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随笔、杂文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作业4教案_我的教学设计杂文随笔

2020-02-29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随笔、杂文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作业4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教学设计杂文随笔”。

课时作业8 拿来主义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古董

摩登

徘徊

礼上往来 B.羡慕

脑髓

挖掘

残羹冷灸 C.给予

鼓吹

欧洲

混蛋废物 D.国粹

辨认

魂灵

嗑头贺喜

解析:A项,礼上往来—礼尚往来;B项,灸—炙;D项,嗑—磕。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________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________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________,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________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A.但是

不管

可是

因而 B.可是

纵使

然而

因此 C.因为

不管

然而

当然 D.然而

虽然

但是

所以 解析:根据文意及句间关系来确定。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C.鲁迅在文章上是主张要痛打落水狗的。

D.他似乎打了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解析:A、C、D三项为借喻,B项为明喻。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B.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C.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D.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解析:A.分号改为逗号;B.书名号改为双引号;C.顿号都改为逗号。答案:D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几张画却郑重地挂过去显得寒碜可笑)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者的卖力媚态)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解析:表达了鲁迅对这种借展览之名而盗卖文物行为的憎恨。答案:C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B.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C.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D.老师经常在课上故弄玄虚,使我们明白了很多重要的知识。....解析:A.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不合语境,应用“光明正大”。B.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也用来指你对我怎样,我也对你怎样。C.残羹冷炙:指吃剩下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不合语境。D.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不合语境。

答案:B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________太不“摩登”了。

②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________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③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________,或存放,或毁灭。A.否则 接收 应用

C.不然 接收 应用

B.不然 接受 使用 D.否则 接受 使用 解析:不然:①用在对话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②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③不是这样。“否则”只有“不然”的第②种意思。“接受”和“接收”都有收受、接纳的意思。“接收”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财物、企业或信息等。“接受”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使用”表示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其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如人力、资金、工具、机器设备等。“应用”侧重强调的是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一般多用来指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还可用来指人。

答案:D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该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

B.几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硬性指标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要有专业资格证书„„

C.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在北大引发热议。

D.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关联词“不但”移至主语“厂房”之后。B.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D.成分残缺,应在“饱受”前加“她”。

答案: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9~11题。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9.下列对选文第二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B.“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C.“鱼翅”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D.“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的腐败的东西。

解析:“鸦片”有毒,这毋庸置疑,但“鸦片”也可治病,“看见鸦片„„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故“‘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是错误的。

答案:A 10.根据课文观点,指出下列词语的比喻义。

(1)孱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昏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是把词语当作喻体,根据喻体的特点,找出对应的本体。“孱头”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这里比喻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缺乏理性,一把火烧光,比喻否定一切盲目排外的人;“废物”接受一切,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人。

答案:(1)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2)昏蛋:比喻否定一切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

(3)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11.选文中“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不超过25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鱼翅”代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次要明确“萝卜白菜”代表大众化,“宴大宾”比喻只为少数人服务。据此整理作答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对于精华应全面继承,为我所用,但要恰如其分地对待。(或:精华应有利于大众,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

三、语言表达

12.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要求:(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表达能力。本题涉及了文学常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要了解鲁迅的事迹,并仔细观察这幅画像,还要注意符合四点要求。

答案:示例:我将您的画像挂在我书桌的正上方。当我疲倦想偷懒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犀利的目光像闪电,灼烧着我混沌的思想,我想到活着就该跟您一样,“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目睹不良现象却不敢挺身而出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上指的头发像利剑直刺我懦弱的灵魂,年轻人就该“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当我遭受同学的误会而伤心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慈祥的面庞像广阔的海洋融化了我心中的寒冰,让我有宽厚博大的胸怀„„您伟岸凛然,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年青一代永远向前。

13.鲁迅的杂文语言幽默。请以“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你对幽默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举出一个事例,100个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可采用观点加阐述的方法进行扩展,即把“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作为开头,然后对其进行阐述。阐述时要举出事例,运用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它以大气和超逸为精神基础。有报纸说马克·吐温死了,马克·吐温得知后说道:“报纸的报道千真万确,只不过提前了一些。”不计较别人的歹毒,用幽默化恼怒为烟云,使可能的雷霆万钧顿时变成微风习习,难道不值得点赞吗?

