的方法,我们可以总结成一首儿歌,方便我们掌握。(多媒体出示: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三、设置场景,学打各类电话

1.生生互动,学习拨打邀请电话。2.师生互动,学生拨打请假电话。3.创设火灾情境,拨打急救电话。

四、联系实际,在游戏中交际 多媒体出示:

1.忘了作业,打电话给好朋友询问。2.爸爸出差了,打电话给爸爸。

3.奶奶身体不好,打电话问候奶奶。

4.有位叔叔打电话给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五、总结延伸,走进生活

师: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送去一句真挚的问候,一份春天般的温暖。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 :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2.字卡。(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导学: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出示生字“提、拔、捉、拍”。(1)导言: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提水、拔萝卜、捉小鸡、拍球图片)(2)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喜羊羊在汉字王国玩得特别愉快,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并注明这两个词语,突出“青”和“清”两个字。)(1)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远处有()山,近处有()泉。”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词语造句。

2.课件出示:“在”和“再”。引导生说出哪个是“再见”的 “再”,并说明理由。

3.师引言:“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 4.课件出示选字填空:放学了,大家()教室门口和老师说()见。(1)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

(2)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练习:()家、正()、()学校、()次、()来。学生讨论怎样填写,并用填写的词语造句。

5.完成教材64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

2.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诵读歇后语,日积月累

1.导言:喜羊羊今天给我们带来几幅图画谜语呢,谁能猜出每幅画的谜底?(1)课件出示图片:小葱拌豆腐。导学: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

(2)课件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图片。师生交流共同猜谜语。

2.引学:刚才我们猜的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

(1)请你读一读教材中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

3.拓展其他歇后语。(1)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2)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4.小结:歇后语的种类有很多有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故事类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树上,正准备回家喂宝宝,却遇到了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课件出示:短文插图)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配图播放故事)2.学生初步了解短文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短文,把短文读得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狐狸几次对乌鸦说话?乌鸦有什么表现?画出狐狸的话读一读,想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上当受骗,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读《狐狸和乌鸦》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 5.动物儿歌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2个字和会正确、规范书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智慧,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品质。科学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的园地里有无数伟大的发现和创造;军事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战争的舞台上导演了一出出有声......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识字5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部首。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资料一年级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资料一年级一、一类字书写5、动物儿歌jin zhng jin xing jin间 ( ) ( )mí rù mí sh mí迷 ( ) ( )zào rén zào d zào造 ( ) ( )yùn yùn dòng yùn......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语文12册第五单元教案 下册 教案 单元 语文12册第五单元教案 下册 教案 单元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