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_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安康市第一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1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通过圈一圈、画一画,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及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能力。
4、经过探究过程,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
感知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学习纸。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激趣引入
师:这有一串珠子,每颗珠子旁边都有一个编号。现在老师背对屏幕,你们任意说一颗珠子的编号,老师都能准确无误的说出这颗珠子的颜色。不信,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争先恐后考老师,教师根据学生要求作答。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吗?那通过今天的学习自己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1、教具操作,理解余数。
(1)教具操作,唤起学生对除法的回忆。
师:这里有6支铅笔,每2支分1人,可以分给几人?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师:谁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6÷2=3(人)
师:谁能结合图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2)再次操作,感知分不完有剩余的现象。
师:如果是7支铅笔,还是每2支分1人,又可以分给几人呢?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师:在摆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生:剩下1支分不了了。
师:这1支铅笔你为什么不继续分了?
生:因为要2支才能分给1个人,1支不够分1人。
(3)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①引出余数。
师:那这1支怎么办呢?既然它不够分了,干脆拿走不要了可以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呢?
生:拿走就只有6支铅笔了,而题中要求我们分7支铅笔。
师:所以这1支不能去掉。可它又不够分,怎么办呢?它就只能剩下来余在这儿了。在数学上就把这种按要求平均分以后剩下来不够再分1份而余在这里的数叫做余数。(板书)
师:我们刚才按要求平均分后剩下的这1支铅笔,就是?
生:余数。
②认识并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师:那这个分的过程如果用算式又该如何表示呢?
引导学生列式:7÷2=3(人)„„1(支)
此过程中师介绍余数表示方法:表示余数用六个点,它很像语文里的省略号,读作“余”。
师:谁能试着读读这个算式?
谁也会读了?
大家一起读一遍。
认识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7---被除数(总数,有7支铅笔)2---除数(每份数,每2支分1人)3---商(份数,分给了3人)
1---余数(余数,分后还剩余1支)完整叙述算式表示的意义:7支铅笔,每2支分1人,可以分给3人还余1支。
小结:像这种带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探究的内容。
③对比两次分铅笔的结果,理解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正好分完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
2、摆学具,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1)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
师:你们会用小棒摆正方形吗?
师:几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那8根小棒呢?=
师:怎样列式?
生:8÷4=2(个)
(2)小组合作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
师:8根小棒能摆2个正方形,如果有9根、10根、11根、12根,每次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接下来请大家分别来摆一摆,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要求:两人一组,请一个同学摆,另一个同学做学习纸上记录。然后用算式把摆的过程表示出来。
学生小组完成。
(3)交流汇报。
9÷4=2(个)„„1(根)10÷4=2(个)„„2(根)11÷4=2(个)„„3(根)12÷4=3(个)
(4)延伸。
师:现在不摆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的结果吗?14根?15根?16根呢? 13÷4=3(个)„„1(根)14÷4=3(个)„„2(根)15÷4=3(个)„„3(根)16÷4=4(个)
(5)观察思考。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① 被除数一个比一个多1; ② 除数都是4; ③ 余数总是1、2、3.(6)质疑。
师: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 师:余数不能是4,那比4大又行不行?比如5.师:这样再摆一个正方形后,余数是几?
师:如果剩下6根呢?再摆一个正方形后,余数是几?
师:看来余数既不能等于4,也不能比4大,它只能比4小,说明余数要比除数小。
(7)及时练习。
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填空。
⑴17÷5=3 „„2,读作()。⑵在13÷4=3 „„1中,被除数是(),除数是(),3是(),1是()。
2、看图填空并列式。
3、下面的算式中,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哪些?
4、下面的算式中,除数可能是答案中的哪一个? 拓展练习:
三堆橘子:分别为6个、7个、8个。
请你从中选一堆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觉得选哪一堆他们每人分得的橘子最多。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外延展。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找到老师猜珠子的奥秘吗?老师相信,你们今天在课堂上能通过摆一摆、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师:王秋菊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1、通过同学们秋游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独立计算,学......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以及“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横式表示。2.借助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