14.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几篇。这是语文课本在顺应中学生的呼声,还是鲁迅的某些作品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呢?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是民族精神的自由斗士。鲁迅那些带着深重历史苦难的文章能够因为艰深晦涩而被回避吗?就算语文课本删减了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民族精神能够被剔除吗?一个民族最苦难的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宁可肤浅着理解也不能一片空白。鲁迅先生身上凝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率真品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2)毫无疑问,鲁迅先生被后人强化了权威性,展现在作品当中的鲁迅总是愤世嫉俗,总是有发泄不完的怒气和痛苦,总是不能让人感到他快乐、幸福和柔情的一面。大师的东西经历时代变迁,并非一切都是我们现在所需的精神养料。即便是鲁迅的“遗产”,我们要拿来继承的,也只是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部分。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

无尚光荣

国粹

并行不背 B.摩登

发扬国光

观摩

明察秋毫 C.辩白

急风劲草

辨识

磕头贺喜 D.追溯

勃然大怒

腥红

概莫能外

解析:A项,“尚”应为“上”,“背”应为“悖”;C项,“急”应为“疾”;D项,“腥”应为“猩”。

答案:B 2.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欧式装修风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________,雍容华贵,这也是很多业主选择欧式风格的原因。

②近年来,不少官员通过写稿出书、写字卖画等________的手段,收取了数额不菲的“劳务费”“润笔费”。

③日本________地大规模兜售尖端武器,安倍政权急欲改变战后格局、实现“强军”的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A.富丽堂皇 堂而皇之 冠冕堂皇 B.富丽堂皇 冠冕堂皇 堂而皇之 C.冠冕堂皇 富丽堂皇 堂而皇之 D.堂而皇之 富丽堂皇 冠冕堂皇

解析:三个词语在意义和用法上有细微的区别。“富丽堂皇”和“冠冕堂皇”的区别可以参看“基础自主学习”中“词义辨析”部分。“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也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多含贬义。根据语境,形容装修风格应用“富丽堂皇”;“写稿出书”“写字卖画”可以看作“冠冕堂皇”的手段;日本的行为是不加掩饰的,应用“堂而皇之”。

答案:B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①青春是一生中最靓丽的时光,充盈着蓝色的梦想,悠远辽阔;青春也是人生中最短暂的时光,如细沙穿梭指缝,稍纵即逝。....②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③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④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⑤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⑥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⑤⑥

解析:①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流逝,用法正确,也符合语境。②细大不捐: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也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③满怀热诚:“热诚”当为“热忱”,“热诚”的意思为热心而诚恳,“热忱”形容支持某人或某项目标的激动迫切之情,达到狂热程度。④不忍卒读:意思是不忍心读完,常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非贬义词,在此不符合语境。⑤亦庄亦谐: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既庄重,又风趣。用于点评时事,符合语境。⑥言之凿凿:形容话说得有根有据,非常肯定。符合语境。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是有过《诗经》的民族,我们是有过诗意表达的民族。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我们需要生活;我们不光需要面包,还需要玫瑰。

B.南浔区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证书,标志着南浔古老的蚕桑习俗文化正式跻身世界级文化殿堂。

C.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为了避免广大教师在我省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不会无头绪、无目标,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解析:A.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诗歌,需要意义”,与后文的“面包”“玫瑰”对应。C.“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两面对一面。D.“为了避免„„不会无头绪、无目标”多重否定不当,且缺少“避免”的宾语。

答案:B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进行的不懈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传统的骨气,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C.⑤③①⑥②④

B.④①⑥⑤③② D.⑤③②④⑥①

解析:③⑤承接前文谈鲁迅的文章,且“还有”“更有”构成递进关系,故⑤在③前。②由鲁迅的文章转入鲁迅的为人和他的精神,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应紧接③。④⑥承接②谈鲁迅的精神,①对整个文段进行总结。

答案:D 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的作品,它被看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B.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一件小事》《故乡》《社戏》《阿Q正传》均收录在《呐喊》中。

