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_北师大版上册数学教案

2020-02-29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师大版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法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2. 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

一、集体指导

1.创设“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以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的情况:三年级捐书情况 班级 数量/本 一年级(1)

二年级(2)109 三年级(3)98

四年级捐书情况 班级

数量/本 一年级(1)

118

二年级(2)

三年级(3)

•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请大家试着估一估,哪个年级捐的多?

•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哪个学校捐的书多一些? •三年级:120+100+100=320(本)四年级:100+110+100=310(本)

二、小组和个别学习 1.独立完成学习。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连加法该如何计算? 2.小组交流并汇报

1.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后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的同学向老师询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学生汇报:

•118 +104 +95=317(本)

+

222

+

317 •

+ 104 + 95

= 222 + 95 =317(本)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2)符号要写准确;

(3)标好进位,在计算时一定要加进去。2.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3.小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二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

2.引导检测卡有错误的同学改错,全部正确及改完错误的同学继续做发展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运用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

一、集体指导

出示书中“运白菜”的情境图。

二、小组和个别学习 1.估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交流并汇报

4.小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5.算一算、再进行验算。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解决问题:还剩多少棵白菜?

提问:你能试着先估计还剩多少棵白菜吗? 说一说自己估算的过程和方法。2.出示学习指南: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1000-372-210 4.集体交流。

共有白菜1000棵,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

•把256和280都看成30,850-300-300=250;也可以把256看成250,把280看成300,850-250-300=300。•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学生汇报:

•850-256-280=314(棵)

850

594

-256

-280

594

314 •850280 = 594 536

536

314 •相同数位要对齐; •符号要写准确;

•标好进位和退位点,在计算时一定要算进去。在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教学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教学流程】

一、小组和个别学习

1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问题1“亮亮和奶奶8月份花了745元,8月份节余了多少元?” •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还有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吗?说一说。

3•出示问题2“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份节余的钱比九月份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提问: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哪个信息已经知道?不知道的信息是什么?通过哪两个信息能求出来? •独立解决,可以画一画,做一做。•集体交流,全班汇报。•260为什么用了两次?

4•试一试:平均每个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约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 •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意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讨论 •800+185-745 =985-745 =240(元)•800-745+185 =55+185 =240(元)•独立思考

•独立尝试列算式计算 •260-30=230(元)260+230=490(元)•260+(260-30)=260+30 =290(元)

•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要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里程表

(一)(综合应用)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一、集体指导 【教学流程】

二、小组和个别学习 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

•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2•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法? •有什么异同? •集体试着画一画。

•你能试着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集体交流汇报

3•解决: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直观图和线段图”是如何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不同点:淘气画图是“线段”并改变了方向。

•学生独立试画

•画完后和同桌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学生独立计算 •277-146=131(千米)•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689-146=543(千米)•画一画、说一说.关注学生能否看懂图意

.关注学生是否会正确画直观图或线段图 •关注学生能否明确图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1.练一练:25页1题。2.25页2题。3.25页3题。

.学生画一画之后独立解决问题。.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读懂数学信息后再独立计算。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里程表

(二)(综合应用)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教学流程】

一、集体指导

二、小组和个别学习•总结反思

1•回顾交流:我们昨天是怎样学习“火车里程表”这节课的? 2•怎样利用线段图来理解题意的?

3•出示问题情境和汽车里程表。独立读题,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4•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能看懂吗?

图中的35千米是什么意思? 星期一的160千米包括哪两个数据?

•在图中星期一表示的是哪部分?实际上行驶多少千米? •尝试画一画直观图或线段图。• 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呢? 5•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比较出来?

6•通过学习“里程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思考? •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35千米是星期一之前行驶的路程;160千米包括星期一行驶的路程35千米,也包括星期一当天行驶的路程。160-35=125(千米)全体学生模仿画图

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60-35=125(千米)350-160=190(千米)555-350=205(千米)745-555=190(千米)•同伴交流

关注学生回顾反思的能力

•关注学生能否明确图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关注学生是否会正确画直观图或线段图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1.练一练:27页1题。2.25页2题。3.25页4题。

.学生画一画之后独立解决问题。.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读懂数学信息后再独立计算并集体交流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7、大地巨人教学目标1、学会l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二十二生字,会写三十二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名人的童年生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xiaolong9046”为你整理了“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具......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教案 9、电脑棋手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能对电脑产生兴趣,体会使用电脑的乐趣。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电脑棋手是怎样下棋的。3、掌......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北师大版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 教案 单元 北师大版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 教案 单元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