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时教学设计5_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课时教学设计5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达到感悟和理解。2.重视诗歌朗诵教学。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语。
“理想”是什么?一本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词典上说,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如果了解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历史,如果我们正在孕育人生的理想,那么,读这首诗就会感到分外亲切。“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就是说,那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理想是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奋斗的结果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5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再经过50年的奋斗,也必将胜利完成。”这就是说,今天中国人民的理想是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殷切期望我们志存高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青少年时期正是树立理想的时期,读《理想》这首诗,会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2.默读。
3.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蜕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4.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各自练读。(2)齐读。
5.逐节研讨(1~7)。
研讨目的:理解每一节诗的意思。
研讨方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再齐声朗读。
6.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1.交流作业,鼓励有创意的表达。2.继续逐节研讨(8~12)。
研讨目的、方式,同上一课。3.小结这次探究诗意的经验。4.朗读全诗。5.语言运用。
教师投影或板书。学生两人合作,他说你记,互相评论,并向全班推荐佳句。(1)小康的年代里,理想是。(2)一缀连着一。(3)历史的脊梁骨。(4)海天相吻的弧线。(5)可望而不可即。(6)折磨着的心。
(7)倔强地反抗着命运。(8)鬓发早白。(9)洗濯。
(10)绝处逢生。(11)被玷污了。
(12)夸耀着当年的功勋。(13)碌碌终生。6.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理想》教学设计5(集锦19篇)由网友“为了N”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理想》教学设计5,希望大家喜欢!篇1:《理想》教学设计5 《理想》教学设计5六、理想流沙河知识目标: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理想》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理想》课时教学设计《理想》课时教学设计一、导语“理想”是什么?一本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词典上说,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
《出师表》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二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本文内容,可教读的东西很多。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放在疏通全文文意和理解以下两个问题上:(1)......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用情态动词must, might, could, can’t对各种情况进行描述,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