C.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主观表现而轻客观描写;暗示多于解释;大量运用通感、自由联想、暗示等手法。

D.杂文,一般以议论为主,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解析:《祝福》收录在《彷徨》里。答案:B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瞿秋白 革命的作家总是公开地表示他们和社会斗争的联系;他们不但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一定的思想,而且时常用一个公民的资格出来对社会说话,为着自己的理想而战斗,暴露那些假清高的绅士艺术家的虚伪。高尔基在小说戏剧之外,写了很多的公开书信和“社会论文”(Publicist article),尤其在最近几年——社会的政治斗争十分紧张的时期。也有人笑他做不成艺术家了,因为“他只会写这些社会论文”。但是,谁都知道这些讥笑高尔基的,是些什么样的蚊子和苍蝇!

鲁迅在最近十五年来,断断续续写过许多论文和杂感,尤其是杂感来得多。于是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杂感专家”。“专”在“杂”里者,显然含有鄙视的意思。可是,正因为一些蚊子苍蝇讨厌他的杂感,这种文体就证明了他的战斗的意义。鲁迅的杂感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谁要是想一想这将近二十年的情形,他就可以懂得这种文体发生的原因。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使作家不能够从容的把他的思想和情感熔铸到创作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又不容许作家的言论采取通常的形式。作家的幽默才能,就帮助他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斗争的同情。

现在选集鲁迅的杂感,不但因为这里有中国思想斗争史上的宝贵的成绩,而且也为着现时的战斗:要知道形势虽然会大不相同,而那种吸血的苍蝇蚊子,却总是那么多!

鲁迅是谁?我们先来说一通神话罢。

神话里有这么一段故事:亚尔霸·龙迦的公主莱亚·西尔维亚被战神马尔斯强奸了,生下一胎双生儿子:一个是罗谟鲁斯,一个是莱谟斯;他们两兄弟一出娘胎就被丢在荒山里,如果不是一只母狼喂他们奶吃,他们也许早就饿死了;后来罗谟鲁斯居然创造了罗马城,并且乘着大雷雨飞上了天,做了军神;而莱谟斯却被他的兄弟杀了,因为他敢于蔑视那庄严的罗马城,他只一脚就跨过那可笑的城墙。莱谟斯的命运比鲁迅悲惨多了。这也许因为那时代还是虚伪统治的时代。而现在,吃过狼奶的罗谟鲁斯未必再去建筑那种可笑的煞有介事的罗马城,更不愿意飞上天去高高的供在天神的宝座上,而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乳母是野兽。虽然现代的罗谟鲁斯也曾经做过一些这类的傻事情,可是,他终于屈服在“时代精神”的面前,而同着莱谟斯双双的回到狼的怀抱里来。莱谟斯是永久没有忘记自己的乳母的,虽然他也很久的在“孤独地战斗”之中找寻着那回到“故乡”的道路。他憎恶着天神和公主的黑暗世界,他也不能够不轻蔑那虚伪的自欺的纸糊罗马城,这样一直到他回到“故乡”的荒野,在这里..........找着了群众的野兽性,找着了扫除奴才式的家畜性的铁扫帚,找着了真实的光明的建筑——......这不是什么可笑的猥琐的城墙,而是伟大的簇新的星球。.....是的,鲁迅是莱谟斯,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浪漫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他从他自己的道路回到了狼的怀抱。

(有删改)7.下列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纸糊罗马城:虚伪的封建宗法社会。B.“故乡”的荒野:养育自己的劳动人民。C.群众的野兽性:虽不文明但不虚伪的真性情。D.簇新的星球:民主、自由的理想社会。

解析:作答本题,要结合作者所讲的故事,以及最后一段的内容,从整体上理解文意。文章讲述回到狼的怀抱的故事,是说鲁迅背叛自己原来的绅士阶级,回到劳动人民之中。从“找着了扫除奴才式的家畜性的铁扫帚”等语句中可以看出,“群众的野兽性”比喻劳苦大众反抗黑暗统治的斗争精神。

