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第1课时)_匆匆第一课时教案

2020-02-29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匆匆》教案(第1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匆匆第一课时教案”。

《匆匆》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

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2课《匆匆》。本组教材是以“人生感悟”为主题编排的,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本课通过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学内容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之情。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作者在文中的多处地方,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时间能“跨”能“飞”,这是用了拟人手法。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这是用了比喻手法。文中还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

1、提问激疑,调动学生主动性。

2、在读中品味、思考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提出自己不能理解和解决的问题。

3、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方法】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导入,文本深入主题。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散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主席称为“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他是谁?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那么他对时间又有着怎样的感怀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二、多种方式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这篇文章后面有发表的时间,1922年,离现在大约有90年了。年代比较久远了,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地方呢?大家读一读自己感觉难读的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3、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

①练习读通读熟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②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匆匆”形容的是什么?(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会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去了哪里呢?

4、指名分段朗读。

① 互相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② 听读同时思考: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叹、悔、劝)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不理解的词句借助工具书,仍然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让学生再读课文,尝试背诵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细细品读,与同桌交流感受。

2、组织学生交流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同时提出不懂的地方,待下节课解决。)

3、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4、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课时教学理念】

以读促悟: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本节课,我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理清文章层次,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要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直接触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同时学习伙伴间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使个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教学设计1:匆匆(第1课时)

第2课《匆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

《匆匆》教案(第2课时)

《匆匆》教案设计(2) 第二课时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思考:日子为什么......

《孝经》 第1课时教案

《孝经》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孝经》P46-58,简介《孝经》的整体精神和文本的框架结构,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孝经》,读准字音,初步读通《......

幂函数教案(第1课时)

幂函数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技能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的图象,并能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象,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和性质。2.了解几个常见的幂函数的性质。......

第1课时 三视图(教案)

29.2 三视图 第1课时 三视图【知识与技能】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活动等使学生掌握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

《《匆匆》教案(第1课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匆匆》教案(第1课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匆匆第一课时教案 课时 教案 匆匆第一课时教案 课时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