答案:C 8.文章第一段引述高尔基的例子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作者在第一段中所表达的基本观点。该段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革命作家“时常用一个公民的资格出来对社会说话”,二是鲁迅是“为着自己的理想而战斗”的革命作家。高尔基的例子,对第一个基本观点来说是事实论据,对第二个基本观点来说,则起类比的作用。

答案:作为事实论据,阐述革命作家“时常用一个公民的资格出来对社会说话”的观点;用高尔基作类比,说明鲁迅和高尔基一样,都是“为着自己的理想而战斗”的革命作家。

9.作家王朔说:“鲁迅没有长篇,怎么说都是个遗憾。”请分析鲁迅没有进行长篇创作而“专”在“杂”里的社会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找准答题区间,依据文意进行归纳。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第二段中的“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等,从关心现实斗争和专制社会中作家的言论不能采取通常的形式这两个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①在急遽而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有责任感的作家不能不关心现实的斗争而静心去从事文艺形象和文学典型的创作。②在缺乏民主和自由的时代,作家的言论不能采取通常的形式,而必须借助“社会论文”这种特殊的文体形式。

10.作者提出“鲁迅是谁”这个问题之后,紧接着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请简要分析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答本题时,既要弄清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关系及人物情感的前后变化,又要注意最后一段作者所要阐述的基本观点,两者结合起来理解,即可明白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意图。

答案:作者讲述神话故事是为了以莱谟斯喻指鲁迅,引出“鲁迅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是一些浪漫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是人民的战士”这一观点。

三、语言表达 11.专家们围绕“语文教材改革删鲁迅名篇添武侠小说及网络作文是否合适”举行了一场辩论会。请你作为反方辩手参加辩论,要求针对正方的观点展开反驳,有理有据,有感染力,100字以内。

正方:合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标新立异,鲁迅的文章有些过于难懂,有了些阅历的人才能略懂一二,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晦涩,也许过早接触会产生抵触情绪,适得其反。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既要指出鲁迅作品的长处,又要针对正方的某一或某些观点进行反驳。答案:示例:不合适。鲁迅的文章有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语文就应该是让学生学习经典文章,知道正确的修辞语言,而不是摘几篇网络文章、用几个时尚的词语就可以了,不要打着与时俱进的幌子,去误导孩子。

12.阅读下面三个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个文段都讲到了材料积累的重要性,但又各有侧重。请分别回答: ① 鲁迅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歌德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大意的把握。能从作者的论述中提炼出观点,也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文段①中要注意“连续”“十年”等字眼,文段②中要注意“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文段③中要注意“两万张”这个数据。

答案:①积累要长期坚持。②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③要多积、广积材料。

1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激烈的,①________________,他的一些专著,像《中国小说史略》,现在还是学术界的典范。②________________,但又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独到的目光,他其实是③________________。那些笼统批评鲁迅偏激和割裂传统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鲁迅的独特价值。

解析:作答本题时,要认真考虑横线前后句子的关系。①前的句子是肯定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其后的句子则肯定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贡献,所以①处当是一个表转折的句子。②后以“但”作转折,肯定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成就,②处当和其后的句子构成转折,所以其内容应当是说鲁迅批判传统文化。③处是对前面的分析所作的小结,这一小结必须与其后一些批评者的观点针锋相对,即说明鲁迅是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

答案:①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或: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是开拓性的)者 ②鲁迅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③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价值重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优秀教案

8.拿来主义四川德阳五中龚如君编写教学目标1.了解杂文,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 2.了解阅读杂文的基本方法;3.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及在现在的意义。 教学重点1.了解杂文,积累有关......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八) 拿来主义[语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导学号:91232064】A.在见诸报端的受贿贪官中,“礼尚往来”是最常用的借口,而诸如端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次”、“修”、“与”、“因” “期”、“ 临”、“ 致”、“ 或”等重要的文言词语。2.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内容与解析(一)内容 《咬文嚼字》(二)解析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

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4教案

第二单元 宋词课时作业4 柳永词两首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句子中,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东南形胜A.胜杀人如恐不胜此时无声胜有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C.市东......

《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随笔、杂文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作业4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随笔、杂文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作业4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的教学设计杂文随笔 拿来主义 作业 课时 我的教学设计杂文随笔 拿来主义 作业 课时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